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大数量级的计数单位,不知道的可以看看(很有
(2010-06-05 01:35: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闲暇情致 |
中国古代大数量级的计数单位,不知道的可以看看(很有趣哦)
先写一下在计算机中用到的数量级
KB ,2 的 10 次方 : 1024 BYTE.
MB ,2 的 20 次方 : 1048576 BYTE, 或 1024 KB.
GB ,2 的 30 次方 : 1073741824 BYTE, 或 1024 MB.
TB ,2 的 40 次方 : 1099511627776 BYTE, 或 1024 GB.
PB ,2 的 50 次方 : 1125899906842624 BYTE, 或 1024 TB.
EB ,2 的 60 次方 : 1152921504606846976 BYTE, 或 1024 PB.
ZB ,2 的 70 次方 : 1024 EB.
YB ,2 的 80 次方 : 1024 ZB.
NB ,2 的 90 次方 : 1024 YB.
DB ,2 的 100 次方 : 1024 NB.
exabyte (EB) = 1024 PB
(美国Yahoo网站一个月的流量)
zettabyte (ZB) = 1024 EB
(中国上海市电信事业一年总流量加和)
yottabyte (YB) = 1024 ZB
(大概目前全球一年流量)
nonabyte (NB) = 1024 YB
(实在太大,无法想象)
doggabyte (DB) = 1024 NB
(→∞)
-------------------------------------------------------------------------------
中国古代大数量级的计数单位表:
万:代表的是10的四次方。
亿:代表的是10的八次方。
兆:代表的是10的十二次方。
京:代表的是10的十六次方。
垓:代表的是10的二十次方。
杼:代表的是10的二十四次方。
穰:代表的是10的二十八次方。
沟:代表的是10的三十二次方。
涧:代表的是10的三十六次方。
正:代表的是10的四十次方。
载:代表的是10的四十四次方。
极:代表的是10的四十八次方。
恒河沙:代表的是10的五十二次方。
阿僧口:代表的是10的五十六次方。
那由它:代表的是10的六十次方。
不可思议:代表的是10的六十四次方。(这竟然是数量单位)
无量:代表的是10的六十八次方。
大数:代表的是10的七十二次方。
中国古代亿以上的大数计数方法有三个体系:这是我国东汉时期的《数述记遗》书中所载。
一是上法,为自乘系统: 万万为亿,亿亿为兆,兆兆为京。这种系统,希腊的阿基米德也采用过;10^4=万, 10^8=亿,10^16=兆,10^32=京
二是中法,为万进系统,皆以万递进:万 亿 兆 京 垓 秭 穰 沟(土旁) 涧 正 载┅┅(万万为亿 万亿为兆 万兆为京┅┅) ;10^4=万, 10^8=亿,10^12=兆,10^16=京
三是下法,为十进系统,皆以十递进: 万 亿 兆 京 垓 秭┅┅到了近代,直至解放前我国还流行十进的系统,即个 十 百 千 万 亿 兆 京 垓 秭 穰 沟(土旁) 涧 正 载 报,皆以十进,10万为亿,10亿为兆,10兆为京......;10^4=万, 10^5=亿,10^6=兆,10^7=京
通常兆的数量有这样几种不同说法:一兆是一亿亿;一兆是一万亿;一兆是一百万;1MB是1024kb
在认识这些大数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数量级的概念: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代表数量的符号文字:
数量级是用来量度或估计某些物理量大小的一种概念。当一个物理量的数值写成以十为底的指数表达式时,指数的数目就是这个物理量的数量级 。
如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10000公里或6.378×1000000000厘米。就公里来说,它的数量级是3;就厘米来说它的数量级是8
。
有些物理量,由于测量技术的限制,只能量得它的大致范围;或者只要知道它的数量级,而前面的数字对问题影响不大,此时只说出它的数量级就可以了,而不必说出其准确值。通常采用的比例有
10,2,1000,1024, e (欧拉数,大约等于 2.71828182846
的超越数,即自然对数的底)。
一个数的数量级即它含有的
10 的幂,准确的定义为,它的常用对数的整数部分。 例如,4,000,000 的对数为 6.602,它的数量级即为
6。可以这样认为,一个数的数量级就是它在对数尺度上的大致位置。
一个未知量的数量级估计即估计离它最近的
10 的幂。例如,一个在 30 亿到 300 亿之间的一个未知量(比如地球上的人口数),它的数量级可以估计为 100亿。
两个量之间的数量级的差即它们相差的
10 的倍数。例如,土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95
倍,即土星质量比地球质量大两个数量级。 ---参考资料:现代汉语词典
有部电影不记得是什么名字了,只知道里面特工在质问一位黑客时候,有段经典对白:
黑客反问:"请问你懂几国语言?"
特工:"我会英、法、德、日~~六国语言"
黑客轻蔑的笑道:"我只懂一门语言---计算机语言!"
在语言体系发展中正是由于各个地域、国家、民族、甚至是时代的变迁和专业科学的不同,都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像"兆"具体是多少的问题,不仅是数量级,而且在翻译工作中,同样的词语理解都大相径庭!
其实我们通常在理解上,只要按学科和用途分类,就不会混淆:
一、社会科学中对世界和空间、事件分级的哲学范畴:
1、正如以上我们提到的第一个表格一样,这个大数表,其来源应该是源于佛学体系,其"无量、阿僧□~~"等词汇明显在佛教用语中频繁出现;另外在许多哲学范畴里谈及生命、宇宙、世界等话题的时候,也会常用大数量级来表明他们对世界的模糊认识;甚至是在艺术、文化等多领域也有大量相关大数量级概念!但这个问题深入下去,很容易陷入"知性思维"的怪圈,在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的认识里,无法也没必要将其理清楚,但是这里的大数量级概念,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不具体论及究竟是几兆、几亿、几京还是无量~~,只是从宏观区别时空和事物"本质"界限的一个概念而已!~
2、(另外在语言工作中,有相关社会科学翻译和语言研究工作中的数量级相对还是比较科学的,比如世界语的研究!)
3、兆 zhào 数名,等于百万(古代指万亿):
数词。一百万;极言众多〖million〗
兆民(古称太子之民,后泛指众民,百姓。又称“兆人”、“兆姓”、“兆萌”、“兆蒙”、“兆庶”、“兆众”、“兆黎”、“兆灵”)
“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明·黄宗羲《原君》
又如:兆物(兆类。万物);兆亿(数词。极言众多。又指民众);兆古(太古,远古)
KB ,2 的 10 次方 : 1024 BYTE.
MB ,2 的 20 次方 : 1048576 BYTE, 或 1024 KB.
GB ,2 的 30 次方 : 1073741824 BYTE, 或 1024 MB.
TB ,2 的 40 次方 : 1099511627776 BYTE, 或 1024 GB.
PB ,2 的 50 次方 : 1125899906842624 BYTE, 或 1024 TB.
EB ,2 的 60 次方 : 1152921504606846976 BYTE, 或 1024 PB.
ZB ,2 的 70 次方 : 1024 EB.
YB ,2 的 80 次方 : 1024 ZB.
NB ,2 的 90 次方 : 1024 YB.
DB ,2 的 100 次方 : 1024 NB.
-------------------------------------------------------------------------------
中国古代大数量级的计数单位表:
万:代表的是10的四次方。
亿:代表的是10的八次方。
兆:代表的是10的十二次方。
京:代表的是10的十六次方。
垓:代表的是10的二十次方。
杼:代表的是10的二十四次方。
穰:代表的是10的二十八次方。
沟:代表的是10的三十二次方。
涧:代表的是10的三十六次方。
正:代表的是10的四十次方。
载:代表的是10的四十四次方。
极:代表的是10的四十八次方。
恒河沙:代表的是10的五十二次方。
阿僧口:代表的是10的五十六次方。
那由它:代表的是10的六十次方。
不可思议:代表的是10的六十四次方。(这竟然是数量单位)
无量:代表的是10的六十八次方。
大数:代表的是10的七十二次方。
中国古代亿以上的大数计数方法有三个体系:这是我国东汉时期的《数述记遗》书中所载。
一是上法,为自乘系统: 万万为亿,亿亿为兆,兆兆为京。这种系统,希腊的阿基米德也采用过;10^4=万, 10^8=亿,10^16=兆,10^32=京
二是中法,为万进系统,皆以万递进:万 亿 兆 京 垓 秭 穰 沟(土旁) 涧 正 载┅┅(万万为亿 万亿为兆 万兆为京┅┅) ;10^4=万, 10^8=亿,10^12=兆,10^16=京
三是下法,为十进系统,皆以十递进: 万 亿 兆 京 垓 秭┅┅到了近代,直至解放前我国还流行十进的系统,即个 十 百 千 万 亿 兆 京 垓 秭 穰 沟(土旁) 涧 正 载 报,皆以十进,10万为亿,10亿为兆,10兆为京......;10^4=万, 10^5=亿,10^6=兆,10^7=京
黑客反问:"请问你懂几国语言?"
其实我们通常在理解上,只要按学科和用途分类,就不会混淆:
一、社会科学中对世界和空间、事件分级的哲学范畴:
1、正如以上我们提到的第一个表格一样,这个大数表,其来源应该是源于佛学体系,其"无量、阿僧□~~"等词汇明显在佛教用语中频繁出现;另外在许多哲学范畴里谈及生命、宇宙、世界等话题的时候,也会常用大数量级来表明他们对世界的模糊认识;甚至是在艺术、文化等多领域也有大量相关大数量级概念!但这个问题深入下去,很容易陷入"知性思维"的怪圈,在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的认识里,无法也没必要将其理清楚,但是这里的大数量级概念,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不具体论及究竟是几兆、几亿、几京还是无量~~,只是从宏观区别时空和事物"本质"界限的一个概念而已!~
2、(另外在语言工作中,有相关社会科学翻译和语言研究工作中的数量级相对还是比较科学的,比如世界语的研究!)
3、兆 zhào 数名,等于百万(古代指万亿):
数词。一百万;极言众多〖million〗
兆民(古称太子之民,后泛指众民,百姓。又称“兆人”、“兆姓”、“兆萌”、“兆蒙”、“兆庶”、“兆众”、“兆黎”、“兆灵”)
“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明·黄宗羲《原君》
又如:兆物(兆类。万物);兆亿(数词。极言众多。又指民众);兆古(太古,远古)
前一篇: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后一篇:IF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