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small/4ea69c3fta3e12be8f2f6&690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barroco)。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之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抑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抑,仅指17世纪直至18世纪上半叶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文艺复兴意味着平衡、适中、庄重、理性与逻辑;而巴洛克却意味着运动、追求新奇、热中于无穷、不安和对比、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胆融合。
巴洛克艺术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和克制,而表现为戏剧性、豪华与夸张。17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
http://s13/small/4ea69c3fta3e13d45320c&690
巴洛克时期,上接文艺复兴(1452年
-1600年),下接古典时期、浪漫时期。艺术上趋势是“世俗化”,精力充沛,勇于创新,甚至好大喜功。也在这时期,欧洲向外扩张殖民,渐渐占据了世界文明的中心。
意大利艺术大师贝尼尼和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的作品放映了17世纪巴洛克艺术最辉煌的成就。
巴洛克风格虽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错觉主义再现传统,但却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
http://s9/small/4ea69c3fta3e130c9d868&690 音乐的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巴洛克之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趋于将音乐语言简化和规范化,在他们看来,巴洛克音乐过于夸饰而不够规范。因此巴洛克一词被评论家用来指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前期的艺术及音乐作品。它确实存在着夸饰和有些不太规律化的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讲究清晰、统一和协调。但至十六世纪末期,艺术中感情的因素日益增加,明净清澈和完美的形式被表达感情的需要所压倒。
http://s15/small/4ea69c3fta3e13108c10e&690 巴洛克文学是西方文艺复兴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另外和古典主义文学和清教徒文学并成十七世纪三大文学。它在人文主义文学运动衰落后而兴起。
它是一种贵族形式主义文学,主张文学为少数有文化修养的人创作。有意在艺术上刻意雕琢,内容上偏向写信仰危机和悲观的思想。这类作品追求形式,内容空虚,语言雕琢浮夸。
意大利的马里诺、西班牙的贡哥拉和卡尔德隆、德国的格里美尔斯豪森、英国的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法国的伏瓦蒂尔等等,都是巴洛克文学的代表。代表作品有卡尔德隆的小说《人生如梦》、格里美尔斯豪森的流浪汉小说《痴儿西木传》等。
建筑上的巴洛克巴洛克风格(Baroque
style)当西方建筑的发展步伐迈入10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时,其艺术风格的演化渐渐出现了两个分支。一是发源于意大利罗马的巴洛克建筑,一是发源于法国的古典主义建筑。
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17世纪欧洲新旧教有权力之争。旧教势力用暴力镇压信徒,再积极利用艺术思想形态──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巴洛克艺术不排斥异端的感官喜悦,亦忠实于基督教的世界观,故亦是“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
早在16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就出现了首座带有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罗马耶稣会教堂。进入17世纪后,天主教会的财富日益增加。为了向朝圣者炫耀教会的富有和在教堂中制造神秘迷茫的气氛,罗马教皇不仅在罗马城修建了宽阔的大道和宏伟的广场,而且还鼓励各个教区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这些教堂在造型和装饰上都追求感官的享受和刺激,富丽堂皇,同时又怪诞诡奇,具有强烈的神秘气氛。其中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到了烦琐堆砌的地步。
巴洛克的艺术风格得到教会强有力的支持,主要流行于意大利、佛兰德斯、西班牙等天主教盛行的国家。同时它还影响到王宫、府邸等世俗建筑。其间,意大利出现了贝尼尼和波洛米尼两个著名的巴洛克艺术大师,罗马更是涌现出圣卡罗教堂、和平圣玛丽亚教堂、纳沃那广场、圣彼得广场、西班牙台阶和特维莱喷泉等诸多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瑞典17世纪的斯德哥尔摩王后宫和王宫亦为巴洛克建筑的杰作。而德国18世纪的巴洛克建筑则独树一帜。其教堂外部简洁,内部装饰繁密;世俗宫殿建筑将法国古典主义的庄严与巴洛克的奔放结合起来,金碧辉煌。着名的实例有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和茨温格庭院等。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
从17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教会财富日益增加,各个教区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由于规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为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典型实例有罗马的圣卡罗教堂,是波洛米尼设计的。17世纪罗马建筑师丰塔纳建造的罗马波罗广场,是三条放射形干道的汇合点,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围设有雕像,布置绿化带。在放射形干道之间建有两座对称的样式相同的教堂。这个广场开阔奔放,欧洲许多国家争相仿效。法国在凡尔赛宫前,俄国在彼得堡海军部大厦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广场。杰出的巴洛克建筑大师和雕刻大师伯尼尼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周围用罗马塔斯干柱廊环绕,整个布局豪放,富有动态,光影效果强烈。巴洛克建筑风格也在中欧一些国家流行,尤其是德国和奥地利。
http://s7/bmiddle/4ea69c3fta3e145b6f4a6&690
巴洛克式建筑的特征:
1、炫耀财富。常常大量使用贵重的材料、精细的加工、刻意的装饰,以显示其富有与高贵。
2、不囿于结构逻辑,常常采用一些非理性组合手法,从而产生反常与惊奇的特殊效果。
3、充满欢乐的气氛。反对神化,提倡世俗化。
4、标新立异,追求新奇。这是巴洛克建筑风格最显著的特征。常采用以椭圆形为基础的S形,波浪形的平面和立面,使建筑形象产生动态感;又或者把建筑和雕刻二者混合,以求新奇感;又或者用高低错落及形式构件之间的某种不协调,引起刺激感。
巴洛克艺术对于18世纪的落可可艺术与19世纪的浪漫主义都有积极影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