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 北欧神话 有感

(2007-11-04 09:18:52)
标签:

艺术赏析

感悟随笔

文化

分类: 人生苦旅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它是根据原始劳动者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来的。狩猎经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人以刀斧、弓箭为武器,神话中的人物也就变成以这种工具武装起来的英雄。神话中的主人公被想象为超人的,但有时也要遇到挫折和厄运。它反映了神话幻想的现实制约性。透过神话幻想的折光,从神话人物的作为和斗争,可以约略看到当时的人的作为和斗争。
                                                        ----  百度百科
    从一个民族的神话故事,可以反映出这个民族早期的生活状态,以及这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世界观。
    小时候有一套中国神话的书,半图半文那种。洋洋洒洒四大卷,包括了中国各民族得主要神话传说。中学时,家里有一本圣经新旧约和一本希腊神话,我把希腊神话爱不释手,圣经却没系统的读过(惭愧!)。前两年,喜欢上了佛教,把佛经也读了一些。上周偶然找了一本简版的北欧神话,当然没有放过。读完之后,我对日耳曼民族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很多民族神话中都有“大洪水”的记载。最有名的莫过于圣经中的“诺亚方舟”,再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神话中也有类似的故事。不外乎一场洪水(都是洪水,没有其他灾难),一对夫妻(或兄妹)带着很多生物在船里(或树洞、水缸、箱子之类)躲过一劫,然后每天放一个出去,直到第七天(都是七天),洪水退去,人类和其他万物又开始繁衍。希腊神话里也有灭世洪水的记载。有趣的是,汉族神话没有直接记载大洪水。汉族故事和洪水有关的只有个大禹治水。到了北欧神话,也同样有大洪水的记载。
    北欧神话有三个与众不同之处。第一,它描写的故事以“诸神黄昏”和大洪水结束。换句话说,日耳曼人相信这些故事中的很多神祗和恶魔将在“诸神黄昏”死去,而人则会幸存下去。第二,它的故事中有两个神族集团,并发生冲突。同样,可以感觉出北欧神话的世界模型,是两个世界模型相互融合的结果。所以,可以认为北欧神话两个神话故事体系相互融合的结果。这一点上,有点像中国的《封神榜》、《西游记》。第三,它的主神,有很强的忧患意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工作压力很大。奥丁的地位,和宙斯的地位一样,是通过武力夺来的,而且不像上帝、安拉、佛祖、玉帝那样永恒存在。奥丁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为了备战“诸神黄昏”,还要不断的学习,为了获得力量和知识,甚至要牺牲自己。相对于其他主神,他还是很努力的。
    能产生这样的神话体系,这样的神话故事,塑造出这样有忧患意识和勤奋刻苦的主神领袖。都可以反映出日耳曼民族当时生活的艰辛,随时准备为了生存而战斗。尤其是“诸神黄昏”的设计,很集中的体现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作为高高在上的神祗,他们也有恐惧有叛变有死亡。
    神皆如此,人何以堪。强烈的忧患意识,贯穿了北欧神话的始终。
   
    读完了北欧神话,我越发想看看其他民族的神话故事。对埃及、阿拉伯、印度以及美洲的神话故事,我知之甚少,有机会还是要看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