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易中天论“我山之石”
之前,易中天先生推出他的著作《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易先生说这是他另一本“学院”派著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快捷版”和“现实版”。作为睿智的有为学者,易先生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善于将文化经典和当下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果说,《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通过“百家论坛”和图书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各家的哲学思潮与现时大众的文化诉求联通起来,是将先秦诸子学术思想观念转换成当前读者喜欢阅读的述说方式的话,那么,《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则是将先秦的主要思潮,更通俗、更明白、更具现实性地讲说出来。这后一书的述说内容和表达方式,更趣味,更易解,与读者的距离更近。书中频频出现“救市”、“国企改革”、“资产重组”、“金融风暴”、“经济危机”等超越文史学科的现代词汇,与“道”、“德”、“仁”、“义”,“无为”、“非攻”、“法术势”、“兼相爱、交相利”等古味十足、抽象深奥的词语排列在一起。老易的述说方式,越发新颖了;其思维方式,也越发善于“古为今用”了。
易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其新书书名的含义:“在这个地球越来越变成‘村落’的时代,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既必须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理念,又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思想遗产。我写《费城风云》,就是为了前者;写《我山之石》,则是为了后者。”评比中外,比较东西,联通古今,这就是时下顶级讲者的讲授风格。
古为今用,但“古”之用并非是“至上”的,先秦先哲们的思想,并非能包医现代百病。说古道今的易中天先生很明确表示:“先秦诸子救不了咱们当前这个‘市’。别以为读一下《论语》、《老子》什么的,这金融风暴就挺过去了。更别以为先秦诸子的那些‘语录’、‘格言’,拿过来用就能立竿见影。没有的事!”在他看来,当前这场经济危机,迟早会过去。读不读先秦诸子都一样。读,会过去。不读,也会过去。
但是,为什么要读诸子的书呢?“我山之石”之所以有价值,在于它能有助于提供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易中天先生说:“尽管当前这场危机可以渡过,这场风暴也会过去,但还会有下一轮的风暴,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有思想准备比没有思想准备好,有思想武器比没有思想武器强。先秦诸子留下的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应对变革的思想方法。”
对于儒墨道法四大“家族”的救世主张,易中天作了精彩、通俗、有趣的概括:儒家的办法其实不管用,但是影响最大,以后成为公开的“执政党”;墨家的诊断最到位,但是方案最不可行,后世只落得“地下党”的下场;道家的办法一般不管用,有时也能派上用场,一度是“执政党”,后来下野,不过有时又升为“参政党”;法家的办法最管用,但是问题最多,是暗中的“执政党”。他总结说:“先秦诸子虽然观点不同,多有争论,却是各有各的道理,也都部分地掌握了真理。或者说,儒、墨、道、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在接近真理。所以,我不主张倾向于某一家,更不主张独尊某一家。”
易中天先生认为不能去追问对先秦诸子中哪一家更喜欢,哪一家对今天更有意义。在他看来,研究讲解先秦诸子,“最忌讳的是三条,一是急功近利,二是非此即彼,三是一家独大。”这样的强调,确实是非常有道理的。古代的政治家、学者,时下的学人和文化爱好者,老喜欢在诸子中选择这一家或那一家,岂不知,各家各有理,各家也各有弊,虽然有汉初行黄老之学,汉中期推崇儒家学说等的历史经验,但诸子的哪一家,其实都难以在历史上一家独大,儒家虽更受历代统治者的宠爱,但多是表面上做给别人看的,政治家们在暗地里,执政时用法家,回家休闲时,也把玩道家过过逍遥的瘾。
其实,中国的古典文化、古典思潮、古典哲学,可作为今天的“我山之石”的,又何止是儒墨道法。儒之仁义,墨之侠气,道之无为,法之冷峻,虽然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非常重要的部分,但不能代表所有。中国古代,还有纵横家、兵家、阴阳家、名家和禅学思潮等。
纵横家的纵横捭阖策略,对于政坛较量、外交斡旋、论坛辩驳等很有实用的意义。想当年,纵横家苏秦、张仪,驰骋于各国政坛,在列国纷争时的外交争斗中,如鱼得水。他们一介书生,以出色的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说服王侯,任将拜相,潇洒纵横。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张仪凭其谋略与游说,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而他们的老师鬼谷子更是谋略高人,他隐居清溪之鬼谷,闲居山谷而能了然天下大事。自己悠然自在,却让他的学生借助显赫君王的力量,掌控天下,确实是相当高明的智者。《鬼谷子》一书,历来是帝王、权臣所爱不释手的谋略奇书。他的学生的著作《苏子》三十一篇、《张子》十篇,也是纵横谋略的名著,而《战国策》一书,记述纵横家捭阖游说的生动事例,具有智谋精细、虚实间合、文辞妙趣的鲜明特点,至今仍可说是外交活动方面的出色的教科书。
兵家的奇正策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攻心为上的妙略、兵形像水的哲理,以及用间方法等,一直备受现代军事家和政坛高人的重视。兵家的代表人物,如春秋时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孙膑、吴起、尉缭、公孙鞅、赵奢、白起,汉初张良、韩信等。历来是人们心目中的智慧英雄,他们的谋略故事,盛传不衰。兵家的著作如《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等,仍然是现代军事教学中的必读经典,对政坛的争斗、现代企业的竞争,也是相当实用、相当到位的参考书。
阴阳家虽说比较久远,又因为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在当代的影响相对比较小,但其“万物负阴而抱阳”的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思想,是朴素的辩证哲学观念,有相当的合理性。阴阳家关于阴阳交感而生宇宙万物的气学思想,是早期正确分析事物的有效思想方法。它在气学基础上,论天地,日月,昼夜,晴明,水火,温凉等运动变化,一分为二,交感互动,这对于认识天、地、人,认识世间万事,不无意义。阴阳家对天文、地理、历谱、五行、蓍龟、占卜等,研究深入,贡献颇大,今天的风水说,仍有阴阳家思想的浓厚色彩。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公梼生、公孙发、南公等,而以邹衍最为著名。《周易》和《尚书》记载着阴阳家的思想,仍然值得看看。
名家,也称“刑名家”或“辩者”,他们注重正名辨义。名家有“合同异”和“离坚白”两派,分别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他们的“天与地卑,山与泽平”、“白马非马”等命题和故事,流传至今,虽明显有诡辩的成分,但充满辩者的高超智慧。名家的命题、传说、思维方式、分析事物的方法等,对于当今社会的法庭辩驳,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禅学,与先秦诸子思想相比,是后起的思潮,有其独特的新思路。它不谈治国平天下,不讲奇正军事谋略,不论权势驭术,不说无为柔胜,但其“拈花微笑”的智慧哲理,其当下顿悟的感受方式,其我心是佛的自在意识,是最厉害的治心高招,也是心灵超脱,境界真纯的一种表现。禅学的影响之大或许是别的思潮所无法比拟的。现在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该得好好借鉴禅学,探索其中的奥秘。
中国古典文化异常丰富深刻,如果说“它山之石”像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手术刀”,那么,“我山之石”或许就是建设新的社会形态的“金刚石”,它珍贵,有力度,有分量,在现代仍有重要的意义。
当年,曾多次与易先生喝酒谈天,论学说文,他的妙趣话题,曾让笔者受益匪浅,今天,读易先生的《我山之石》,更是深有所悟,联想多多,因而,随意写个“也谈”,也算是与网友们的轻松一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