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历“5•12”特大地震后的绵竹年画

(2009-12-11 10:11:45)
标签:

文学/原创

文化

绵竹年画

大地震

中国年画

分类: 民族文化

经历“5•12”特大地震后的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村

经历“5•12”特大地震后的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培训基地

经历“5•12”特大地震后的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研究所

近日,笔者到“5·12”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四川省绵竹市进行参观访问,特别是走访了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使民风淳朴、生活富饶、经济发达的绵竹市,在瞬间变成了一片片废墟,被称为绵竹年画村的几个村庄都被夷为平地,绵竹年画受到前所未有的损坏。然而,所有年画人没有被灾难吓倒,他们从废墟上坚强地站起来,投入到灾区重建中,全力抢救被毁年画,结合抗震救灾和灾区重建,赋予绵竹年画一些全新的内容,新建了融收藏、整理、研究、创作、出版、开发、销售、传授年画技法为一体的绵竹年画博物馆和年画培训基地,使绵竹年画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从今天起,笔者将拍摄的绵竹年画和绵竹年画的基本情况向各位博友作一介绍,让我们一起在领略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的超凡艺术的同时,深切感受灾区人民、绵竹人民和绵竹年画人在灾难面前永不低头、永往直前的英勇气慨!

经历“5•12”特大地震后的绵竹年画

                        正在认真描绘的年画女

绵竹年画的起源

    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流行于中国西南的年画品种。由于多以木版印出轮廓而后填色,又称绵竹木版年画。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兴于明代,盛于清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注入了新内容及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绵竹年画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产品除运销两湖、陕、甘、青及四川各地外,还远销印度、日本、越南、缅甸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绵竹年画历史悠久。据《山海经》等记载,相传在东海渡朔山上有一棵弯曲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它的枝桠一直伸向东南方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树下有两位神将把守,是哥俩,名叫神荼(读音伸舒)、郁律。他们发现有害人的恶鬼,就用苇索捆住送去喂虎,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从周代起每逢年节,人们便用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像,悬于大门或寝室门两侧,用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后来唐代,又出现了能镇邪纳祥的秦琼、尉迟恭的画像,这以后门神就越来越多了。不过,以往的门神,包括由门神演变而成的中国年画,多由画师手工画成,直至宋代,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木版年画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行和发展起来。待到明清以后,形成了各具特色和最大规模的中国四大年画制作中心。即:四川的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花桃坞,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经历“5•12”特大地震后的绵竹年画

                       精彩绝伦的年画剌绣

经历“5•12”特大地震后的绵竹年画 

                                  精彩绝伦的年画剌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