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提包

标签:
老师的提包川上弘美忘年师生 |
分类: 书语 |
1.月亮和电池
2.鸡雏
3.二十二颗星
4.采蘑菇 其一
5.采蘑菇 其二
6.过年
7.他生
谐,谐谑调笑:“屁股痛”问题,只看女人笑不笑
理,“他生”,爱情迷信学
无赖质问,把戏:偷耳钉
月子的确认——metoo威尔金森碳酸水!
“对了对了,老师是什么时候学会偷东西的技巧的?
是前世吧,也许。”)
8.赏花 其一
9.赏花 其二
http://s10/bmiddle/4ea34f98tdcb983fcf3f9&690
10.幸运机会
11.梅雨雷鸣
12.去海岛 其一
13.去海岛 其二
14.滩涂
15.蟋蟀
16.公园里
17.老师的提包
在罗列的过程中,我把原本作为主体的事件移到了括号之内,因为发现表层事件是可以替换的,情感进程则有一定规律可循。而一些人的青春记忆尽管在胸中口喷哦欲出,却无永远是法化成文字的情愫;纠其原因,是他们太珍惜事件本身,不愿做任何变形来迎合构造章法。情感逻辑连缀事件。珠子都很漂亮不假,但要先把线索厘清。否则,就永远守着一堆珠子嗟叹吧。
然后,是精彩部分的拉书(偷换“拉片子”)
非常态&恋爱病
1.
http://s13/mw690/4ea34f98tdcb9b893d27c&690
2.幻听&癔症:做事会想见对方对自己的吐槽;自言自语、对所念之人喋喋不休
3.幼稚化——低龄化是从心到身的:
蜗居家中无聊赖、肢体伤害(碎玻璃扎破手)、不良回忆“亲友爱”:由苹果皮想到被好友横刀的
男友、淡漠的亲情·····虚虚实实,加起来一共三刀,使他丧失行动能力,沦为小孩:
“我完全变成了孩童···一看时刻表,末班车早过了。愈发觉得心虚。做了做原地踏步,身体还是暖不起来。这种时候,如果是大人的话,是知道该如何使身体暖和起来的····
4.患得患失的梦境——梦中的标志性“建筑”:
1.这是哪儿?2.重复出现的不合理场景(酒杯即使被用作烟灰缸,也会不断有酒涌现)3.怪异行为(老师倒立着说话)4.力量或能力的丧失(自己也试图回忆过往,却一片空白——梦境中我们更无力,尤其是比诸身边的人)
所爱之人,在梦境中依旧热衷于细数亡妻的点滴。只不过有所变形,妻的率性使其化身为一个魔术师,在挽着陌生男子手臂的当儿变出兔子鸽子猴子,一股脑塞给前夫。惘然寻妻的焦虑,也传染给月子。于是她的梦境,叫人想起爱玲写给年长爱人的诗:
他的过去里没有我,
曲折的流年,
深深的庭院,
空房里晒着太阳,
已经成为古代的太阳了,
我要一直跑进去,
大喊:“我在这儿!
我在这儿呀!”
只不过这里月子,要比我们的才女明智,她意识到那不是自己的地盘,“老师,咱们回阿悟的酒店去吧!”
5.恨不生同时
http://s2/mw690/4ea34f98tdcb9bfbac5d1&690
手法一二
1.状景写心事
月亮和电池、二十二颗星两节较为明显。
以前一个为例,这一节的题目既涵盖了内容,同时也标示了技巧。东方人说风月,往往扯上自然景物——“风月”这个词本身就能说明问题。写实处,是老师收集的火车陶壶、卡西欧计算器、测电仪;月负责写意,添一抹意中人眼内不切实际的青辉。所以,“月子的月是月亮的月”——旧情人小岛孝冒出的这句虽没得到听者好感,但还蛮有道理,月的确是是月子情绪与两人亲疏的晴雨表。
在老师不断介绍摆弄藏品时,两人游离的谈话中,时而一片清辉、时而朦胧的月便成看月子的一个表情丰富的分身。
而在饭馆遭恶汉揶揄“老牛吃嫩草”,二人进一步确认双方情感的夜晚,月子尽管将喜悦掩藏得不露声色:“是吗?是这样的吗?我也依旧面朝着前方”月亮却将她暴露,“高高地挂在空中,细细地蒙着一层云。虽然春天的气息还很遥远,但是让人觉得与走进熬点店之前相比,仿佛近了许多。”
靠反射太阳光芒,无知无觉的的遥远天体,反射着女人暗流涌动的热忱。
2.延宕/拖沓
以鸡雏一节的一段对话为例:
“分辨小鸡雏的雌雄,听说很难呢。”我说道。
老师哼了一声。
“这个嘛,我也懂的。”
“是吗”
“这小鸡雏,是雄是雌其实都无所谓。”
“哦?”
“因为如果只有一只,未免太可怜了。”
一般情形,在这里结束即可。在需要强调的处戛然而止,形成重音,留给读者自己去收拾,从而获得鲜明的收效。可川上弘美偏偏要加上下面几句“蛇足”:
“是吗?”
“是的。”
原来如此呀,我一边想着,一边下了汽车······
这样的废话不胜枚举,连主人公也忍不住这么吐槽自己。果真是在凑字数吗?
写作者放弃了首末因效应,用琐碎的对话将最刺激眼球的部分淹没。于是想起不久前徐浩峰讲《最好的时光》。他拉了影片几处可以更“好看”的剪辑点,继而说侯孝贤的做法,往往放过最利落最漂亮的剪辑点,让首尾各自拖沓一些。去掉视觉自然形成的戏剧性,或为长镜头演员调度考虑,或为保持生活缓慢悠长的流程。川上女士,没准和他是一道儿的。
微弱相关
并不认识一个合适的术语,来描述这种状况——细若游丝的关联,最好不要去推敲,像蒙娜丽莎那抹微笑,你睁大眼细细去研诘,反倒什么也捉不到了。
1.废品们
老师带月子参观自己的收藏,轮到电池:
“尽管没有力量驱动马达了,可是他们还微弱地活着呢”“偶尔会有让指针摆动起来的电池。每当指针摆动时,老师便‘啊‘地发出轻轻的欢叫声。”然而,“用不了多久,就要全部死掉了”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横亘两人之间三十年的光阴,哀恸不动声色,在初初相认时,就在这不动声色的电流中涌动,预示着结束时的剧情。
又:“我这人嘛,就是舍不得扔东西”说的是东西,实则在说人。从月子第一次造访老师家,他就一直提到妻子故事。“炫耀”知识与对妻子的批判(其实饱含着自己的愧疚与爱意)贯穿了他们的谈话始终。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对至亲至爱人才会有的苛责。
2.樱花树与妻
说妻子喜欢的樱花树,“容易生虫,秋天枯叶又多得要命,冬天却只剩下枝干,显得冷飕飕的”但正如月子敏感的体察,他“似乎并不十分讨厌”。只是在说树吗?果不其然,随后便将话题转向妻,和讨伐樱花树是一样的口气:“我妻子这个人呀,是很干脆、不计后果的人。”“喜欢的就说喜欢,讨厌的就喊讨厌。”
3.酒及夜已深
赏花会上,月子被老同学叫去酒吧,“奶酪蛋包饭松软而热乎,莴苣沙拉滋味微辣且凝练。慢慢地喝空了一瓶葡萄酒,小岛孝便以伏尔加为酒底,我则以杜松子为酒底,各自又喝了一杯鸡尾酒。于是,夜便比猜想的更深了···”读至此处,思维会习惯性地被牵引向粉红色走向。然而下一句只是“刚才还以为是傍晚,转眼已经过了十点了。”只是在说时间呀,你们想多了。然而来来回回过几遍,那抹粉红不还是隐隐约约在那里吗?
4.负责H念想的下酒菜
确定正式交往后,老师对自己不能给月子真正的肉体抱慰表示歉意。文本的表层是月子认为紧紧拥抱就好(不过没说出口),但她继而“在锅里撩着鳕鱼,茼蒿紧紧地缠着鳕鱼,绿色和白色相间,非常漂亮。”与之前纯说可吃之物不同,这里用到了略带指向性的动词。
驚く
以前的榉树长大了
郑重其事地用筷子将香鱼拆开···吃法既恳切又有耐心
夜阑时浓密且华丽的空气
噗~~
就像小狗在每根电线杆旁总要停下来一样,只要来到感兴趣的店铺前,老师就会立即停止脚步。
一千元这个整数,也很好。倘若花了一万块钱,而老师却依然对我视若无睹的话·····尽管我不认为老师是那种薄情的人,但再怎么说他毕竟是个巨人队的球迷,不能打心底信任他。(恋爱中人情商智商半衰)
试着用与母亲同样的方法来削皮。可是削到一半,苹果皮断了。泪水忽然夺眶而出····我站在水池前,边吃边哭,忙的不亦乐乎。(小事件大爆发)
关于那个问题
对于自己都没有的东西,实在很难说呀。来看月子怎么说:
从不曾给老师打过电话。总是偶然相遇,偶然一起漫步···甚至会一个月既不交谈也不见面。以前,倘若一个月与恋人不通电话、不相见的话,便会忧心忡忡。没见面的这段日子里,恋人不会如同云雾般地突然消失吧?不会与我变成素不相识的人吧。
深有同感,别人多少次好心的介绍都这样夭折在襁褓里。一个很矫情的解释是:需要靠自觉和努力维持的,并不是命中注定吧~
上周五去蹭韩笑老师的《断背山》拉片,却意外听到很多爱情分析:性格、爱好可以不同,爱情观不能相左——这个“爱情观”其实可以扩大开来,总之就是观念性、支撑人们行为方式的东西吧。
在这里,小岛孝又成为一个炮灰般的对比。因为月子不喜欢吃甜食就说自己也不喜欢,乍看这里会觉得是个温柔的人啊。可不无叵测的推想是,他的让步有功利的成分在内——以顺从讨好来争取眼前这个女孩。
而月子与老师却是不折不扣的前一种情况,某些方面可能有抵牾(因“巨人队”而干架,一个随时掉书袋、一个文学白痴),骨子里却有许多东西相合——“肯定不光是佐酒菜肴的口味,而且与他人保持距离的方法,大概也彼此相似”。所以“在酒馆与老师相遇,却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就如同把书和腰封拆撒开来一样,感觉很奇怪”吧。
完了完了,结论如此,又多奢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