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iddle/4ea69c3fgb5b4093f07cd&690
漂浮不定中,2012已经开始了,不知道是不是临近春节的缘故,物价又开始不断地上扬。只有房地产,如同变质的食物一样不断地贬值,一拨一拨地持续下降。
房地产是职业,但是很少愿意在博客里面更多的涉及,因为不能把已经狭窄的生活挤占的密不透风。
计划统计是专业,但是从来不愿意过多的谈论数字和百分比,因为从0到9不能代表世界的全部和绝对。
2012就是中国房地产的末日吗?谁来对它进行最后的审判呢?如果都是上帝和耶稣,那么接受审判的世人,有谁又能完全的洗脱所有干系呢?
有人说2011已经是谷底了,2012仅仅是持续;有人说2011不过是开始,2012要变本加厉。
有人说一众多头被寡头空头,点子扎手风紧扯呼;有人说庄家设套绝张独赢,99%的白领都会下岗。
众目睽睽之下房地产成为众矢之的惹得众说纷纭虽然从道理上讲众人拾柴火焰高但是众口难调所以没人能够众望所归除了众口铄金之外很难众志成城达成众口一词只有结局出现时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实也是N方的博弈,难免唇枪舌剑,字符和口水就像子弹一样窜过来飞过去,谁都巴不得造出来小号儿的原子弹来充分展现自己的威慑力。
有很多问题总是实际的摆在那里,但是在一片的打杀声中被湮没的几乎荡然无存。
地价的攀升和房价的攀升到底是鸡生了蛋还是蛋生了鸡呢?这点皮毛小事,不就是谁是皮谁是毛吗,说起来很容易的,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排布清楚。
二套房、三套房直到N套房,到底是谁占有着这些资源呢?该怎么对付越来越多闲置的鬼城呢?已经有过的是来一次秋后算账还是安之若素泰然处之?
国企央企的地产航母到底有多少有多大到底是保驾护航还是推波助澜,限制和调控落脚在数量、结构还是性质上,这是个问题。
房价的降低会不会带来产品质量和品质的倒退,缺斤短两终究是商人的本性,谁能相信为了一线生机而放弃的仅仅是利润,而保本甚至赔本的状况下,它的成本会如同它的道德一样坚挺。
房地产=商品房吗?房地产就应该是两条线,最起码当前的中国房地产应该是。
在战争和灾害的时候,饿着肚子去抢饭店是可能的。而在正常时期,即使肉禽蛋奶有匮乏,也不会有人把燕鲍翅的门店砸了。保障房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多、快、好的后面一定会多个“省”字,这个省就会出问题,有些省钱了就出了腐败,有些省料了就坏了质量。
过去搞福利分配、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到现在的廉租房等等,是一种方法,也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创造出让人眩晕的数字。但是到底补贴到砖头上还是人头上,还是值得不断商榷和探讨论证的。对待这么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要想很简单的用一种办法解决问题,恐怕真的是不那么简单的。不患寡患不均,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所谓不均,也只是相对的,并没有多少民众要求绝对的平均值。
房价降低了,是不是能保证大家就买得起房子了?其实买的起的还是少数。
房子限购了,是不是能杜绝投资的就让位于自住了?堵得了一时堵不了一世。
中国房地产的《2012》是否已经到来?
从人口增长、实际住房质量、城市化率等等,中国房地产还是要维持它的繁荣,在相当长的阶段内。但是房地产一个行业的兴盛不能够代表一切,它解决不了温饱,它也体现不出国力,它更捍卫不了领土,我们需要更多的产业、科技、文化、教育等等,我们迫切需要减少地区、贫富、产业和城乡差距。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如果这些解决不了,即使房地产的生或者死都无关紧要了。而房地产的生和死,也绝对不是商品房所能够代表的。房地产≠商品房,就像商品房≠开发商。
所以,开发商妄图左右一切就像驾驭自己的员工一样,只能称之为异想天开。
当然,作为利益的明显受益者,出来混了,就准备好还吧。
公元前2800年:亚述人泥碑上记述了世界末日,这是人类最古老的世界末日预言。碑文上写道:“我们的土地在今后将衰落。种种迹象表明土地将迅速走向灭亡。贿赂和腐败相当普遍。除非寻找到末日影子”
面对2012,中国房地产就像一个三十岁的中国男人,每天提醒自己的只有一句话,活下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