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img.daoisms.org/allimg/160927/4-16092G5344KZ.jpg
所谓内丹,是要内炼生命本源精、气、神,同时还要与宇宙的精、气、神合而为一,我们就是把天上的三宝日、月、星,地上的三宝水、火、风与自身的精、气、神三者合一,这就是内丹,你的一身都是颗丹。所以才能长生不老,长生久视。恢复人体与生俱来的自愈功能系统和融入宇宙连接的自然能力,达到颐养身体、调息心神的目的。历史传承中内丹养生术又叫黄老之学、老庄之学、玄学、性命双修内丹术,在《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周易参同契》中有精辟阐述。
鲁迅先生曾总结,“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家”,尤其是长生久视的道家养生文化。当代很多人患病医药又无效时,便会寻求传统方法。
http://img.daoisms.org/allimg/160927/4-16092G5352X53.jpg
中国离开了道学,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中国的内丹成为世界早期生物化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科学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性。——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
其本质上不是健康问题,而是科学问题、文化问题,牵涉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问题,与宇宙接通。中国当代著名大科学家钱学森在《论人体科学》一书中指出;“要用科学的观念练功,炼内丹”。道家内丹术不同于气功武术等,向来有“秘传隐修”的规矩与戒制。道门中有不少人出来弘扬华夏祖先优秀的黄老文化,从健康入手,力图化解道德危机。秉承道家隐秘的传统。
全真龙门千峰先天派掌门人妙春子席春生先生放眼网络信息时代,以传承民族正统精髓为己任,即日开班口传心授千峰秘传养生功惠及华夏儿女。
http://img.daoisms.org/allimg/160927/4-16092G53505D2.jpg
全真龙门千峰先天派传承特点:
一、传承清晰历代可考
以传播中国道家核心养生文化为己任,法继龙门脉衍千峰,师承清晰历代可考,自成一体。千峰先天派源于全真龙门派,伍冲虚、柳华阳为龙门派丹法正宗八、九代传人。了然、了空为第十代传人,千峰老人为第十一代传承人。
二、实修成果显著历史影响深远
千峰派创始于清末民初,当时社会极其动荡,战乱不断灾害频仍,伪道邪敎猖行,广大民众百病滋生,民不聊生。武术界纷纷倡导全民习武强种強民的号召。传统丹道秘密授受的传承模式受到严峻考验,众师公推千峰老人赵避尘创千峰先天派改革过去传承方式,以全新模式弘扬传统养生文化。改单传为普传,用白话传人,以明白为目的,不分贫富,一视同仁。
千峰派自创立伊始,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在千峰老人弟子中上至黎元洪统帅、张学良将军、徐悲鸿大师下至庶人门庭若市。
三、博采众长理法完备,理论著作成熟
《伍柳仙宗》被历代称为明清以来统领道林的著作。(近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中说:中国的内丹术只有到了伍才算真正的成熟与完善。)众世仰慕的《性命法诀明指》》即为千峰先天派创始人千峰老人赵避尘所著。
http://img.daoisms.org/allimg/160927/4-16092G6032N31.jpg
真伪辨别:钟离权《破迷正道歌》曰:“云遊四海参玄妙,尽是邪门小法功,愚迷执強难敎化,依然一盲引众盲。”
教授具体修炼方法:一、千峰派秘传养生动功;二、千峰派秘传静功。
课程日期:2016年10月14日—16日
联系方式:18513459901(电话),13811065601(微信)
课程安排:
10月14日
8:00—9:00早餐
9:00—10:30性命双修内丹术修持体系讲述
10:30—10:45课间休息
10:45—12:00千峰派秘传养生动功系列之一讲授与练习
12:00—15:00午餐、午休
15:00—16:20千峰派秘传养生桩
16:20—16:40课间休息
16:40—18:00千峰派秘传养生静功系列之一的讲授与练习
18:00—19:00晚餐
19:00—20:00问答交流及千峰秘传养生功系列之一的静修
20:30全天课程结束
10月15日
6:30—08:00晨练:千峰派秘传养生动功系列之一
8:00—9:00早餐
9:00—10:30讲授千峰派秘传养生动功系列之二
10:30—10:45课间休息
10:45—12:00千峰派秘传养生动功系列之二的练习
12:00—15:00午餐及午休
15:00—16:20千峰派内丹理论
16:20—16:40课间休息
16:40—18:00千峰秘传养生静功系列之二
18:00—19:00晚餐
19:00—21:00交流问答及千峰秘传养生静功系列之二的练习
21:00全天课程结束
10月16日
参拜凤凰岭千峰祖庭桃源观,并练习所学动功、静功。
注:
1.此表仅供千峰内丹养生班学员使用,严禁外传。
2.课程内容遇有极特殊情况,进行微调。
3.自带水杯,着宽松衣服,把握好时间。
4.课间,保持手机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