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好日子,咱老百姓吃点啥捏?

二月二,龙抬头
今天是个好日子,“二月二,龙抬头”。
一大早,姓老的婆就迫不及待地把俺从周公那里揪了回来:
“今天二月二,龙都抬头了,你咋还赖在床上煳猪头?”
“啥?二月二啊?那咱今儿个吃点啥捏?”
“瞧你那点出息,咋就认吃啊?”
“认吃咋了?俺是有理论依据滴!民以食为天嘛……”

吃一口猪头肉,呷一口茅台,心里老美了!嚎~~~
按照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二月二”是一个与天文、气候、农事、卫生等等都相关的日子,讲究特别的多。据资料载,自打明朝以后,就有撒灰引龙之举,沈榜的《宛署杂诗》写道:“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

吃饺子,叫吃“龙耳 ”
每到二月二,各家都从大门外到屋中,再到厨房绕水缸一圈撒上石灰,这天不许扫地、做针线活,说是怕伤了龙。撒石灰粉的另一层意思是不让复苏的虫子在屋内繁殖。为此,要用明火遍照墙壁房梁、犄角旮旯,“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老奶奶一边说着“敲炕谣”一边手握笤帚敲打炕:“敲呀敲,敲炕头,金子银子往家流,敲呀敲,敲炕沿,蝎子蜈蚣不见面!”在农村,这天早晨,庄稼人要在院子里用灶灰画五个大圆圈,把五谷杂粮放在中间,称之为“打囤”,预祝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仓满囤圆。

吃春饼,叫吃“龙鳞”
按照北方的旧俗,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意味着“龙抬头”走好运,给小孩理发叫“剃龙头”;妇女不许动针线,恐伤“龙睛”;人们也不能从水井里挑水,要在头一天就将自家的水瓮挑得满满当当,否则就触动了“龙头”……

吃面条,叫吃“龙须”
关于“龙抬头”的传说还有很多,百度一下到处都是,此处不再赘述。还是书归正传,回到“吃”上来。其实,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这一天的“吃法”再简单不过了,无非是平日里常见的饺子、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等。不同的是,这些平素再普通不过的吃食,今天都要以“龙”冠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馒头,是龙蛋;摆上几对鸡爪子,就是龙爪了。反正只要能跟龙贴上边,似乎吃啥都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