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记大班幼儿创编故事的引导
大一班
经过对故事表演游戏的研究与实践,本班幼儿对表演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表演技能也得到大的提高。本学期,我们尝试改变幼儿从以前的单一地表演书本上的故事,到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故事的表演。首先,创造性故事表演的前提是幼儿学会创编故事。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
在前两次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研究的内容是:要让幼儿创编故事,首要条件是让幼儿了解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构成要素,即故事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如果幼儿不能明确这一点,他们便无从着手创编故事。因此,我们在教研的时候就设定好了四个问题: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故事里有谁?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带着这四个问题,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实际水平的故事作品讲给幼儿听,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的、故事线索清晰的图书引导幼儿阅读,并与幼儿一起分析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中有谁,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样。幼儿正是在对那些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主题和语言的日积月累的感受认识中,增长起他们对故事构成要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二、
创编故事,需要调动个人的经验,需要幼儿具备有关的知识。例如创编一个关于“贪吃的猪”的故事,幼儿必须积累有与“猪”相关的知识与经验,同时还需要有“因吃得太饱而造成的后果”的经验。幼儿创编故事的知识经验准备,来源途径之一是日常生活经验积累。正是如此,在平时我善于鼓励幼儿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多了解一些人与自然的关系,动植物与自然的关系等等。另外,引导幼儿从大量的童话、故事或其他体材的文学作品中,获得各种信息。幼儿通过这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积累,为幼儿创编故事提供了内容上的准备。
三、 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更重要得还是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幼儿的各种词汇较欠缺,因此,幼儿表述起来较困难。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经常带领孩子们练习说话。让一个词变成一个短语,再由短语变成句子。如:出示一张小鸡的图片,孩子们说“小鸡”,我便启发他们说“什么样的小鸡?”“可爱的小鸡”“漂亮的小鸡”……再问“可爱的小鸡在干什么?在想什么?”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就能把一个“小鸡”变成一句或是一段优美的故事。这样幼儿经过不断的积累,他们的词汇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经过我们的努力,全班幼儿基本掌握创编故事的思路,能按故事的四要素进行创编。但所创编的内容欠逻辑性和连贯性,内容不够丰富。今后,在开展故事表演游戏活动中还需不断加强幼儿这方面的能力,提高幼儿创编故事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