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四大盆地

标签:
转载 |
分类: 环球行程 |
什么是盆地:
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是新疆天山南北一对“孪生兄弟”。因为两盆地分布于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故有“三山夹两盆”之说。早在五亿年前,新疆大部分地区是汪洋大海,只有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块陆台高踞于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大约距今两三亿年前,强烈的地壳运动,使深陷的海底隆起,成为雄伟的昆仑、阿尔泰山。这样,塔里木和准噶尔便成了众山环抱的两个盆地,并为天山所分割。因此常用“天山南北”来称谓新疆。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53万平方公里,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水系不能外流,为全封闭性内陆盆地。盆地周围分布着绿洲,中间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塔里木河是全国最长的内陆河,环绕盆地西、北半圈。河畔是胡杨林,形成著名的绿色走廊。
塔里木盆地,作为古丝绸之路南道,历史上这里曾是中西文化交融荟萃之地。“塔里木盆地是世界文化的摇篮,找到这把钥匙,世界文化大门便打开了” ———美国人类学家的断言并不夸张。历史的变迁,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更增添了塔里木的神奇色彩。盆地中有被黄沙淹没的古城,如楼兰古城、尼雅古城,它们是当今中外考古学者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沙漠探险旅游的好去处。
http://www.btnews.com.cn/UploadFiles/2006/2006_11/2006_11_08/2006118103431904.jpg
塔里木神韵
塔里木河蜿蜒于塔里木盆地北部。由三条支流———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汇合而成,干流长1100公里,如以叶尔羌河为源头,则全长为2137公里,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
塔里木河年径流量49.8亿立方米,下游没有固定河床,河道分散,互相穿插,蜿蜒曲折,水网紊乱,人们习惯称其为“脱缰的野马”。
http://www.tsxue.com/article/UploadPic/2007-1/2007129185315323.jpg
塔里木河
历史上,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大部分河流都汇入塔里木河。人类不断地生产开发,许多河流被截流引入灌区,水量减少使有的支流不能注入塔河而消失。水量减少也使下游得不到灌溉的植被和胡杨大面积旱死。经常导致塔里木河下游水断流,不能注入台特玛湖,不能注入罗布泊,而只有少量水注入铁干里克的大西海子水库。塔河断流造成下游生态严重恶化,胡杨等植被形成的800里绿色走廊面临着新的生死考验。如得不到拯救,大漠流沙将肆无忌惮地向外扩张延伸,沙化、沙害、沙暴将进一步危害绿洲,危害广大南部疆域。专家学者的科学论断引起了国家的重视,投巨资综合治理塔里木河,实施塔河流域水量统一调配,向塔河下游多次紧急输水,大范围拯救下游胡杨植被。根治塔里木河战略的实施将逐渐改善下游生态恶化的局面。
胡杨的形象很奇特。它的幼树枝条和叶子与柳树相似,而长到几米高以后,叶子才变得像杨树。边缘有许多缺口,很像枫叶。有的胡杨,一棵树上,下半部长着柳叶,上半部长着杨叶。更奇怪的是,在一些大胡杨树上,还长着一些非柳非杨的叶子,一棵树上竟有两三种不同的叶子,真让人捉摸不透。深秋,胡杨叶经霜打后熟透变成金黄,与大漠相映成趣,美不胜收。许多摄影家以此为景创作制成摄影精品佳作。
人们惯称的胡杨,是杨属的灰杨和胡杨两个品种,由于它们外形、习性相近,人们将它们统视为胡杨。胡杨是干旱沙漠地区惟一能构成浩瀚森林的乔木树种。胡杨是在温带荒漠气候条件下发育起来的树种,故对荒漠干旱气候有较强的适应性。
新疆是胡杨在我国乃至世界分布最多的地区。据说,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中国的胡杨百分之九十在塔里木盆地。仅塔里木盆地胡杨保护区的面积就达3800平方公里。北疆准噶尔盆地和内蒙古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胡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对防风防沙,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它备受人们赞誉。人们夸赞胡杨巨大的生命力,说它的寿命是“三个一千年”:能在荒漠上活一千年不死,死后站立一千年不倒,倒后在沙漠中一千年不朽。这个有趣的说法虽未经科学证实,但在适宜条件下胡杨的确相当长寿,而且长久不朽不烂。这些特性在楼兰、尼雅和喀拉墩古城遗址中,许多纵横的胡杨桩柱至今未朽都得到佐证。
胡杨无愧于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卫士、沙漠勇士的称誉。
http://www.tsxue.com/article/23/2006/307.html
塔里木盆地(图)天山风光
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东到罗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山脉南麓,南至昆仑山脉北麓,大致在北纬37°~42°的暖温带范围内。地形塔里木盆地东西长1400千米,南北宽约550千米。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 大体呈菱形。四周高山海拔4000~6000米,盆地中部海拔800~1300米,地势由南向北缓斜并由西向东稍倾。边界受东西向和北西向深大断裂控制,成为不规则的菱形。http://www.hudong.com/images/enlarge.gif
早在5亿年前,塔里木和准噶尔是一片汪洋中的两大片陆地。大约距今2~3亿年前,地层发生急剧变动,沉陷的海底隆起成高山。这样,塔里木和准噶尔便成了众山环抱的两个盆地,并为天山所分隔。
准噶尔盆地---中国第二大盆地
http://a0.att.hudong.com/43/79/01100000000053114007952624943_s.jpg
http://a4.att.hoodong.com/88/85/01300000044935120545857645617.jpg
http://a3.att.hudong.com/11/03/01300000244525124417030917247.jpg
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以北,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西北、东北和南面均为高山所包围,成一不等边的三角形,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盆地。盆地地势由东向西微微倾斜,东端海拔高度可达千米,而西部的湖沼洼地已下降到200~400米,艾比湖水面高程仅189米,是盆地最低部位。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9/928436205.jpg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固定沙漠,沙漠里有些地方长有一些耐旱植被。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9/928858135.jpg
满目干枯的灌木,让人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助和孤独。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9/928828706.jpg
枯木中偶尔闪现的绿色,让我感到生命的顽强;地面的鼠洞告诉我们这里并不是总是这么安静。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9/928289991.jpg
盆地中的一些积水洼地长满芦苇。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9/928850472.jpg
干涸的内陆湖盖着白色的盐霜。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9/928859316.jpg
神奇的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的杰作,在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曾经是恐龙的天堂。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9/928598020.jpg
梭梭是当地比较常见的耐旱植物之一。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9/928205973.jpg
准噶尔盆地北部的阿尔泰山脚有大片的草原,这里生活着哈萨克和蒙古族等民族。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9/928347106.jpg
在沙漠隔壁中能看到这样的公路还是让人感到很新奇的,交通的发展必然给这里带来新的机遇。不过行驶在这种公路上,还是有从未有过的孤独,两个多小时就没有看到过同类。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9/928606329.jpg
现在回忆当时决定坐飞机航拍准噶尔盆地是最明智的选择。这是从飞机上拍摄的位于天山山脉白雪皑皑的博格达峰。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9/928384158.jpg
从空中俯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沙漠里浅色的细线是沙漠公路。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9/928599654.jpg
沙漠公路及一个补给站。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9/928474355.jpg
这是我拍摄的最得意的照片之一,在准噶尔盆地北部拍摄到一个完整的山麓冲积扇。在水分条件较好冲积扇边缘有绿洲分布,甚至还能看到一些村落的遗迹;图中深色细线是位于山麓地区的一条公路,公路边还种有护路的树木,因为一般公路都沿等高线修建,以保证道路的平坦,这条公路正好向我们提示这里的等高线。我常用这张照片来给我的学生讲解冲积扇地区的等高线特点。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9/928935534.jpg
在盆地北部拍摄的一条山脉,象一道防风墙一样,让沙漠在这里嘎然而止。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9/928127654.jpg
准噶尔盆地北部拍摄的一张地表状况照片,干涸的河床及河边人类的遗迹似乎在向我们述说这里地理环境的变迁。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9/928972956.jpg
空中俯视乌伦古河,这条额尔齐斯河的支流在干旱的环境种塑造了一个绿色走廊。
以上图片摘自:我从镜头看世界
更多照片见: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
http://www.hudong.com/images/enlarge.gif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上陷落最深的一个巨大盆地,略呈一不等边的三角形。位于青海省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间,东西长800公里,南北最宽处350公里,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由许多小型的山间盆地所组成。盆地西高东低,海拔2,500~3,000米,比塔里木盆地高2~3倍,是一个高原型盆地。是中国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高,云量少,日照时间长,常年干旱少雨,区内时常刮大风,茶卡地区的刮大风的天气最多时一年有180多天,风能十分丰富。盆地内地势平坦,有较充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可用,昼夜的温差较大,利于农作物积累养料,因而那里的农作物的产量较高。从盆地边缘至中心依次为戈壁、丘陵、平原、湖泊。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6-06/24/xinsrc_37206032413596713098221.jpg
游客在位于柴达木盆地腹地的察尔汗盐湖盐田区参观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6-06/24/xinsrc_3820603241359000118122.jpg
这是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盐田中美丽的结晶“盐花”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6-06/24/xinsrc_38206032413593591313723.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6-06/24/xinsrc_3820603241359921619824.jpg
柴达木盆地的风蚀雅丹地貌
四川盆地---最典型也、纬度最低、海拔最低的盆地
http://www.hudong.com/wiki/%E4%B8%AD%E5%9B%BD%E5%9B%9B%E5%A4%A7%E7%9B%86%E5%9C%B0
更多照片见:走进四川盆地的诗画山村(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