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二五”课题研究方向:儿童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游戏化音乐教学

(2013-03-05 20:48:25)
标签:

儿童音乐教育

快乐音符

音乐游戏

奥尔夫

分类: 乐器学习

    国内外专家和教师们认为儿童的体验是音乐教育的核心,要使音乐教育回归儿童生活, 就要将音乐教育与儿童特有的、热爱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游戏是儿童特有的生活方式,本课题将进行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研究,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产生于德国,至今对世界各国的幼儿音乐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她主张音乐要游戏化;音乐要回归幼儿的原本,回归幼儿的生活。德国专家Dr . Beisl Horst 在学术报告《游戏式创作的思想中产生的创造力》中也批判了程式化练习导致的程式化思维和程式化行为, 并阐明游戏是激活音乐创造力的最佳手段。他认为, “在自由创作的领域里是不存在什么具有约束性的规则的”。众多实践工作者也对儿童音乐活动设计中的游戏因素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本课题将借鉴上述国外的音乐教学法进行本土化的运用性研究。

    要使音乐教育具有游戏化,还要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让儿童回归生活。儿童的游戏来自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又非常切实地根植于他所处的文化土壤。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 每一个地域所特有的风俗民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人格。因此, 音乐教育呼唤本土文化, 从生活中去获取教育的资源。课题组在2010年在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上,工作坊中的中日韩三国的音乐教育者们展示的《儿童游戏:狗相咬——中国锣鼓经》、《中日韩三国的传统节奏模式》等等, 都体现了这一取向,也体现了课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