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上著名养生学家倡导的养生之道

(2013-01-27 22:27:13)
标签:

曾慥

养生之道

道家

道学

文城

文化

分类: 文史

史上著名养生学家倡导的养生之道

   南宋初,福建晋江出了一位著名的道教学者,叫曾慥,号至游子。在北宋靖康时(1126年),曾慥曾任仓部员外郎,可是后来金人铁蹄踏陷了京师,曾随曾被迫降金充事务官。绍兴九年(1139),返宋起用为户部员外郎,绍兴十一年(1141)擢大府正卿。不久,除秘阁修撰,提举洪州玉隆观,寓居银峰。在北宋南宋之交的那个动乱时期,曾慥的官场经历和当时很多官员一样,也是沉浮艰难的,而他的成就不在官场政绩,而是在道教研究上的巨大成就。

   曾慥晚年学养生,潜心于道学、道教的研究,他相信道教神仙之说。他在神仙传说的研究方面可谓是集大成者,在刘向《列仙传》、葛洪《神仙传》、沈汾《续仙传》之后,曾慥采集了前辈专家关于神仙事迹的记述和研究成果,并结合其调查访问的闻见,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编纂了著名的《集神仙传》(简称《集仙传》)。他在此书中采用了新的编列顺序,其基本原则是:“异代之事得于碑碣者,以其世冠于卷首,其年不可考者次之,其著见于宋朝者又次之,至于亡其姓名者皆附于卷末。”
    他还尝试着对“神仙”进行分类:炼形、气、神而成的轻举仙;坐脱立亡的尸解仙;植有宿根的火解仙;炼丹功成的住世仙;不假修为的缘份仙(即遇至人,饵丹药得要诀者)等。
    为了研究修道养生,并进行修养实践,曾慥从众多道教书中,选录了大量关于“修道养生术”的资料,编成《道枢》一书,该书长达四十二卷,共一百零八篇,而每篇中又有分上下篇或上、中、下篇者,实际上全书超过两百篇。
    在选编过程中,他不是简单的集录,而是既辑录原文,又常常将之联系起来串写,并新拟定了篇名。而且,又在每篇篇名下,巧妙地以四言四句,提示该篇内容要点,指出其养生术的传授要领,这表现了曾慥对于修道养生术的基本观点。
    举个例子,如在《玄轴》篇里,他的四言四句是:“心劳神疲,与道背驰,冥心湛然,乃道之几。”明确地强调安心养神是道教修炼之主旨。又如《内德》的四言四句是:“三业七情,既澄其源,五神守脏,三一永存。”表现了融佛于道的思想观点。再如《碎金》篇的四言四句是:“漆园之玄,竺乾之空,均乎正心,与儒同功。”更是试图融合佛、儒、道,将三教合一的思想贯彻在修道养生术中。
    曾慥编纂《道枢》,不是仅仅集录前人的道术资料,而是在选录编纂时阐明自己的观点,在继承中有创新,经常表露自己的见解。例如,在《容成》篇中,曾慥很明确地驳斥之常被提倡的“御女之术”,说:“魏伯阳曰:割肉以内于腹不可以成胎,则外物不可以为丹也明矣。是知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者也。于是深根固蒂,使纯气坚守,神不外驰,至于坎离交际,而大药可成矣。善乎庄子之论曰:必净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未闻有以御女而获仙者也。”显然,曾慥说极力主张的是内修为主,清静为宗,把道家的修养看成是道教修养的根本,他属于内丹修炼术的主张者。而所谓的“御女而获仙者”,所说的“采阴以补阳”等等说法,军师无稽之谈。
    在《道枢》一书中,至少有坐忘下、容成、周天、水火、坎离、火候、甲庚、昆仑、服气、呼吸、修真、真一、五行、众妙、入药镜等十五篇明确表达了编者的观点,在每篇中均有“至游子曰”的形式,直接明自己的观点。如在《众妙》篇中有“至游子曰:吾有性命之宗,世未之知也,上纳于气,下勿泄于精,于是运之与玉池之渊相合,久而斯为丹矣,斯吾之性命也”。他强调的是,上纳自然之气,下勿放纵泄精,此为性命之根本。
    《道枢》卷一至卷六的二十三篇独立编为《至游子》二卷(上卷十一篇,下卷十二篇),不著名氏,想必是曾慥记录佚名作者的,或是他记述自己的闻见。

    对于曾慥的《道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出了精要的评价:“大旨主于清心寡欲,而归于坎离配合,以保长生,且力辟容成御女之术,言颇近正。”《道枢》所倡导的修养之术虽主张的是无为清静的养生之道,但在今天却特有其积极的意义,一些靠腐败敛财的人,“富贵思淫欲”,就毁在不善于清净修养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