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澳门大不同,my 自由行 three

标签:
旅游 |
分类: 生活的小趣 |
喂喂,怎么没有澳门啊。。。因为宁家只安排了一天去那里啊。其实后面感觉后悔了,澳门我太稀饭了。建筑人还有美食都比香港有味道啊亲。慢悠悠地享受生活果然比较舒适啊。
2013-4-5 星期五
澳门。我来了!一大走奔往中环的港澳码头。船费很贵(来回要340港币)1小时的船程偶们就到了。今日的目的是澳门世界遗产游~
澳门历史城区游览路线(超推荐。。)。
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亚婆井前地--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圣堂--圣奥斯定教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民政总署大楼--议事亭前地--澳门主教堂--玫瑰屋--大三巴牌坊--大炮台--旧城墙--圣安多尼教堂-白鸽巢前地--东方基金会--后面就没去——-东望洋炮台--灯塔--等
晚上到的兰桂坊,都是老外。
早上坐船出发,天还是阴阴的。时不时飘个雨。坐船有时会颠簸,晃来晃去很像摇篮。有些人会觉得舒服有些人就翻江倒海了。
到达。此处是港务局大楼。一下公交就感觉眼前一亮,这些建筑真漂亮啊。
妈阁庙。没进去,都是游客。。。。而且烟雾缭绕有点呛人。
左右拐走进小道斜巷,好安静、喜欢、
通往郑家大屋的小路。颜色涂的太有味道。
澳门的郑家大屋(澳葡时期称文华大屋),为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与卢家大屋同属岭南风格民宅。郑家大屋位于澳门龙头左巷,面对阿婆井前地。由于其建筑融合中西特色,故现巳被列入澳门历史城区一部份。郑家大屋的土地总面积为3,997平方米,郑家大屋属岭南风格民宅。大宅由两座四合院式建筑组成,并以大内院相连。建筑材料以青砖为主,墙基则由花岗石筑砌。中式建筑特色表现于中式大宅建筑格局与屋顶等;而西方特色则表现于古典建筑装饰风格,可见于部分室内天花、门楣窗楣的式样、檐口线和外墙批荡等。
亚婆井前地
亚婆井前地(Largo do
Lilau),是位于澳门西望洋山北面的广场。由于亚婆井前地及周围古旧建筑,故被列为澳门建筑、历史和文化文物区。2005年开始,随澳门历史城区之一部份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传说明朝一位婆婆在此地筑水池贮山泉方便居民汲取饮用,故人称呼水池为亚婆井。亚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由此可知,此地昔日为澳门水池之一。有井就有人住,澳门早期的葡萄牙人便聚居此处,故为最古老的住宅区之一。澳门昔日的葡萄牙人有民谣说:“喝过亚婆井水,忘不掉澳门;要么在澳门成家,要么远别重来。”
原来的亚婆井水泉仍然存在,正确位置是亚婆井斜巷尽头的高地上,而不是位于亚婆井前地。
“亚婆”或“阿婆”意即老婆婆,由于粤语的“亚”和“阿”乃同音字,因此很多粤语命名之地名经常出现“亚”与“阿”互换字的情况。澳门官方使用的名称为亚婆井前地。
这面黑猫咪墙好喜欢,好俏皮。。
路上水泥未干时某狗狗干的坏事XD
某教堂的内部装饰。话说走过好多教堂。。
其实到最后已经分不大清哪个教堂了。教堂貌似都差不多。这应该是圣老楞教堂。
圣老楞佐教堂(葡萄牙语:Igreja de São Lourenço),通称风顺堂,是澳门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
在很多年前,风顺堂在华人口中是称作风信堂的,改称风顺堂意谓顺风顺水。当年居澳的葡人大多为出海营商为生,他们的家人为求亲人能平安归来,多于此教堂祈祷希望得到航海主保的代祷。
内部其实挺华丽。
像在祈祷,其实偶脑子一片空白,只是休息而已。
往上望立刻各种漂亮的装饰映入眼眸。
岗顶剧院
岗顶剧院(葡文名称伯多禄五世剧院;另称马蛟戏院、岗顶波楼),是位于澳门岗顶前地的古老剧院,被认定为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昔日为澳门葡萄牙人的大会堂和土生葡人聚会之地。除剧场外,建筑内还设有舞厅、阅书楼和台球室等,所以出现有岗顶波楼之称。岗顶剧院已曾经多次维修,亦曾因白蚁蛀蚀问题而关闭近20年。1993年和2001年进行维修,现主体建筑基本仍保存完整。建筑设计为新古典希腊复兴风格,岗顶剧院最为独特的地方是剧场的两侧都有进行表演的舞台,一层的坐席则位于大厅的中央,这种布置能够让来到这里的观众体验到别样的视听感受,。这个剧院曾经是引领中国接受西方艺术的主要场所,它不但拥有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厅,也是著名的歌剧《蝴蝶夫人》举行亚洲首演的地方。
建筑物建于1894年(清光绪帝二十年)以前,原为官也夫人(D.Carolina Cunha)所拥有。其后被香港富绅何东爵士于1918年以1.6万购入用作别墅,曾在此定居。1955年何东爵士在港病逝,其后人按爵士的遗嘱将故居及25,000港元购书经费赠予澳门政府,建立一所公共图书馆,建筑物于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图书馆分为新旧两个区,旧区的主楼是一个花园式建筑,建筑的主体色彩是明快大方的鹅黄色,辅之以白色线条作为装饰,独特的四坡顶的屋顶上铺砌着红色瓦片,看起来有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老楼是以收藏中国的古典文献书籍而扬名的,其中包括明朝嘉靖年间的文史书籍,许多书籍都已经是珍贵的孤本。
看到一辆复古车
要是只有一辆绿色汽车不足为奇,可是这是一排绿色,于是注意了下,原来是某青年联合会驻地。
玫瑰堂 这里人就多了起来。。因为离大三巴越近越。。。。
玫瑰堂正名为玫瑰圣母堂及圣多明我教堂,位于澳门的市中心,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整座教堂建筑富丽堂皇,其巴罗克建筑风格的祭坛更是典雅精致。教堂旁的“圣物宝库"收藏了三百多件澳门天主教珍贵文物。
澳门主教堂
去大炮台的路上
俯瞰澳门,说实话很老旧。
大三巴全是人呀喂。。。。
大三巴牌坊(Ruins of St.Paul),是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为1580年竣工的圣保禄大教堂的前壁,此教堂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体现出东西艺术的交融。雕刻精细,巍峨壮观。
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侵占了澳门,也把天主教带到了澳门。1562年,葡萄牙人历经数年,在澳门建起了这座哥特式教堂,取名“圣保禄”教堂。葡语“圣保禄”发音接近当地方言中的“三巴”,所以也称“大三巴教堂”。后来,教堂两次毁于火灾。1602年,圣保禄教堂再次重建,历经35年于1637年完工。1835年的一场大火,又把教堂烧毁,只剩下耗资3万两白银的前壁,这就成了今天的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还见证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血泪屈辱。鸦片,最早就是从大三巴下的港口,由葡萄牙人输入中国的,平均每年多达2万箱。
恋爱巷第5至11号楼房具有完整和相同的装饰,以红色和浅黄色为主,有“柔情”的感觉。而第13号房屋则混合了新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不同建筑风格。
恋爱路的房子颜色涂得甜甜的。
沿上应该是什么庙,没有去。
途径有香气,原来是面包店。看见蛋挞,不能错过。澳门的葡式蛋挞!!!!
味道比在上海买到的嫩香,最主要个大XD
东方基金会址有只看门的老狗狗。。
这动作。。。orz
这房子如果是住在里面会不会有点纠结?
猪扒治(原来要点的是猪扒包,结果。。。貌似指错一行字了)
揭晓下回程时的赌博。因为购买了晚9点的船票,然后在这之前就逛完了老城,也没安排别的地方去。结果就直接出了关想坐船回去。结果要排队,而且你排的那队如果船客满了,你必须等下一班。因为你是候补乘客,必须等买该时间点票的旅客先走。于是排了好几次都没乘到,后来看到告示,原来要压排队少的那一班船,这样有空位的几率比较大。。。于是我们大概7点到的码头结果是8点半才出发离开。。orz..
以后大家还是别在船代理售票处买,还是在港口现买现用吧。所以我们笑称这是澳门特色的登船仪式XD
最后一天就随便吃吃喝喝逛逛了~在旺角一家日式料理吃寿司。花了99港币,鱼肉啥的还挺嫩。下图是蟹钳寿司来着,想起来就流口水。。蟹肉甜甜的嫩嫩的。。
还去动漫书屋坐了会!但是貌似那些漫画书不符合偶的口味。
然后青衣那里有个微型艺术展。东西好可爱。
因为我是懒人一个。。所以。。。THE END 期待下次出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