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相信李小龙也不会例外。李小龙的确狂过,从小高低脚、扁平足的李小龙几乎天天打架,当然,只是一些街头烂仔伎俩,但是也是一个小霸王。直到他学习咏春拳后,性情才收敛许多,但是好勇斗狠、脾气暴躁还是没有改善多少。
李小龙离港赴美后,开了武馆,教授的是经过他改良的咏春拳。很多习武的朋友很不服气:凭什么你敢改咏春拳?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你说改就改,未免太狂了吧?我觉得,不是李小龙太狂,而是说李小龙狂的人过于保守,固步自封而已。自己不敢(或者是没有本事,不能)冲破束缚,还不让别人这么做,是不是太无理了呢?
有人会拿出李小龙的那句话:“我不是第一,但是也不是第二”来堵我的嘴。我想说的是,一个武术家或者是一个习武者,自信甚至是自负是必须的!但是天外有天,这是真理,学哲学的李小龙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李小龙不敢说自己是第一。甄子丹在《精武门》里对阵九鬼之前和他有过一次论武,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深刻:“就算你今天是天下第一,那明天呢?”但是一名武者的自信摆在这,他当然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第二的,那样未免太懦弱了,不是李小龙的性格。
有人说,李小龙在美国不去拜当地华人武林的码头,不懂武林规矩,就私自开武馆,是目中无人,还教外国人功夫,说是“振藩功夫”,狂妄自大。李小龙不会不懂这些破规矩,但是他不屑去做,因为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行为。
给大家看一个例子,来自于《拳击与格斗》对于李志远的一次访谈:那位一米八几,代表纽约国术馆找小龙“讲数”(比武),曾在纪录片中形容“遭小龙踢中,远较给职业橄榄球选手撞中难受”的钱姓螳螂拳师傅,便表示小龙曾教他如何向支派他的人“友好”交代——小龙说:“你回去后,怎样回复他们也没有问题,说给我揍了一顿也好,说打了我一顿也可以,总之一切由你决定。”这样的一个李小龙,你觉得很狂吗?
结论:李小龙的“狂”是那些没有本事战胜李小龙,也不敢去挑战李小龙的猥琐男的嫉妒之语。他们不了解李小龙本人,就想办法不让其他人了解李小龙,这是很不负责任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