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影业急需电影美学务实发展
5月中旬,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了《2012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在回顾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状况时,重点剖析了当前中国电影业存在的问题与症状,探讨中国电影业健康发展的新途径,展望国产片发展的前景。阅读该《报告》,大家很关注当前国产片所面临的困境。新影联院线原副总经理高军在发言中称:国产片眼下正遭遇盈利能力下降的困境,今年截至目前国产电影票房收入仅占总票房的38%左右,制片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业内人士都注意到,进入2012年,国产电影的票房产能普遍下降,截至目前,仅有5部国片票房过亿,票房最高的《大魔术师》也只达1.7亿元左右,未能突破2亿元关口。从年初到现在国内共上映的影片约115部,其中国产片81部,在数量上算是很可观的,但是,其票房收入仅占总票房的38%到39%左右。发达国家,特别是好莱坞进入中国的影片,虽然在数量上占劣势,但对国产电影的冲击或者说是夹击是非常凶猛的,仅从刚过去一个月时间看,在《泰坦尼克号》、《超级战舰》、《复仇者联盟》等大片的冲击下,国产片在竞争中处于非常被动的态势,表面上看票房较为理想的《黄金大劫案》虽然票房过亿,但据说也没能赚到多少钱,而《匹夫》、《杀生》等,赔得很惨,这种国内、外影片票房失衡的状态还有可能更严重,因为随着中美电影新政的推行,未来进口大片的数量将增加,这必然会进一步挤压国产片的盈利空间,中国制片商步履艰难。
中国影片与好莱坞等的影片的竞争处于被动状态,这当然有很多原因,比如创意不够新颖,文化底蕴不足,制作技术相对落后,影片定价混乱,产业链条不完善,制作团队的组合要素不平衡(如编剧待遇过低等,而相当一些演员片酬太高等),但是,从长远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中国电影美学的贫乏状态急需改变。
电影艺术的发展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其中,电影的审美理论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电影的快速发展急需从审美哲学、审美文化和审美心理等方面对电影艺术进行分析、总结和探索,只有对电影的审美理论问题弄得更清楚了,才能够指导电影艺术的发展,才能避免电影的创作和发行中的盲目状态,使电影业的发展少走弯路。
当然,我国电影业虽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但也要看到,中国电影业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影片的创作与发行,一直是处于较快的发展状态,与这种状态相比,中国的电影美学尚处于草创阶段,当前电影理论务虚而缺乏实效,散乱而不够深刻。这一方面是电影业的一线创作人员,其电影理论的修养还很不够,未能从电影实践中及时总结成败的经验,亦未能以先进的电影理论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美学和艺术理论工作者,在进行理论研究时,过多地停留在比较守旧、抽象的纯理论问题的探讨上,或较为重视对国外电影理论的介绍和传播,尚未能很好地与中国电影的当前实践结合起来,未能关注当前中国电影的实际问题,务虚过多,务实太少。一些理论工作者对电影美学的探索,更多的是研究比较“宏观”的一些问题,如电影美学的学科基础,电影美学的研究对象,电影美学的重要原则等,从原则出发去探讨太多,从当前电影实践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太少,未能做到有的放矢。
对此,我们认为,如果对于电影美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尚未能得出有较为统一的结论,对电影的审美本质尚未能有比较明晰的观点,那么,就不一定一直停留在对一些“宏观”的理论问题的纠缠上,或许可以换一个思路,直接关注当前的电影实践,结合电影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审美问题来进行理论探索。“原则”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们不能仅从理论上设想出一些“原则”,然后拿着去套现实,电影当前的活生生创造活动,才是蕴含着理论原则的现实基础,我们必须在电影实践活动中去探索、总结,提升出理论原则,在电影的实际创作和欣赏活动中去探索电影的审美问题。
或许,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电影的一些具体问题,其研究工作更有现实意义,从电影的基本构成要素着手去探索,更有确实的理论价值。
比如,研究电影的影像构成和声音构成如何才能更具有观众所喜欢的审美价值。影像具体还包括人物造型、环境造型、文字造型和多方面组成的整体造型,怎样的造型才是具有时代的新颖性和有特色的民族性呢?电影的声音包括话语、音乐和音响三个方面,影片声音要素的组合怎样才是更美的?怎样才能更新颖有特色?此外,电影的影像与声音的组合、融合也有怎么才能更美的问题,这都是很值得从审美的角度去进行研究的。
再如,电影有故事构成因素,有剧情性。故事是被讲述出来的,怎么讲才是更美的呢?影片故事的讲述内容通过一定的讲述方式表现出来,在讲述过程中,故事逐渐地展示其表意功能,故事必须有深厚的意韵,而深意展露的巧妙是依赖于讲故事的方式的。影片的故事要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就必须讲得有趣,讲得妙,好影片能让故事韵味深远,妙趣横生,这样的影片才是美的。中国电影讲故事雷同太多,比如,个别谍战片“潜伏”成功了,片片都来潜伏;穿越剧偶尔“穿越”得让观众觉得有趣,紧接着,大家都来赶“穿越”的时髦;宫廷斗争故事让一些人能过一下窥测内宫争斗和阴谋较量的瘾,于是,“宫心计”、“步步惊心”、“后宫”等等,大肆渲染后宫的狠毒阴辣,似乎古代后宫,一个个都在比不择手段,一个比一个更阴险毒辣,这样的电影故事,真的很美吗?
又如,电影还有思想要素,电影的影像、声音、故事等,不是简单机械地排列、组合和表现出来就行的,而是要按一定的思想情趣来进行整合、创造,电影的视觉和听觉所感受到的要素是要表达思想的,特别是故事,它是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没有思想的电影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编导者如何处理影像、声音、故事,是体现着不同态度的,也是表现着创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的,同时还间接着还反映一定的时代精神。在这个意义上,电影也是有“灵魂”的,这灵魂就是电影的思想追求。电影表现思想,特别是表现健康向上的思想,才能真正地召唤观众,感动人心,也才能符合时代的审美主旋律。可是,我们现在的一些电影,醉心于玩影像,耍音响,随心所欲地胡编荒诞故事,像是热昏的人在讲胡话,犹如醉汉在耍酒疯,甚至让人联想到神经病患者在瞎折腾,似乎只有眩眼的光影,苍白的对话,梦呓般的自白,没有深情,没有思想,这样的影片会有审美价值吗?
如果我们能上述这些具体方面去探索电影的审美问题,并进而从审美心理学、审美文化学等方面对影片进行分析和探索,或许,将比空谈电影的“宏观”理论问题,比假想电影的抽象原则等,更具有现实的美学意义。
当前,需要电影美学,但是,不是需要为电影实践弄几条理论准则,而是要在活生生的电影创作与欣赏活动中,去发现美的奥秘,探索美的真谛。电影美学,是强调积极、深入地从电影实践中去“学”,学出成功经验,而不是从高深的理论出发,弄几条原则,让电影人去“学”。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电影理论,实际上是需要深入到电影实践中去进行“理论”,去总结出有效的,能让电影更美的理论。
http://s6/middle/4ea3a6a3xc127eafecd05&690
《2012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会现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