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散文之《逆行的腊肉》(三)
(2022-09-01 17:04:15)
这商南县城虽小,却也有好几万人口,为了不使疫情扩散,也为了一城百姓的生命健康,连日来县委县政府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像是在扑灭一场熊熊大火,——不,这抗击新冠病毒实在是比扑灭一场熊熊大火要艰难得多——把这县城封控得水泄不通,外边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超市商场大店小店的的日常用品毕竟有限,尤其是各类菜蔬基本上已经吃空,那这城里被封控着的几万百姓怎么办?那些集中隔离的,居家隔离的,封在家里不能出来的,以及那些舍生忘死、夜以继日去“扑火”救人的医护、公安、志愿者等工作专班怎么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商南县城的一城百姓,现在正是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最需要支援的时候!这县城现在不仅牵动邻省邻县的心,也牵动着我家乡西坪父老乡亲的心!
接着又是几张图片发过来,拍的都是捐菜。那个扁担挑箩筐,一头装黄瓜一头装洋芋的,不就是全富表哥么!那个头戴太阳帽手推三轮车,车子里放一个满满的蛇皮袋子的,不就是军德叔么!那个穿件绿T恤肩上扛洋芋,火热的太阳照出一个影子的,不就是大发叔么!这络绎不绝地把菜送到村部的,有附近的东西二坪的乡亲,也有比较远一点的幢子沟、桃园甚至是范家山的乡亲;这些乡亲有我认识的,也有我不认识的;送到村部的有黄瓜、豆角、辣椒、大葱、茄子、西红柿、土豆等新鲜蔬菜,也有腊肉和黄豆。那腊肉除了前头看到的那户送去的十一斤,陆续还有几户,十斤八斤的,食品袋装了,和那大大小小的纸箱子,蛇皮袋堆在一起,等着装了车拉到西坪村所在的十里坪镇,由镇上统一捐到县城,捐给城里那些被疫情困住的人们。
我仔细端祥这些图片,忽然看见图片中夹杂着两张纸条,一张纸条上记着捐菜户的姓名,一张纸条上不仅记着姓名,而且记着捐菜的种类和数量。在这大疫面前,老家西坪的乡亲们无多有少,一户不缺地向县城捐菜啊!就连这平时自己舍不得吃也舍不得卖的腊肉,也情愿拿出来逆行进城,帮助被困的城里人度过难关。多好的父老乡亲!
我的眼睛突然湿润。透过这些图片,穿过历史的云烟,我仿佛看见七十六年前,我老家西坪的人民群众支援中共郧商县委以及郧商支队的情景。一九四六年七月中原突围白鲁础会议之后,那个曾经当过民政部副部长的潘友謌以及他的战友们按照李先念的指示在西坪建立中共郧商县委和郧商支队开展游击战争的时候,西坪村的人民群众,就是这样支援郧商县委和郧商支队的,他们也是把自家种的菜以及自己舍不得吃的腊肉,自愿地送给人民子弟兵,自觉地跟中共郧商县委和郧商支队一起在陕鄂边界创建革命根据地,抵御国民党部队进山围剿。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就是这样骨与肉一般地紧紧联系在一起。那时的西坪村还叫马家坪,给郧商支队一百余人送吃送穿送粮送菜的,不仅是这西坪的百姓,还有河对面湖北的群众,这送给郧商支队的吃穿用度里,自然也有像今天这图片上一样的红丝丝香喷喷的腊肉!现在这新冠疫情使商南县城陷入困难,又是西坪的父老乡亲把这红丝丝香喷喷的腊肉,经过他们所在的十里坪镇党委政府送进县城,送给被疫情困住的小区、楼栋和住户,与他们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我久久地凝视这些图片,久久地。这些蔬菜和腊肉,仅仅就是蔬菜和腊肉吗?不,它是老区人民的情谊,是老区人民的厚爱,是老区人民永不消退的红色基因,在一代一代地传承。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