《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
(2018-05-04 15:55:36)分类: 教学点滴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所表达的科学精神。
2、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3、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内容为重点,难点是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追梦的年龄都有梦想,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美籍日裔物理学家加来道雄在他的文章中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成为一位物理学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内在的基本素质,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超越爱因斯坦》(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超弦导论》。
三、研讨本文的基本结构
鲤鱼世界的幻想(想像)
——实验
——(理论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故事(理论)
四、探究:
1.本文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从文章中你认为成为优秀科学家哪些方面的教育最为重要?
明确:
(1)想像力:科学是需要想像力的,想像力能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想像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
(2)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是应该充满乐趣的。
(3)实验精神:有了想像力,有了乐趣,那只是成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彼岸。
2.作者的成长历程给你什么启示?成为一名科学家需要那些素质?利用课文试总结几条。
明确:
作者进行艰苦枯燥的工作,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以及踏实的性格,显露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潜能:人要想有所成就仅仅空想是不行的,要有严谨、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从基础做起,重在实践。
应具备下列品质:奇特的想象力;探究的精神;实验的精神;埋头工作,无私奉献;冲破束缚,具有创新精神;不断的努力,坚持不懈。
五、小结、作业
【板书设计】
童年
鲤鱼世界的幻想(想像)
爱因斯坦故事(兴趣)
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