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江湖,原来江湖和禅也有些许渊源。
什么是江湖?江湖目前所知的最早出处,是来自伟大的浪漫主义者庄周先生。现在的“江湖”作为一个名词,大概有这么一些意思:
http://s4/bmiddle/4ea69c3ft8e95329cf923&690
(秀美的南岳风光,还能看到大师的影子吗?)
1、江河湖海:《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2、泛指四方各地;3、指民间;《鹤林玉露》卷九:“今江湖间俗语,谓钱之薄恶者曰悭钱。”4、旧时指隐士的居处:东晋·陶潜《与殷晋安别》诗:“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南史·隐逸传序》:“或遁迹江湖之上,或藏名巖石之下。”5、引申为退隐:贾岛《过唐校书书斋》诗:“江湖心自切,未可挂头巾。”王安石《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超然遂有江湖意,满纸为我书穷愁。”6、古装片里指武侠社会,现实中常被特指黑社会秩序:在现代的年代,江湖两个字远远不是表达侠义的地方了。7、泛指有人的地方。还有第8个意思,和禅有关:
8、因为江西湖南,我们所说的走江湖,江是指江西,湖是指湖北。唐朝时,由于天下僧侣不是到江西参访马祖道一,就是湖南参访石头希迁,社会上就称参禅的人叫作“走江湖”。“江湖”这两个字,古代本是指的江西马祖和湖南石头,沿用到后来,也称那些浪迹四方以杂技谋食者为“走江湖”,其实,“走江湖”指的就是过去禅者的云游参访。
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那么重要吗?
简单温习一下马驹踏杀天下人的马祖道一:
马祖道一,生于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唐德宗贞元四年(788)二月一日入灭。幼年在成都的净众寺从金和尚出家,开元年间至衡岳,从怀让禅师习禅。天宝初年到过福建建阳(今建阳县)佛迹岭,开始弘化授徒。不久到临川(今江西临川县)的西山,后又至虔州(今江西赣县)的龚公山宝华寺弘法28年。代宗大历4年(769年),马祖道一来到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的开元寺(今佑民寺)说法,四方信徒云集洪州,入室弟子139人,使开元寺成为江南佛学中心,洪州禅由此发源。和师傅怀让相比,道一是广授门徒的禅师。怀让那一辈人如果是静修僧的话,马祖则是开宗门的一代。江西的法嗣,据史书说,广布天下,影响深远,称洪州宗(洪州禅),与青原一系下的石头宗遥相呼应,自此禅宗大盛于天下。
来说说我们还不熟悉的希迁大师:
石头希迁(700--790),唐代著名禅师,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属广东)人。年轻时即沉毅果断,自信力强。他反对乡邑迷信神祠、定期杀牛洒酒的祭祀,每逢祀期,就前往毁祠夺牛,态度坚决。从六祖慧能出家学禅,慧能逝后依止行思,因机辩敏捷,受到行思的器重,有“众角虽多,一麟已足”的称誉。行思又命他往参南岳怀让,终悟道体,获师印证。再回到静居寺。后来行思就付法与他。唐玄宗天宝初年(742),希迁离开青原山至湖南衡山南台寺,寺东有大石,平坦如台,希迁结庵于寺东大石上,人称“石头和尚”。代宗广德二年(764),希迁应门人之请,下山住端梁弘化,后来学者云集,与马祖道一平分禅宗天下,称并世二大士。希迁弟子甚多,晚年付法给药山惟俨。于德宗贞元六年(790)逝世。卒后谥“无际大师”,著有《参同契》、《草庵歌》。嗣法弟子有药山惟严、天皇道悟、丹霞天然、潮州大颠等二十一人。经传创曹洞宗,五传创云门宗,七传创法眼宗,这些佛教流派后传入日本、朝鲜、东南亚。
希迁的禅法总结于他所撰的〈参同契〉。相传希迁因读《肇论》至“圣人会万物为己”句,得到启发,对于《肇论》中所说的“法身不隔自他,圆镜体现万象”之旨深有契会,于是有〈参同契〉之作。“参同”二字,原出于道家,希迁盖取其意,以发挥他的以“回互”为眼目的禅法。其所谓“参”是指万殊诸法各守其位,互不相犯。其所谓“同”,意示诸法虽万殊而统于一元,以见个别之非孤立地存在。而他所创倡的“回互”,则指见于万殊诸法间的互不相犯而又相涉相入的关系。修禅者领会此旨,于日用行事上着着证验,灵照不昧,是谓之“契”。他把这种思想导入禅观,加以发挥,丰富了禅法的内容,遂开辟了他这一系的宗风。
其禅法运用之妙,圆转无碍,如环无端。马祖道一,对于希迁的禅风,常有“石头路滑”之说,很足以道出它的特征。希迁的禅风,显然带有哲学思索的倾向,和同时的马祖道一之盛倡大机大用相比较,它是近于静态的。因而他所创倡的禅法,也可以说就是一种禅思。
石头大师传下的曹洞一派和同时马祖下再传临济一派,并世各行其是。临济宗风以棒喝峻烈著称;而曹洞禅则回互叮咛,亲切绵密,颇重传授,表现出慧能门下青原行思和南岳怀让两大系各自发展,形成不同宗风的显著对照。
希迁的禅法,还经他的门下天皇道悟弘传,到五代时,更衍为云门、法眼两系,他们同样着重在“一切现成”,都和希迁所主张的“即事而真”的宗旨一脉相通。禅宗五家中,沩仰一家早绝,其余四家除临济外,曹洞、云门和法眼三家,在传承上都渊源于希迁。曹洞禅后传入日本,迄今传习不衰。法眼的再传也曾繁衍于高丽。对于国内外的禅学界,希迁的禅思想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希迁的门人颇多,著名的法嗣有药山惟俨、天皇道悟、丹霞天然、招提慧朗、兴国振朗、潭州大川、潮州大颠等。惟俨在同门中最受希迁器重,他传法于云岩昙晟,昙晟传洞山良价,良价传曹山本寂和云居道膺。后曹山一脉中断,赖云居门下单传,到了南宋而再兴。另一方面,道悟传龙潭崇信、信传德山宣鉴、鉴传雪峰义存而续传于云门文偃,行化自南而北。义存的别系经玄沙师备、地藏桂琛而传法于清凉文益,为五家中最后出的法眼宗的开祖。文益的再传永明延寿(904~975),著有《宗镜录》一百卷,导天台、唯识、贤首以归于宗门,集禅理之大成。延寿又以禅来融摄净土法门,开后世禅净一致之风,尤为中国佛教从教、禅竞弘转入诸宗融合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马祖、石头是同时代的人。石头长马祖约九岁,马祖先石头两年化去,皆六祖而后的宗门巨匠。两师虽师承宗风有别,但所提持者毕竟为一事。两师道义弥笃,亲切无间,无丝毫门户畛域之见,实为后代师表。相互推荐弟子,因材施教,如药山、丹霞众多弟子往来受化,像这样的事还不少。两师当时却以阐化禅宗为职志,有时亦由参学僧口里,暗通消息,时时相见。
十影神驹立海涯(马祖),五色祥麟步天岸(石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