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证券投资操作原则

(2007-09-30 09:17:56)
标签:

学习公社

  我的证券投资操作原则

 

[按语] 坚持做有把握的股,赚能力范围内的钱是炒股的最基本原则。要相信,只要中国有股市,就一定有钱赚;只要中国有股市,就一定有庄家资金的唯一习惯就是逐利。要在上市公司中挖掘具有潜质的公司,伟大的公司一定是创造丰厚利润的公司。一个公司没有利润,没有发展前途,即使基本面做得再漂亮也不能轻易碰。

 

一、资产配置合理 留有翻身余地

    不能把全部的财富押注在股票投资上,要留有余地。财产安全是第一。10万亏到5万是亏50%很容易,5万要再次回到10万必须是100%很难。因此,做股票第一原则就是在保证自己不亏钱的情况下,赚取更多的钱。这叫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二、理性与等待切忌频繁操作

   投资要有极度的理性,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涨与跌。而等待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修养。在股市中我们经常在等待,要等进场、要等上涨、要等下跌、要等出场……好像都是等。

    频繁操作是股市投资的大敌。因为频繁操作者多半是在不赚钱的波段里挣扎,在挣钱的波段中离场。或者直接跌进了山脚下走掉。频繁操作的原因是:思路混乱、信心缺失,或者是分析不透、把握不准!

三、操作有策略 技术有专长

    一定要找出专属于自己的操作策略,并且精通。各种投资的书很多,但只需要选准一本认真读透即可,特别是技术分析,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在乎花费时间的长短,一定要有。它适合你,用起来得心应手。做股票要眼光放远点,看准趋势,不要在乎短期的得失。主力不可能一直做多,也不可能一味地做空,小波段的涨跌关系不大。

四、设定财富线 见好就要收

    设定财富线目标达成了,见好就要收。俗话说“人生命、天注定”,赚多少钱是个完?全世界的钱赚不尽,赚自己够用的钱即可以了。财富目标越设越高,股市财富绝不可能满足你更大的野心。

五、看准再做 看不准就休息

    风险永远放在第一位,赢利才是第二位!

    入市应按照一定的选股模式和盈利模式操作,力求操作的准确性,不可为蝇头小利而随便入市买卖。行情不好的时候,看不准趋势的时候休息;在行情好的时候,不要由于踏空而心情浮躁,没有把握时也应休息,静下心来,等待有把握的市场机会的出现。

    四点心得:1、买入慎重。对将要买的股票要进行深入的调研,作到心中有底。2、卖出果断。对所持股票的下跌要更加留心,更不要幻想它能马上涨回去,该出手时就出手,决不能犹豫.犯贪念!切!切记住!3、日常操作股票的数量最好不超过3只。个人精力有限,要有选择的买入。4、没有把握绝不轻易追高。

六、顺势而为 因势得利

   重势不重价,是操作技巧的精华,更是短线技巧的灵魂。

    做股票要顺势而为。市场中有很大一部分散户做超跌低价股挣反弹。主力资金明摆着流向了向权重股和蓝筹股,好股票天天大涨创新高,而仍然守着熊市的思维等超跌低价的股票来补涨,很愚昧!正如一副漫画:一辆卡车正加速向上坡急驰,而一个背着大包袱,身上写着“散户”的人还在山脚下等待他的小轿车。配上个成语——螳臂当车! 

    中国的股市就是主力的股市。顺势而为,才能坐上主力的轿子。如贵州茅台,驰宏锌锗,中国船舶这么高的价格照样涨,市场永远都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好股票在任何一个价位都是低价股,只要有钱的股票就是好股票。

七、心中有数

    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股票操作分做到心中有数,最好有帐。那支挣了那个赔了,有个帐目便于总结提高,利于操作取胜。如果对自己的钱没有一个好的管理,难保在其他方面不糊涂。尤其是做股票。亏一次要有一次教训,亏了要去总结,要提高。如果始终按照老路子走,结果一样是亏。 

八, 走自己的思路

   做人不能鹦鹉学舌,做股票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操作思路。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小点:

    1、别人再好的分析和判断也只能做为参考,不能做买卖的最后依据;

    2、软件只是参考工具,尽量用两个以上软件对比分析,要灵活运用;

    3、媒体上推荐的股票不能作为买卖的依据;

    4、所有人都认为是机会的时候,要注意陷阱;

    5、行情在欢乐中死去,在绝望中新生;

    6、物极必反,风水轮流转;

    7、养成复盘的习惯。有空则每天看看盘,复盘是每天的功课约2小时,周六总结一次,周而复始,磨炼成真正的业余高手;

    8、只做自己熟悉的。

    9、证券只是业余活动,不能耗费过多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