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结籽高又高》教学设计

(2016-03-11 09:18:4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天地

湘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7课

什么结籽高又高》教学设计

张雅娟

教学内容:

《什么结籽高又高》(广西民歌)

教材分析:

《什么结籽高又高》是湘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七课中的学唱歌曲,这首歌曲选自歌剧《刘三姐》。《什么结籽高又高》由著名音乐家雷振邦编曲,音乐素材多来自广西壮族民歌,是一首活泼风趣流传很广的歌曲。歌曲采用一领众和的对歌形式,使渲染情绪的衬词“哎”带有某种“呼唤性”,充满着积极乐观的情绪,形成了歌曲淳朴诙谐的风格。整首歌曲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歌词口头化、生活化,以人们熟悉的生活常识为内容,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整体上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六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六年级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经过六年的音乐学习,具备一定的音乐学习经验和方法,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主要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有竞争意识,大多数学生有自尊心。有一定的思想,可以在展示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广西,以及了解广西壮族的民俗风情,充分感受壮族“对山歌”的魅力及其风格特点。

2、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什么结籽高又高》。

3、通过自编歌词,模拟“对山歌”这一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风情,感受创作的乐趣,从而喜爱上“对山歌”这一民歌形式。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什么结籽高又高》。

教学难点:

能自编歌词,尝试“对山歌”,感受到“对山歌”的乐趣,从而喜欢上这一民歌形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广西吗?广西是个好地方,那儿风景非优美,尤其是桂林山水,那可是天下第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广西吧……(课件展示广西风景)

2、广西不仅风景美,那儿的人民也是多才多艺,尤其是广西壮族人民,不仅舞跳的美,歌唱的更是一绝,每年的三月三他们都会举办一次盛大的“歌圩”,壮族所有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那里进行赛歌。听,那里正在对山歌呢……(听范唱)

情境导入,让学生认识广西,以及了解广西壮族的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歌,聆听范唱

二、

 

1、听听想想:

⑴对山歌有什么特点?

⑵对山歌的内容都和什么有关?

“对山歌”都是采用一问一答,而且问和答得旋律都相同,唱之前都要加一个“哎”字,通常都是一人先唱,然后其他人帮腔(这种演唱形式叫一领众和),对山歌的内容都和生活有关。

⑶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这些农作物吗?到了秋天,红红的高粱熟了,沉甸甸的穗子挂下来。我们再看看玉米,玉米棒子不是长在玉米杆的顶上,而是长在中间的,所以玉米结籽半中腰;豆角长出来后都是成双成对的;芝麻成熟后,人们把它收回家,然后用棒子敲打,这样芝麻粒儿就被敲出来了。广西壮族人民都是非常勤劳能干的,劳动生活与他们息息相关,所以在对山歌中很多内容都是和他们的劳动生活有关的。

⑷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好听的山歌《什么结籽高又高》

⑸自主探索

这么有趣的歌曲你们想唱一唱吗?下面请跟着录音轻轻地哼唱,边唱边找一找哪些地方是领哪些地方是合,对于不会唱和比较难唱的地方请用笔轻轻的做个记号,然后我们一起来解决。(生跟着录音自学歌曲。)

自学要求:①找一找领唱与齐唱的地方;

                 ②不会唱和认为比较难唱的地方,用笔轻轻地划出来。

 

引导学生了解对山歌的特点和内容。

 

 

 

 

 

了解歌曲内容

课件展示高粱、玉米、豆角、芝麻的图片,让生了解高粱等农作物的特点。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说说唱唱

⑴跟琴学唱旋律

说一说歌曲中的难点,老师带领大家学一学。

⑵采用多种形式巩固歌曲

师生对唱、生生对唱、接龙演唱

⑶指导演唱

①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今天听的这首歌在开始提问和回答前要“哎——”一声呢?

(吆喝声是山歌的特点之一,本歌的吆喝起着为提醒对歌方注意的作用。)

②每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歌圩上进行对山歌,想象一下大家在对歌的时候情绪是怎样的?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唱这首歌曲?

⑷完整演唱

 

解决重难点乐句

 

 

多种形式巩固歌曲

 

 

引导学生模仿“哎——”一句

 

 

指导演唱情绪

 

三、

1、看看想想

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选自歌剧《刘三姐》。传说壮族有一位唱歌最好听的人叫“刘三姐”,她是壮族人民心中的歌仙。她美丽、聪明、善良、可爱,善于用歌声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她的歌声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她那动听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流传了一代又一代。流淌在广西的山水之间。

    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这个传奇人物搬上了电影荧幕。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段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段……(播放视频)

2、编编唱唱

熟记《什么结籽高又高》的曲调,以校园生活为主题创编新歌词,然后全班分两组进行“对山歌”活动。

 

指导学生多角度欣赏歌曲,丰富他们的音乐感受,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多角度鉴赏音乐的能力,让民族音乐代代相传。

 

 

为学生的创编活动铺垫

 

 

在音乐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对山歌”的魅力及其风格特点。

四、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所以民歌也很多。我们今天只是见识到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我们的民歌代代相传。

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板书设计:

 

                                                                什么结籽高又高

                                                                                          广西民歌

 

                                                               展示学生歌词创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