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暖花开
春暖花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1
  • 关注人气: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名师的学生是幸福的——听刘松老师课有感

(2012-03-28 20:30:07)
标签:

听课

分类: 桃花源

   

    3月17日,到厦门参加全国“课改10周年暨落实新修订课标理念”名师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特级教师刘松执教的《乘法分配律》、《用分母表示数》,以及他的讲座,受益匪浅。刘松老师的授课风格是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夸张的肢体语言,台上的学生兴趣盎然,台下的听课者也充当了一回学生。连续听一上午课竟没感觉疲倦,只有一种感觉就是当刘老师的学生真幸福啊。

    刘老师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就好比“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做事更重要”一样。《乘法分配律》这课是所学的几个运算定律中最难的一个了。刘老师的做法很值得借鉴:课前他问“我们能成为好朋友吗?”,然后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一句话分成两句话说。”比如“小洪同学是我的好朋友,小林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合成了一句话“小洪同学和小林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这个导入很巧妙,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一些铺垫。授课时,首先板书6个3,用加法连接3+3+3+3+3+3,乘法为3×6,接着出示5个3,用加法链接3+3+3+3+3,乘法为3×5,再写一个3,思考1个3可以写成乘法吗?然后观察发现,左边是6个3的6可以写成5+1,右边5个3加1个3也是6个3,因此:3×(5+1)=5×3+1×3。接下来更有趣,他用肢体语言示范读这个等式,特别读到“和”、“积”的重点词语时,语调加重,用力踩地,双手一合。这个夸张的肢体语言,学生在笑声中模仿,强化了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概念。接着,让学生自己换个数据,看这样特征的式子是否也会相等。学生验证后,分别请同学上台编写时,他不急于让学生写完整,而是让该生写出左边(或右边),暂停,其余同学思考右边(或左边)会写什么?写完,仍不忘让学生用夸张的动作读出这个式子。

    刘老师上课一直坚持的原则是“三不讲”:“即学生知道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那我们要讲什么呢?刘老师给了我们这样的答案:“讲学生易错、易混淆的,讲学生自己学最困难的,讲学生打死也想不到的。”在《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这节课的第一个难点:学生明白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刘老师采用了两个环节:猜粉笔:猜信封里有几支粉笔?让学生明白不能准确表达数的时候,可以用字母来代替。限时写数:先让学生在10秒内,看谁写的数(1、2、3、4……)最多?然后提问:如果要在一秒中内写出所有的自然数,可能吗?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知道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还真正体会了用数只能是一表示一,而用字母可以用一表示多,增补了具体表示数的空白。这节课还有第二个难点:用字母表示数不仅可以表示具体的量,还能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刘老师为了突破这个口,仍然运用信封和粉笔这个简单的资源。一个信封里先放5根,再分别放1根、2根,此时信封有多少粉笔呢?可以用5+1、5+2表示。接着,第三个信封里可以用5+a可以来表示。然后观察5+1、5+2、5+a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感悟当a确定一个数时,就能确定结果,很自然地明白5+a也可用来表示结果。并且通过观察,发现5+1与5相比多1支,5+2与5相比多2支,5+a与5相比多a只,很明确地让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数还能表示两者之间的数学关系。另外,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时,刘老师又创设了情境来突破“为什么要省略乘号,而加、减、除号为什么都不省略?”这个情境是让三个同学都两手高举、两脚张开并排站好,第一个当X,第二个当乘号,第三个当X,站在一起就是X X X,由于乘号跟X很像,写起来就是XXX,这就容易看错。于是让中间的同学蹲下变小,但发现会和小数点混淆,于是让中间同学离开。这个知识点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都是强迫让学生接受,告诉学生这就是“先人”定的规则。而刘老师的这个教学过程,却这个规则变得生动易懂。最后,刘老师还给同学们留了一个问题“历史上谁最先用了字母表示数?”并建议学生课后去查找资料。  

    刘老师的课堂没有盲目的追求高效,而是追求优效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教学,做真实的情境,注重活动体验,关注课堂上的生成,用最朴实的资源上最生动的课。

-------------------------------------------------------------------------------------------   

   附:听课笔记《乘法分配律》

一、谈话导入:

1、问:“我们能成为好朋友吗?”(师与两位学生握手,并请上台)

2、“小林是我的好朋友,小洪也是我的好朋友。”合成一句,意思不变。“小林和小洪都是我的好朋友。”

一句变两句,两句变一句,意思不变。

二、探究新知

1、左边板书:3  3

问:几个3?这6个3可以加起来吗?如果变成乘法应该是怎样?

(板书补充完整:3+3+3+3+3+3+   

                 3×6           

2、右边板书:3  3

问:几个3?可以加起来吗?如果变成乘法呢?表示什么?

(板书补充完整:3+3+3+3+3+3+3     3+3+3+3+3+3

                   3×6               3×5    

3、继续板书:3

问:1个3可以写成乘法吗?

(板书补充完整:3+3+3+3+3+3+3     3+3+3+3+3+3 + 3

                   3×6               3×5     3×1  

问:5个3加1个3是几个3?

告诉学生6也可以写成5+1。

(板书补充完整:3+3+3+3+3+3+3     3+3+3+3+3+3 + 3

                   (5+1)           3×5  +  3×1  

观察:左边与右边有什么发现?

(板书补充完整:3+3+3+3+3+3+3     3+3+3+3+3+3 + 3

                   3×(5+1)   =      3×5   3×1  

4、这个等式该怎样读才算标准?

这样一个等式从左读起该这样读,听老师读:3乘5加1的等于3乘5的加3乘1的

一生上台试读一遍,注意模仿老师的的动作。

齐读。

5、左右两边有什么明显的不同,谁看出来,说说你的感觉?(分配)并请该生到台上配合板演介绍什么是分配,师在旁引导。

6、师讲解

    3×(5+1)       3×5   3×1    左边先算和,再算乘

                                       右边先算乘,在算加

7、猜测并验证:

是不是满足这样特征的式子,换个数据也会相等呢?

学生写个数据试一试然后请几位上台板演。

8、问:这样的算式能写完吗?写不完,你有没有办法用一个算式表示?

师提示:a×(b+c)      学生补充右边: a×b   a×b

你能不能不用这三个字母,换个符号吗?写在纸上。

9、问:乘法分配律是现在才发现吗?

  口诀:8×7+8 =8×(7+1)

  口算:12×3=(10+2)×3                    

             =10×3+2×3

             =30+6

             =36

三、巩固练习

 

-------------------------------------------------------------------------------------

 

听课笔记《用字母表示数》

 一、谈话导入:

问题1:你能英语说两句话吗?  (板书:字母)

问题2:你学过哪些数?比如:…… (板书:数  0、1、2、3、4……)

问题3:英文字母与数学这些的数,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有没有听说过用字母表示数?

生1:a+b=c

师:你最想了解什么?你有什么困惑?……

问: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呢?

(课题补充完成:why 字母表示0、1、2、3、4……

生1:可能数太长了

生2:算起来更简便

二、探究知识

1、游戏:猜粉笔

3名学生上台,师给每人手里拿一个信封。

问:他们手中的信封里各有多少支粉笔?

生1:4支   生2:9支     生3:大约有4、5支  

师一直追问:你这么能确定吗?

生4:a支

师:这些具体的数都不管用了,我们先人就发明了用字母符号表示。

师:a表示多少?

分别验证三个信封里的粉笔数。强调a在特定的情况下表示具体的数。

师:字母a可以表示什么?(所有数)

2、游戏:限时写数。

生10秒内写出0、1、2、3、4……自然数,看谁写得多?

1秒内把所有的自然数写出来,有办法吗?

3、游戏:猜粉笔

生1上台,拿着一空的大的信封,生2放入5支粉笔,生1提问题:我的信封里有几支粉笔?

生2再加入1支,生1问:现在我的信封有几支粉笔?(6支)

师引导说,也可以说5+1支。

师拿走1支,问:还剩几支?(5支)

生2再放入2支,生1问:现在我的信封有几支粉笔?(5+2支)

师拿走2支,问:还剩几支?(5支)

师拿着一个小信封,问:我的信封有几支?(a支)

请生2把老师的小信封放入生1手上的大信封里,生1问:现在我的信封里有几支粉笔?(5+a支)

师问:5+a与5+1、5+2相比有什么不同?

5+a不能确定结果。如果a是1,就是5+1,如果……

引导观察发现:

5+1  与5 相比多1支

5+2  与5 相比多2支

5+a  与5 相比多a支

发现也可以表示两者的数量关系。

4、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

生说一说自学的知识,然后师:为什么乘号可以省略呢?

演示:三名生上台都两手高举、两脚张开并排站好,第一个当X,第二个当乘号,第三个当X,站在一起就是X X X,由于乘号跟X很像,写起来就是XXX,这就容易看错。于是让中间的同学蹲下变小,但发现会和小数点混淆,于是让中间同学离开。

  X X X

= X . X

 

=XX

   

=X

三、今天你学了什么?

四、课后查找资料:哪位数学家发明了刚才的策略,把乘号变成点,再变没了?(提示:该数学家说过一句话:世界上完全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