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丧俗(七)、报丧
(2013-02-27 22:48:49)
转载
七、报丧
把死者去世的消息通过各种形式,通知给死者生前亲友,邀请其前来参加死者的葬礼,叫做报丧。平定人称报丧为答亲戚或答知亲戚。现根据亲属(朋友)不同情况分别予以介绍:
1、请人主
平定人称女死者的娘家或者男死者的岳父母家的人为人主家。死者的外祖父母家为老人主家。在丧事中,人主家(包括老人主家)是最重要的客人。去人主家报丧叫“请人主”。
一般情况,在确定了发丧日子后,报丧就已经开始,报丧的第一个要务就是“请人主”。
请人主时,由一个年长者(家族里资辈高的)领着正孝子(一般为长子)穿上孝衫、戴上孝帽(或蒙上白手巾)、拄上孝棒去——交通工具自便。先找到人主家直系的最高辈分中最年长的一家,找到外祖父母或者兄弟排行里最大的舅父、舅表兄弟等,进门先给他们瞌头,起来后,告知他们父母去世的消息(包括死亡时间、病情等)和发丧时间,如何由这家领着去给其他家磕头报丧,形式如前。无论去了哪家,人主家或做饭或端水,都要予以招待(至少也要喝点儿水),意思是“不敢空走”。完后回家。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孝子拄着孝棒,弯腰号苦直奔丧房。
2、闺女给婆家报丧
3、儿媳给娘家磕头
死者的儿媳在确定发丧日期后,要回娘家磕头。过去报丧儿媳要骑毛驴去。具体做法:儿媳穿着孝服,由一位年长者赶着毛驴,驮着儿媳去婆家,回去先给父母磕头,再给叔伯、哥嫂、弟弟弟媳依次磕头,告知他们公(婆)去世的时间、发丧的日期,邀请他们前去参加葬礼。磕过头后,往婆家返,快到家门时,儿媳哭着直奔丧房。
现在报丧已经不用毛驴,女儿、媳妇报丧交通工具已由车辆代替。
4、对其他亲属的报丧
5、平定风俗中,父母或者公婆去世后,孝子出门见人就磕头。民间传说,磕头是为死者消灾。
6、讣告
讣告是一种新型时兴起来的报丧形式。讣告也叫讣文,又叫讣闻,是人死后报丧的凶讯。“讣”原指报丧的意思,“告”是让人知晓,讣告就是告知某人去世消息的一种文体。讣告要在发丧之前发出,以便让死者的亲友及时做好必要的安排和准备。讣告可以张贴于死者的工作单位或住宅门口,还可登报或通过电台向社会发出,以便使讣告的内容迅速而广泛地告知社会及生前友好。
讣告范例
讣告
××市原政协委员×××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年×月×日×时×分在逝世××市,终年九十岁。今定于×年×月×日×时在××火葬场火化,并遵×××先生遗愿,一切从简。特此讣告。
××市政协
××××年××月××日
先母×××于公元××××年××月××日××市病故,享年九十岁。兹定于××月××日×午×时,在××火葬场火化,并举行追悼会。谨此讣告。
×××哀告
××××年××月××日
讣告
我夫xxx于公元xxxx年xx月xx日在xx病故,享年八十五岁,兹定于××月××日×午×时,在家中举行葬礼。谨此讣告。
妻 XXX携
长女xxx
次女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