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智看待市场,情绪化是交易大敌!(转贴)

(2008-08-21 11:10:58)
标签:

股票

分类: 鼎砥精品文章推荐

理智看待市场,情绪化是交易大敌(转贴)

 

今天上证指数在2245以上收起一根长阳,市场出现了情绪化波动。从论坛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很多人情绪波动比较大。一些人责怪老师为什么没有看出来,但是你想过嘛,老师提供给你的只是个人观点。你可以看,也可以不看,而选择权完全取决于你。
    如果让我去做这个分析,那么这根长阳我也看不出来,我只能认为2245以上有支撑而以。但是引发多大级别的反弹,还需要看市场去认证。但是请你记住分析和交易是两个概念,通过分析只是为了了解市场。如果是上涨则提前会出现哪些前兆,如果下跌怎提前会出现哪些特征,以及各个可能性成立的条件与概率。
   所以分析可能存在多个可能性,每个可能性都有其特征和条件,以及出现的不同概率。而操作必须以市场认证为准,即特征和条件都符合,才能考虑如何交易以及如何分配资金。这样才能非常策略和灵活交易。 
    比如在如此深的暴跌行情中,市场信心被严重的破坏,资金也严重不足。2245只是在一个心理重要的支撑带,加上近日的利好传闻,短时间稳固了投机信心。所以一些的机构动作,会引发较强的跟风盘。但是这种反弹往往是虎头蛇尾,一但行情达到了一个高度,比如前期低点2560-2600一带。因为市场信心脆弱,很多人就想先抛掉。市场买盘自然就减小了,一点点的投机抛盘就会让看似坚定的升势马上瓦解。
    所以在熊市中,对于突然间的拉升,我一般都用忽略的眼神看待。因为第一次上升都是缺乏信心支撑的,非常的脆弱。很多人情绪波动大,就是因为目光太短浅也过分贪婪。认为市场有一点的上涨,利润就应该是你的,很多时候都是刀口舔血。但是多数时候这种上升都是脆弱的,很多人追了进去,最后又没有跑出来,可能又责怪老师没有救你。
    所以真正的上升行情没有确立的时候,尽量不要买入,这是一句永远值得记住的话!
    有人会问;“难道这么大的一根暴阳不算确立嘛?”,你如果耐下心想想,市场在不同环境中信心是不同的。
    在牛市中,人们非常的乐观,信心也坚定。那么一根长阳会引发更持续的买盘介入,很多人会去疯抢筹码,并且认为能赚更多的钱。
    但是在熊市中,信心已经被严重破坏,很多人赔了不少钱,市场资金也紧缩。所以有一点利润,就害怕失去,信心非常的脆弱。所以出现长阳之后,市场上行一遇到重要心理压力,多数人想着是先跑出来。而后续的人因为价格已高,信心不足而不敢追入,所以行情自然又会折头下来。

   那么什么才是升势确立呢:

   第一个条件,行情在出现长阳上冲以后,回落时会出现非常顽强的抗跌特征。比如3、4天上冲,然后6-8天都无法跌回一半幅度。调整中,行情每次拉起来都很轻松,资金成交也活跃。遇到上行阻力时,抵抗性强,这个时候通常在日线能看见双底结构了。

   第二个条件,双底结构出现以后。行情会要再次出现大幅拉升,并且市场供给资金也非常的充裕,整个股市几乎全面翻红,说明短期信心非常充足。
   这两个条件如果满足,那么一波更大的行情也即将展开。如果是反弹行情,也会持续很久。通常在3、4周达到一定高度,或者上升6-8周时间,在周线上还要出现双底确认,如果确认成功就会引发数月行情。

   如果反过来,日线在双底出现以后,第二波上涨力道还不如第一波。并且看似很脆弱,市场成交量供给也不足,那么这种上升一但最后衰竭就会引发更大的下滑行情。所以交易是一门学问,要懂得在什么时候才去交易,出现什么状况必须退出。赌底部是否出现长阳,这种做法无疑和赌博概率没有区别。没有赌上就情绪不好,那么你会发现你因为这种做法会失去更多的金钱。

   老师只是提供一种个人看法,但是并不意味着让你去拿看法赌博,那么就说明你根本就不懂操作。当行情真正一步步确认升势的时候,老师自然也会提示你时机快到了。如果没有提示,那么说明市场还不稳定,有待于观察。而观察时可以存在各种可能性的猜测,但是这些只是一种观点的参考。如果你用来赌博,责任要自负,不能埋怨任何人。 所以请你多思考如何去顺势操作,而不要总埋怨别人的观点,有本事你不要去看,也不要去听。我为什么不爱发表自己对行情的看法,因为很简单,别人骂我,我也很难受。自己为别人付出了辛苦,结果挨了好多吐沫星子,你说郁闷不? 所以尊重别人,才会让自己进步。总挑别人不好,那么永远也看不见自己有多糟糕。
本文来自:
鼎砥论坛               作者:铸剑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