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环保温室气体气候气温美国 |
分类: 素食.环保、 |
近50年全球气温上升脚步加快 ---今年可能再创新纪录 |
|
|
变暖幅度还会增大。最新观测表明,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20世 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温度可能是近1300年中最高的。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研究所上月底 发表的研究报告说,2008年是自185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九个最热的年份,估计下一个厄 尔尼诺现象今年或明年开始形成,全球地表气温可能将在今后一两年内创下新纪录。 要影响。在变化速率方面呈现出的特征是:北半球快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快于低纬度地 区,冬季比夏季变化大。他还说,温室气体具有生命期,其温室效应会在几十甚至几百年 后产生效应,因此其影响是深远的。预计气温升高将持续至本世纪末。 普遍,造成粮食产量严重不足。在非洲之角及其周边地区,严重干旱造成2000多万人缺粮, 许多人不得不靠救助为生。气温升高同时也影响畜牧业的发展。非洲40%的土地归牧民所 有,但气温升高造成的干旱使牲畜患病率、死亡率增加。非洲大部分国家的民众以农牧业 为生,因此气候变暖导致不少人陷入贫困。气候变暖还导致该地区疾病流行以及生态平衡 被破坏。 行动方案,增加在科技和公众教育领域投资,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赞比亚总统班 达最近指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政府的优先任务。赞比亚强调森林在吸收温室气体方 面的作用,将在今年评估森林政策,同时,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也已在准备之中。南非 自2005年以来每年都召开一次气候变化会议,有关气候变化的白皮书也将于2010年前完成 ,并在2012年前实施。 强风暴降临法国;阿尔卑斯山冰川在过去150多年消退了近200米;西班牙遭遇40年未遇 的大旱,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不得不紧急调派轮船从法国买水供应居民;沙漠化威胁着 伊比利亚半岛,有报告说,西班牙的气候已经开始“非洲化”;热浪和干旱引发的森林 火灾频仍,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深受其害;气候变暖还影响到南欧一些 地区的葡萄种植,农民不得不考虑毁掉葡萄园,到海拔更高的地区开辟新的种植区。 可再生能源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 减少20%。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提高到20%,把用于交通的生物燃料至 少提高到10%,将煤、石油、天然气的消耗减少20%。西班牙拟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 可再生清洁能源。政府制订了“2004—2012年节约和有效利用能源战略”,已开始在工业、 交通等7个方面实施节能增效计划。瑞典计划至2030年全国所有汽车都不再使用化石燃料。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确定的目标是2025年实现碳零排放。葡萄牙已建起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太 阳能光伏电站,与同等发电量的煤动力电厂相比每年可减排近9万吨二氧化碳。德、法、意 等《阿尔卑斯公约》缔约国最近也通过一项行动纲领,以应对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气候变暖。 的积雪减少,给捕鱼、水力发电、工农业用水带来负面后果。加利福尼亚州的海平面在过 去100年间上升了20厘米,致使26万居民和3000多公里道路成为“水灾危险区域”。预计 本世纪末,加州海平面将上升约1.4米。气候变暖造成的淡水紧缺、农业减产也是美国不 得不面临的问题。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表示,如果美国不积极采取行动减缓全球变暖, 美国西部和中西部地区的淡水短缺现象将更加严重,加州的大片农场和葡萄园可能在本世 纪末消失。 标,最终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990年水平,并到2050年再减少80%;此外, 还将投资150亿美元开发清洁能源,发展安全核能与清洁煤炭技术。美国环保署将重新审 议加州的请求,允许其率先实施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这将对美国10多个州产生示 效应。 的协议,广泛参与环保科研、技术、政策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于2007年6月正式发 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于2008年10月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 策与行动》白皮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第一个由发展 中国家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书》相关条款,提高能源能效,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由于发展中国家受资金、技术 制约,抗风险能力较弱,受气候变暖的影响也较大。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环保等方面积累 了大量经验,也有着较大优势,因此有必要在技术、资金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给予帮助。 |
|
|
本文来自: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