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学文化 |
分类: 教学天地 |
节奏课
教学目标:
一、突出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感体验和肢体语言的融合互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和小伙伴的协调交往能力。
三、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一个开放得空间与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学习能简单创编自己学过的儿歌。
教学难点:
在学生创编儿歌的过程中,挖掘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的能力。
教具准备:
板画、伴奏卡片、鼓点录音、红绿灯、红色圆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儿歌
1、在板画上贴上儿歌卡片、教师范读。
2、问:你会读吗?老师指哪儿,你就读哪。
3、老师读一句,你就读一句好吗?
4、请你来观察一下,卡片上的字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有的卡片上有一个字,有的卡片上有两个字。)
5、为什么会这样呢?听教师来给大家读一遍。(配鼓点)
6、秘密在哪里?(学生回答)
7、师生按节奏共读。
8、指名读、评价、改正
9、按节奏,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三、游戏:数数
1、问:你知道有多少种数数的方法?
2、老师拿出红绿灯问:这是什么?现在,出现绿灯的时候,请大家大声得数数,出现红灯的时候,就默默的在心里数好吗?(教师举灯,学生数数)
3、现在,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举灯,谁愿意来?(学生举灯,学生数数)
4、瞧老师把红灯放到了哪里?谁来读有红灯的儿歌?(生读)为什么这么读?
5、贴伴奏卡片、动作卡片,创编儿歌,一组数数一组读儿歌。
6、发打击乐器,跟鼓点读儿歌。
课中操
四、创编活动
1、你还会说其它儿歌吗?(生说)
2、想不想把你会读的儿歌变成今天我们学的这样?
3、分小组创编
4、评价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儿歌叫什么?(我家门前有条河)那里面的鹅很快乐,你快乐吗?回家把它表演给你的父母,好吗?
六、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