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树❁台❁风❁幡

(2010-08-09 02:43:21)
标签:

宗教

神秀

觉性

慧能

南华寺

中国

分类: 禅的系列

    六祖慧能最为大家熟知的是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第一次认真的看还是蔡志忠的漫画。

    慧能本来只是个砍柴卖柴的个体户,而且生于岭南--当时所认为的蛮夷之地,更何况,他不认识字。慧能本姓卢,范阳人,离北京不远,广东那边是因为家里头被流放过去的。

    偶尔在砍柴卖柴的过程中,他听到佛经而忘我,最终北上到黄梅投五祖,然而五祖只是安排他在厨房干点杂务。本来师父老了,急着找个接班人,就布置了一个任务:谁的偈子更有佛理,谁就是六祖。

       神秀是五祖的大弟子,也是后来的大师,但是这个偈语终究摆在这里,谁都可以对比: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勿使惹尘埃。

    一个砍柴的大字不识的农夫而且偈语都是求别人代写。禅的真传令五祖心潮澎湃,然而此时的五祖庵内,僧众数百,他必须要考虑传承的实现和世俗的风暴。五祖要求慧能尽快离开,回到岭南,在他去世之前不能出现。

    禅宗经历了两个孩子之后,又由一个文盲似的农夫传承了,这也正反映了禅的真谛。

    慧能回归岭南,足足在深山野林中蛰伏了十六年。

    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正月初八广州法性寺,著名的印宗法师在该寺内正在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争论不休。这个时候传来了一个划破历史长空的声音,一个激荡了几千年的声音: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印宗闻之竦然而惊,知道慧能为黄梅真传,遂拜为师,并为之剃度

    后来慧能到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传法37年,主张顿悟,人称南宗。而另一个写偈子的神秀师兄

主张渐悟,号为北宗。

   唐玄宗开元二年(730年),在滑县组织的无遮大会上,惠能弟子荷泽神会辩倒了神秀门人崇远、普寂,使得“南宗”成为中国禅宗正统。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于新州国恩寺,世寿七十六。惠能圆寂后,其真身不坏,被运回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其门人裹综涂漆,保持其生前形像。其肉身像至今还保存在南华寺,供奉在灵照塔中。

 http://s4/middle/4ea69c3fg8d555dc26c83&690

    惠能的禅法以定慧为本。他又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他说自心既不攀缘 善恶,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因此,他并不以静坐敛心才算是禅,就是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云谓里,也可体会禅的境界。

    惠能又曰“先立无念为宗”,“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所谓无念,即虽有见闻觉知,而心常空寂之意。“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 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慧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 。

        慧能,丰富、影响、完善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文化,我们是中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夕阳武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