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儿童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学钢琴 |
分类: 音乐启蒙 |
艺术性格的培养,越早越好。无论是科学家、发明家,或是雕塑家、画家、作家等等,都是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各种变化,感受它的不同之后,才有丰富的创作和奇迹的发明。
稍微细心一点的父母,不难发现社区里许多现成的活动,对孩子的音乐启发确实有直接的影响。我们不妨多多利用社区这个丰富的公共资源,以及户外者所大教室,陪同孩子们一块儿进行各种活动,培养从生活中寻求答案的能力。比如,到宠物店听听动物的叫声,观察动物的特征和行为。选择一个幽静的地方,仔细聆听风吹动花草、风扫地面的声音,小溪流过刷洗砂石的声音,鸟儿展翅欲飞的声音,这是一切自然天成的乐音。这样的活动可以训练小朋友仔细观察生活的变化,对广泛发挥他们的音乐潜在能力与累积生活智慧有绝对的助益。
音乐决不只是在室内的某一处或特定的一段时间才能学习。我认为,有关各种艺术方面的学习,都必须以生活作为依托。换句话说,优秀的艺术创作,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孩子由自己的生活里,去感受忧伤快乐,去拥抱自然美丽,去接受挑战,去品尝酸甜苦辣……一点一滴的经验累积来自生活,如此对于其他事物的感受就会变得更为灵敏,观察更为细密。这些,也正是深入了解音乐最需要的东西。
春秋时期,楚国有位俞伯牙。他年轻时,非常喜爱音乐,跟着成连老师学琴。他不但聪明,而且勤学好问,仅三年时间就能弹奏不少优美的琴曲。一天,成连老师带他坐船到东海的蓬莱岛去拜访一位老师。到了蓬莱岛,老师叮嘱他就地等着,自己却摇船离去。他等了好久,总不见老师回来,岛上连个人影也没有,实在寂寞。他举目眺望,只见海水汹涌,激浪澎湃,海鸟群集,白帆点点,美丽极了。他顿觉心旷神怡,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的音乐。于是,他取了琴,弹奏出大自然旋律来。音随意转,手随音移,抑扬顿挫,得心应手。他感到整个身心都被这音乐陶醉了。一曲弹完,他还深深地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这时,成连老师才出现在他眼前,对他说:“现在你的琴总算学成了。”俞伯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成连老师是给他请了一位大自然的“老师”啊!从此,他举一反三,功到自然成,终于成为妙绝天下的琴师了。
小朋友学琴一样,要提高水平,也不能“闭门造车”,要深入大自然,到社会生活中去认真观察事物,亲近自然。自然界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学习资源,等待孩子们尽情地去触摸、去感觉、去聆听、去观看、去品尝。任何一种表现都蕴含了舞动的乐音。从大环境的各种变化中,孩子们可以经验所有高低、大小、强弱的自然音律,因此对声音、音色、音高和音量这些组成音乐的要素,产生一些基本的感受,才能弹出美妙的音响。家长应该多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