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令人震撼的军人照片
照片上的军人,就是14军老山“硬骨头排”的排长“孤胆英雄”史光柱。
转录这张照片是因为我经历了那个岁月。1979年2月17日,星期六,清晨5点,我被刺耳的军号惊醒。全团官兵全副武装紧急集合赶往团部,团长宣布一级战斗准备。那时我是一个刚刚入伍不到半年的小兵,我们班是全团的尖刀班,担任团部坑道指挥所战斗值班任务。那是一个深冬,天特别冷,雪下得特别厚。内蒙古集宁的气温零下26度左右,雪深有50多厘米,一天到晚北风狂吼,山上值班室不生火,没有一点热气可言……。后来轮战,我和所在的部队也一起到那“火热”的前线,在狭小潮湿的“猫耳洞”中走过了不少时光。至今想起来仍然感叹,真不知道那些日子是如何度过的。
向英雄致敬吧!不需要理由。
“孤胆英雄”史光柱,中国军人的楷模。当年他的一个排的战友在一场老山守卫战役中全部牺牲!仅存他一人还被炸瞎了双眼。当时,他不知道周围的战友都已离他而去,包括给他包扎的卫生员。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靠手雷坚持着战斗,随后又身中3枪,援军到来时,他已昏迷不醒,但是就在他被救援队救醒后,他竟然奇迹般的站了起来,把全排弟兄们的名字点了一遍,直到发现 没有一个答应他的,他知道了一切……。他默默的抓起身边自己的枪只说了一句话:“弟兄们,老哥给你们报仇!”说完就朝有枪声的地方走去! 救援队的医生强行麻醉了他,把他送到了后方。随行的联合国观察员事后说:“我只来了一天,但我已经知道这场战争的胜负了,我看到了一个标准的中国军人。”
今天,人们在享受幸福而美好生活的时候,不要忘记战争,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了和平而付出鲜血乃至生命的人们。
后记:
1986年1月18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英模报告团北京驻地,深圳大学学生张晓君和与她通信半年多的英雄史光柱见面。
1986年9月,深圳大学破格录取史光柱为国际文化系本科学生。
1986年10月,互相欣赏的两个人正式确立恋爱关系。
1987年1月,张晓君和史光柱举行了婚礼,携手踏上了风雨同舟的人生航船。
1989年,史光柱完成学业后,张晓君带着他回到北京安了家。因为没钱买房子,他们只好住在一个半地下室里。这一年,他们的儿子雪楠出生。
1990年史光柱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1991年史光柱被国家机关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1993年底,中国作家协会专门召开了史光柱作品研讨会,首次提出“史光柱诗歌现象”。
到2005年,勤奋笔耕的史光柱在全国报刊上发表诗作400多首,连续出版了《我恋》《背对你,投下黑色的河流》等6本诗文集,成了全军第一位盲人诗人!获得“文明进步奖”、“军队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全国大奖15次,许多作品还被翻译成英、法、德、俄等语言,在世界各国流传。
2005年5月,在张晓君的精心操持下,一家人终于搬进了三室一厅的新居。离开了晦暗陈旧的地下室,一家三口在北京明媚阳光的照耀下,日日有了欢声笑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