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详解A类宏程序10(加工中心)

(2007-09-30 22:15:24)
标签:

知识/探索

加工中心上de用户宏功能

用户宏功能是多数数控系统所具备的辅助功能,合理地使用好该功能可以使加工程序得到大大简化。用户宏功能有A类和B类两种,用A类宏功能编译的加工程序,程序主体比较简单,但需记忆较多的宏指令,程序的可读性差,而用B类宏功能编译的程序,则具有较好的可读性,且只需记忆较少的指令代码。本例就使用B类宏功能编程,并通过详细的数学分析来说明用宏指令编程如何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
 
 

一、应用实例

如图1所示的零件为一盘片零件的铸造模具,现要求在加工中心上加工15条等分槽(图中仅标注编程所需尺寸)。
该零件决定在带有FANUC 15M数控系统的3000V上加工。该加工中心为3M×1.1M工作台的龙门加工中心。槽锥度14°及槽底圆弧由球头成形铣刀加工保证,不考虑刀具半径补偿(加工坐标如图中所示)。本例只编制最终精加工程序,之前的粗加工则可以通过该程序在Z方向上的抬刀来实现。
经过对FANUC15M数控系统功能的分析发现,加工R380圆弧时,由于R380不在某一基准平面,即无法用G17、G18或G19指定加工平面,因此R380圆弧不能直接使用G02或G03指令加工,只能将该圆弧分解为若干段直线段分别计算各端点坐标,再指令刀具按X、Y、Z方向进行直线加工,用直线逼近圆弧的方法最终形成R380圆弧。
首先计算出第一条槽各交点座标,并用极座标表示,圆周上各条槽对应点的极半径及Z深度均一致,仅角度有变化。图1中各点位置如下:
a点极半径105,Z坐标-50;b点极半径282.417,Z坐标-34.478;c点极半径382,Z坐标-12;R380圆弧的圆心角为15.44°。
在加工时需将极坐标转换为直角坐标,转换时只要将各点极半径分别按偏移角度(程序中参数#2)投影至X、Y轴即可。
在加工R380时应将该圆弧分解成若干直线段,以G01方式来近似加工圆弧根据实际加工要求,圆弧每隔0.5°圆心角确定一点,计算出各点坐标然后以G01连接各点即可加工出R380圆弧(实际加工后圆弧符合图纸要求),如图2所示。
图2中,b点为R380与直线切点,其极半径已求出;#9为圆弧上待求点圆心角变量。由图可先求得:d点极半径=282.417-380sin5°=249.298,高度Z=-34.478-(380/cos5°-380cos5°)=-37.376,则e点极半径=249.298+380sin(5°+#9),高度Z=-37.376[380/cos5°-380cos(5°+#9)]
同样求出的各点极坐标也需转换成直角坐标才能加工。求出第一点位置后,再使圆心角#9增加0.5°计算下一点位置。R380圆弧加工结束后,再转入下一条槽的加工。本程序需使用二重循环,在每一条槽中先用循环计算并加出圆弧,然后跳出该循环继续加工下一条槽。
本例中循环采用
WHILE[<条件表达式>]DOm
·
·
ENDm
当条件被满足时,DOm至ENDm间的程序段被执行,当<条件>不被满足时,则执行ENDm之后的程序。
由以上分析,可画出该宏程序的结构流程图,如图3所示。
根据程序流程图可编写出零件的加工程序如下:
T1 M06
G0 G90 G54 X0 Y0
G43 H01 Z100.0 M03 S400
#1=15;
#2=360/#1;
WHILE [#2LE360]Do1;
#3=80.0*COS[#2];
#4=80.0*SIN[#2];
#5=105.0*COS[#2];
#6=105.0*SIN[#2];
#7=282.417* COS[#2];
#8=282.417*SIN[#2];
G0 X#3 Y#4;
G1 Z-50.0 F500;
X#5 Y#6 F100;
X#7 Y#8 Z-34.478;
#9=0.5;
WHILE [#9LT16]Do2;
#10=380.0*SIN[5+#9];
#11=380.0*COS[5+#9];
#12=(249.298+#10)* COS[#2];
#13=(249.298+#10)*SIN[#2];
#14=-37.376+(380/COS5-#11);
G1 X#12 Y#13 Z#14;
#9=#9+0.5;
END2;
G0 Z50.0;
#2=#2+360/#1;
END1;
G91 G28 Z0 M05;
G91 G28 X0 Y0;
M30;
注:程序中X#3,Y#4点为落刀点位置。

二、结束语

在本例的编程过程中数学计算较繁琐,相比较而言,若使用坐标系旋转的方法编程则可省去R380圆弧的相关计算,使程序更为简洁,但坐标系旋转功能在不同的数控系统中其相应的功能指令不尽相同,因此需针对具体数控系统编写相应的加工程序,而通过本例主要是为了阐述数控宏功能在实际应用时所需遵循的编程原则与思路。另外对程序的分析还不难发现:若零件中均布槽由15条改为18条(或任意条数n),则只需将程序中参数变量#1改为18(或n)即可,而不需再对程序作其它任何改动,这一点相对于一些自动编程软件(如MasterCAM等)则要灵活得多。
...........................................................................................................................................
 

FANUC数控系统的使用心得

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数控机床已经成为现代化生产线上必不可少的加工设备,因此它必须能够长期无故障地连续运行在恶劣的 环境中。为了能够达到这一要求 作为数控机床的控制核心---数控系统必须具有很高的可*性。 FANUC 系统正是以产品的可*性作为研发的重点之一。

  (1) 系统在设计中大量采用模块化结构。这种结构易于拆装 各个控制板高度集成 使可*性有很大提高 而且便于维修、更换。 FANUC Oi 系统更进一步提高了集成度 在继承 系统的基础上 还集成了 FROM 和 SRAM 模 块、 PMC 模块、存储器和伺服模块 从而将体积变得更小 可*性更高。

  (2) 采用机器人焊板 减少了人为参与 实现了全自动的制造 避免了由于人为不慎所造成的失误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性。

  (3) 具有很强的抵抗恶劣环境影响的能力。其工作环境温度为 0-45 ℃ 相对湿度为 75%( 短时间内可达到95% ), 抗振动能力为 0.5g, 电网波动为-15%~10%.

  (4) 有较完善的保护措施。和其他数控系统相比 ,FANUC 对自身的系统采用比较好的保护电路 例如 笔者曾多次遇到由于电网缺相致使主轴变频器烧坏 而 FANUC 系统的显示器只在缺相时变黑 待电压正常后系统仍能正常工作。另外 我们在调试过程中经常是反复断电、上电 中间不需要间隔很长时间 丝毫不影响系统的正常 工作。

功能全 适用范围广

  FANUC 系统在设计中始终以满足用户要求为其设计核心、具有较全的功能 适用于各种机底和生产机械。

  (1)FANUC 系统所配置的系统软件具有比较齐全的功能和选项功能。对于一般的机床来说 基本功能完全

能满足使用要求 这样的配置功能较齐全 价格亦比较合理。对于某种特殊要求的机床需增加相应的功能 这些功能只需要将相应的功能参数打开或加相应板卡 由于各个板卡为可拆换的集成板卡 拆装非常方便 即可使用 既方便 又可* 同时又节省财力和物力。

  (2) 提供大量丰富的 PMC 信号和 PMC 功能指令。这些丰富的信号和编程指令便于用户编制机床的 PMC 控制程序 而且增加了编程的灵活性。例如 在编制刀库程序时 既可用用户宏程序的信号来完成 又可用程序段的选择跳转信号来完成。不同的编程思路产生同一个控制结果 真正实现了个性化的控制。

  (3) 具有很强的 DNC 功能 系统提供串行 RS232C 传输接口 使 PC 和机床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够可*完成 从而实现高速度的 DNC 操作。同时 FANUC-0i 系统又增加“多段程序预读控制功能 和 "HRV( 高响应矢量 )" 控制 又具有 "HSSB( 高速串行总线 控制功能 ", 使执行程序的速度和精度大大提高。 FANUC-0i 系统还提供参数 7001#0, 将其设为 后 手动介入返回功能有效 ), 在大型模具加工过程中 由于刀具发生磨损需要换新刀时 使进给暂停后 可以用手动将机床移到安全高度 不能按 RESET 键 ), 换上新刀具再循环启动即可继续加工 实现了高精度加工。能很好地满足现代模具的加工要求。

  (4) 提供丰富的维修报警和诊断功能。 FANUC 维修手册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报警信息 并且以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 每一条维修信息和诊断状态相当于医生的处方一样 便于用户对故障进行维修。现举两例加以说明。

  例 1:408#(FANUC 系统 报警 为主轴串行链启动不良。其原因为当串行主轴系统中的电源接通 而主轴放大器没有准备好不能正确启动时 会产生该报警。处理方法 ①光缆连接不合适 或主轴放大器的电源断开。 ②当 NC 电源在除 SU-01 或 AL-24( 显示在主轴放大器的 IED 上 以外的其他报警条件下接通时。在这种情况下 ,将主轴放大器电源断开一次 再重新启动。③应该检查光缆的插头是否松动或连接不正确。 ④其他原因 硬件配置不恰当 

  例 2: 手动不能运行时 (FANUC 0i 系统 。处理方法 首先确认方式选择的状态显示 即在显示器的下面是否出现 JOG, 如果没有出现则是方式的选择信号不正确 再用 PMC 的诊断功能 (PMCDGN) 确认方式状态是否正确 (G45.2 、 G45.3 是否为 "1”) 如不正确 修改 PMC 程序 再检查手动方式信号是否有效 如果无效 请用 PMC 的诊断功能检查相应的信号状态是否为 "1"(G100.0~3 和 G102.0~3 中是否有 "1") 如不为 "1", 修改 PMC 程序。如正确 则用 CNC 的000~015 号诊断功能来确认 查看 000~015 的各项目右边为 的项目。 例如 OO5(INTER LOCK/START LOCK) 为 "1", 说明输入了互锁 启动锁住信号 用户便可根据自己使用的互锁信号进行正确编程和正确设定参数 N03003#3#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