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技术结构和中国结构。

(2010-04-10 07:24:07)
标签:

经济

财经

技术结构

gdp

房地产泡沫

中国

股票

分类: 鼎砥精品文章推荐

技术结构和中国结构。

                【推荐】         
趋势:在政策面因素情况下,市场犹豫不决但其自身结构一目了然时,往往暗示一波转折行情到来。急速缩减的VOL与指数形成背离,最关键还是等待政策面,消息不明朗时,反转行情一向都不会发生。无论从技术面和基本面,两者在大方向必须拥有共鸣,才会有更大的趋势,虽然我纯粹是技术派,但依然坚持看对行情启动相关的新闻。无论是否政策市,每个国家其实都是一样,在主导经济下,资本市场依然会受到牵连,相互相吸并非放任自流。今日开贴,无非是闲聊,我以前说过,每一次大转折前我都会提出自己一点看法,我相信你会从下面文字去理解图片中市场趋势的发展。

经济:国内实体经济可以分为三大类“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出口”。

1:地产是内需消费的一部分,但它不能作为长期发展的角色,无非只是一只“强心剂”振兴短期经济,如果靠地产来振兴经济的国家最后归宿大都一样,犹如暗夜星辰流星坠落,一瞬即逝。我想说的是,国内目前金融产品远没有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发达,加上房产调控短期问题不会太突显。房产、圈地买地造房者,有银行和其他机构等强大后盾,甚至本身就是一个只赚不亏的工程。银行贷款,我买地造房,我拼命宣传,有人买房了,我拿到钱继续去圈地造房。终于有一天房产泡沫到来,圈地造房的人说没钱还,拍拍屁股走人!银行(擦屎工)收地收楼,没钱还贷人多了,银行拼命收,那个时候经济危机就席卷而来了。

2:现在目光转回来,地产的问题先这样,一个贷款一个修楼,那其他企业或公司来贷款怎么办?鼓励IPO、融资去,银行现在压力大,拿不出钱。国家又开始股市方面的干预,肯定要稳定这方面。所以所大势无需担心,真正担心的还是房产政策和消费保障。国内目前消费保障体系并不完全,今天的钱消费完明天都还没着落,谁敢去胡乱花钱,刺激消费总归还是建立在成熟的消费保障体制上。

3:出口关联汇率问题,中国目前和全球一样,正在一步一步走出全球经济复苏,美国凭什么资格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我们不是棒子,不是韩国、日本之类(比如广场条约),我们对自己的人民币才具主要发言权,拥有国际政治地位的中国,背后的经济实体,强大的外汇储备。以大局为重,美国连自己问题还没解决好,其他国家也从危机坑里一步一步往上爬,而中国对本次金融危机依然有主导趋势作用,若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做为出口为主,内需为辅(实际上就是这样)的经济,世界定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第二次衰退。

两个惨痛案例:

(一)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日本人把它称为“高度成长期”。经过战后20多年的复兴,日本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索尼、松下、丰田等一批民营企业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和技术创造后,由内向型企业转变为外向型企业,并逐渐发展成跨国集团。1989年,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已飙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当时,国土面积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日本,其地价市值总额竟相当于整个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到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总地价。一般工薪阶层即使花费毕生储蓄也无力在大城市买下一套住宅,能买得起住宅的只有亿万富翁和极少数大公司的高管。 1991年后,随着国际资本获利后撤离,由外来资本推动的日本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灭,房地产价格随即暴跌。 1993年,日本房地产业全面崩溃,个人纷纷破产,企业纷纷倒闭,遗留下来的坏账高达6000亿美元。

(二)上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建筑业日渐兴盛。在这种背景下,拥有特殊地理位置的佛罗里达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房地产泡沫。7.5万人口的城市竟出现2.5万名地产经纪人,在那几年,人们的口头禅就是“今天不买,明天就买不到了”!在这种狂潮的催动下,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 1926年,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碎,这场泡沫又激化了美国的经济危机,结果引发了华尔街股市的崩溃,最终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纵览大局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定位,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9.5%,CPI指数3%,名义增长率保持在14%,那么,2010年中国GDP总量为379898亿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年平均汇率为6.26,那么2010年中国GDP折合美元为6.07万亿美元。中国国土面积比整个欧洲还大,人口总和还多,为什么仅仅和这几个欧洲大国单个国家的GDP持平呢?再看人均,中国也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而已,所以中国一直麽多的人口,这么大的国土面积,是完全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的,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政策走向。

技术结构和中国结构。


本文来自鼎砥投资论坛
http://bbs.dingdi.com/

原文链接 http://bbs.dingdi.com/viewthread.php?tid=1276162

 

本文来自:鼎砥投资论坛 作者:君如淡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