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可公度原理下一个可操作精确拐点在1448(1449±1)
(推荐)
今天的跳空低开完全证实了上证指数自9月25日2333起运行3786以来的第5波,短期大盘已经构成了向下岛形反转的走势,快速破1802是肯定的。鉴于于内外交困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形势,除了向下、再向下看外,我们别无选择。
在波浪上,2990起来到3786的反弹796点虽然幅度上可与4778起来到5522的744点相比,但从时间上仅9个交易日,与32个交易日相比,说明不是同一级别而只是低一级别的反弹(除非是引导三角形,从可公度的角度和形态学的角度来说,大盘形成引导三角形的可能性也已经丧失)。因此,我们只能想目前是一个超级的熊市,大A的底部不可能在1448的上方,必须是远离1448更低的地方甚至千点。
回到今天的正题,关于股市的“度、量、衡”。江恩的说法是“根据重要百分比进行买卖”;艾略特谈得最多的是费波纳奇数字;而我则受地震学家翁文波的《可公度预测学》启发,几年前就曾经研究可公度预测股市的方法。在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大盘重要拐点的研究中,我常发现拐点往往具有可公度的巧合性,有时近乎玄妙。举个简单的例子,2003年4月28日形成顶部拐点1649,之后向下到1307分A、B、C运行,A=1649-1478=171,B=1587-1478=109,C=1587-1307=280,恰好A+B=C。又比如,2004年4月9日顶点1783以来向下至998,中途的每一个可操作拐点,都是可公度的,为此,曾经写过一篇《运用可公度原理寻找1783下跌中可操作的拐点》的文章,对1783以来每一个可操作拐点的公度性进行详尽图示说明。那么,这些重要拐点所具备的重要百分比、费波纳奇特征以及可公度性,到底是自然规律的体现,还是主力人为利用这些“度、量、衡”作为分阶段股价或指数调控的工具?我至今还未得到答案。但我唯一所能肯定的是:精确预测是可能的。
之所以后来放弃对可公度的研究,一是由于998起上行过程中的拐点可公度性没有发现; 二是感觉与大趋势的判断相比,可公度测市实是小道之术,精确是固然,但将精力放在对准靶心上赢了战术,却可能失去对区域高低和趋势方向的战略判断,未免因小失大。今天之所以重拾可公度的方法实在是下午随意的一个画图计算,又让我看到了可公度研究的希望。这里将它奉献给大家,希望我的研究结果如能得到验证,能给有志于研究可公度原理的朋友一个信心。
对下面这张图的说明——给出因量:6124、4778、5522、2990、3786,应用可公度巧合神奇预测法,得出下一个可公度神奇巧合点是1448。请看图

本文来自:鼎砥论坛
作者: 锦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