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2015-01-14 17:28:18)
分类: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

设计理念: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导向下,在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平台上,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下,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只有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生的潜能被唤醒,学生的梦想被引启的时候,学习才会是真正快乐的、优质的,学生自主发展、健康成长才有可能。新课程改革中现代教学最大的“教”就是“不教”;最重要的“学”就是“自学”。 这种“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赋予学习者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

“少教多学”,即给学生让出时间和空间。“老师精讲,学生多学。”“少教”并不是不教,而是要“精细化地教,高质量地教”;“多学”并不是无序地学,无限制地延长时间学,而是主动地学,有兴趣地学,高效率地学。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放在提高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质量上,使学生更加致力于学习,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少教多学”,注重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它意味着更少地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反复的考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经验式的发展、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和终身技能的培养。它重视学生思维、态度、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力图通过创新并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塑造学生性格。“少教多学”触摸到了教育的核心——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以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

设计思路:

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是学生思维的基础,认知冲突是学生思维的原动力,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由单项练习到思维达成,是在多方辅导(静态辅导、动态辅导)的作用下形成的。即:“诱导→探究→归纳→迁移”,程式如下:

诱导:自主求知 情境创设,问题激发

探究:自主探究 个性理解,合作探究

巩固:自主训练 掌握规律,强化训练

迁移:自主迁移 巩固新知,形成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会量、画线段。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动画片《猫和老鼠》吗?瞧,他们来了!

播放课件:学生观看猫捉老鼠的课件。

提问:你们知道哪一只猫会先追上老鼠呢?为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师:这条直直的路线可以看成线段。(板书:线段)线段里的学问可多了,想和它交朋友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电子白板,形象直观地呈现两只猫捉同一只老鼠时走过的路线。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直直的路线要比弯曲的路线短。使学生初步感知,这条直直的路线就可以看成一条线段,从而揭示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师取出一根线,拉直并捏紧两端,让学生观察。

提问:瞧,这是刚刚谁走过的路线?为什么?

2、交流讨论:线段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线段的特点: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3、比较发现:

师:刚才,老师是把这条线段横着摆的,你还有其他摆法吗?试试看!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当线段竖着摆、斜着摆时,它还是线段吗?为什么?

4、小结:从同学们的操作来看,线段它可以方向不同、长短不一,但无论怎样摆,线段都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5、练习:你能说出下面哪些是线段?并说出理由。

6、合作探讨:我们身边的线段可多了,让我们一起找找吧!

学生活动。

7、欣赏音乐:让我们用一双灵巧的小手,一支美丽的画笔,画出你喜欢的线段吧!

学生动手画线段。

【设计意图:再次让学生感知线段直的特点;通过观察操作等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线段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动手操作,巩固新知。

1、说说你是怎样的画的?

2、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3、如果没有尺,想想看,还能用哪些物体画线段呢?

师:看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用处真大,所以我们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学好数学哦!

【设计意图:结合线段的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己画线段,只需在学生出现困难时稍作点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线段了,也会画线段了,可线段在和我们捉迷藏呢!

1、数一数下面一共有几条线段?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数出的。)

2、画一画。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3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通过有层次性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3、思考题:数学博士也要来考考大家的眼力,看看谁观察得最仔细。数数下面这幅图中有几条线段?

 

 

 

 

 

 

(追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能使数出的线段不重不漏。)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检验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五、总结评价,延伸拓展。

谈话: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还想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梳理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课堂总结,使学生养成总结和反思的能力。】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重点,突破难点。】

实现条件(辅助系统)

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更直观形象,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学得有趣、有效和有用,从而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老师的指导可以让学生知道把握知识的方向;老师留出的空白是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老师设计的拓展是让学生掌握课外的知识,对学习更有兴趣;老师在关键处、疑难处的引导,是把学生推向思维的高潮;老师闲聊似的导入,淡化教学内容,让学生自然融入课堂;老师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让学生对课堂更感兴趣;老师对教材个性化的创造,可以让学生兴致盎然的同时,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教学效果

多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自主的构建,多在学习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用“少教多学”的相关理论作指导,能反映学科特点和学科内容特点,能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任何模式都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及稳定又有发展变化的程序框架。教师要懂得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学生要懂得怎样学、学什么,要有所为而学、有目标而学,这样就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