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款汝窑当惊世界


时至今日,汝窑动辄价格千万元乃至几亿元,但款铭“宣和”的汝窑,无论考古学家还是民间,均尚未发见——这个具有断代意义的汝窑标本,是真是假?



1、2:瓷片正面;3、瓷片背面;4、宝丰清凉寺汝官窑考古发掘主持人郭木森先生在研究瓷片
9月1日上午10时,宝丰一位窑工——韩五启先生,来到大河报社,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据称是“宣和年”款的汝窑残片。韩说,该瓷片是他10年前从清凉寺汝窑遗址上的一户人家购买的,当时花了3000元。据卖家说,该瓷片是在院里挖水池(粪坑)时发现的。
时至今日,宣和款汝窑尚未发见。是真是假?记者陪同韩先生拜访了清凉寺汝窑考古报告主笔者、清凉寺汝窑遗址考古发掘主持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研究员、郭木森研究员。
郭先生认为:字款比较特殊,能和汝窑(汝官窑)对应;不是香灰胎,是土红胎,与汝窑不对应;款是上了釉后刻写的,也不是太随手的字;釉色在天青与豆青之间,胎体厚重。
孙先生、郭先生认为,总体而言,该瓷片应该是老东西,但与标准汝窑尚难对应:其一,不是汝窑标准的香灰胎,而是土红胎;其二,器物根据瓷片推测,器物应该很大,目前汝窑未见太大的器物。
孙先生、郭先生同时认为,该瓷片当是窑内烧崩器物的残片。
河南省陶瓷协会会长、高级工艺美术师王爱纯女士认为:倘若是烧崩的,那么胎体表面就不应是香灰胎,而应呈土红色;因为露胎,烧制后期,其胎必然氧化;氧化了,就必然是土红色;平常所见汝窑香灰胎,那是出窑后损坏的,因为釉色包裹,其胎在还原火烧过后不能再度氧化,所以才会呈香灰色。
孙先生、郭先生认为,该瓷片是器物腹部;王女士认为是器物底部。
倘若是腹部,该器物必然很大。“不但汝窑(官汝)未见这么大的器物,临汝窑(民汝)也未见如此大的器物。若是临汝窑,该瓷片也有一定的价值;若是汝窑,则是一个重大发现。”孙先生、郭先生认为,“看上去它与标准汝窑虽有差距,但到底是汝窑还是临汝窑,尚待认真研究。”
“宣和款汝窑尚未发现,之前发现过元祐款素胎;素胎,自然不能与汝窑套”孙先生说,“另外, 瓷片上的‘宣和’比钱模上的‘宣和’,更加珍贵。”
钱模上的“宣和”是在钧官窑遗址发现的,它是钧官窑断代的重要依据。
汝窑、钧窑、官窑都是“官家”宋徽宗的御窑,“宣和”是宋徽宗的一个年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