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妈妈的育儿字典《完美教养手册》

(2011-08-17 07:50:55)
标签:

完美教养手册

妈妈的育儿

小提示字典

分类:

给妈妈的育儿字典《完美教养手册》

图文/航妈

 

航老姨和一航从外面玩回来,航老姨来厨房对我说:“大姐,那个最文静的小女孩儿,打了她姥姥一耳光”,我:“是吗,那个小女孩儿平时都不咋说话,玩时候也自己默默的玩,还打她姥姥了?”,我俩谈论好几天这个事儿。后来我仔细观察,小区里孩子打大人的不在少数,只要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会动手打大人。就在前天,我弄散了一航的玩具火车,我也被一航打了脑袋一巴掌,“挨打就要打回去”,我也打了一航。

 

翻阅着《完美教养手册》,又想起一航白天和航姥姥说的话,“妈妈打我手了”,我开始猛烈地翻找“打人”字眼,真的有

 D 打人:孩子打打人 59页

思考:

“打打人是一个严重的违规行为,而且应该要被视为严重的情况,因为这可能是其他不好行为的萌芽。许多父母这样对孩子解释:“宝宝,我的好儿子,小家伙,打自己的妈妈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哦!所以拜托你不要再打我好吗?宝贝儿子?”必须要避免使用这种哀求,祈求的口气,或者说教的方式,因为这些方式都可能让孩子误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可以得到关心的一种方式。这种讲话的方式会减少孩子对于自己行为的严重程度的觉察,见见他打人的次数会越来越多”

 

解决方法:

1:

马上抓住孩子的肩膀,看着他的眼睛,鉴定地告诉他:“不可以打人,离开现场”带孩子到一个椅子上,或者离开现场,告诉他,“知道我告诉你可以离开之前都要留在那边。”几分钟之后,当你和孩子情绪都稳定下来,你可以让孩子起来。你可以做出一个短暂的要求,但是避免一段冗长的说教,因为现在主要的任务并不是要帮他上课,而且这样也不会让他吸取教训。记住,对于他每一次打人的行为都要采取措施。

 

2:

如果你怀疑自己的孩子大人是为了得到你的注意力,马上停止对他的注意。每一次孩子打你,就坚定告诉他:“不可以大人。”然后结束和孩子的互动,离开一小段时间。孩子将会学会:大人会导致你离开现场。他会了解大人也没有办法达到他的目的---希望你能够对他的要求投降,而且最后得到你的注意力。

 

3:

不要和孩子玩打来打去的游戏,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孩子看到可以这样做,就会继续这样做,而且在不恰当的时间还会继续这样做。如果你习惯和他们打来打去,你就是容许他们可以因为自己的高兴而打人,然后你就会发现没有办法对于游戏的行为和真正生气的行为画上一个清楚的界限。

 

4:

如果一个孩子继续打人,安排家庭咨询师或者治疗师对他们是有帮助的。一个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可以探清打人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协助家人设计一个计划来终止这个行为。

 

孩子打大人这个坏习惯是长期惯成的,如果第一次就严厉的制止,并且告诉孩子“不可以打妈妈”,就不会有愈演愈烈的伸手就打。

 

书里很多小案例,可能我们都可能会遇到:拔他人头发;对他们的暴力行为;无午睡;挑食;咬衣服;干扰父母打电话;抠鼻子;哭泣;怕黑等等,就像作者说的,“这本书集结了许多想法,就好像一本字典一样,他是想激发你去找出许多教养中的正确答案,以及如何解决家庭里的教养问题。它代表你是可以有很多选择和方法的,的,借由这些选择和方法,能帮助你进一步思考教养孩子的方式。”

但,这本书的作者是外国人,家里有好多孩子,跟咱们家里有一个宝贝还有些差别的,个人感受。

 

这本书作者的很多育儿理念,都让我感同身受,受益匪浅。

“告诉孩子改怎么做,而不是拜托她们”

“只要你说出口,就真的是这样想,第一次就要这样做”

“表达要简洁,也要具体”

“不要被唠叨,抱怨和压力打败”

“先思考,然后采取行动”:

先行动然后才思考,就是一种最糟糕的教养方式。有时候你会失去耐心,你会开始尖叫,怒吼甚至开始打她们,这常常发生在父母还没有准备好淡然教养工作时。

没有人天生知就知道怎么如何做父母,我们可以全心全力来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却没有天生具备的基因或者本能能够让我们知道,孩子行为不检要采取哪些正确的反应;我们也不是自动而不用学习地知道,如何来解决每天教养中的问题。

我们不是碰运气就学到完美的教养方式,这是一个需要花时间思考病计划的过程。

 

一直想做个完美妈妈,感觉相差甚远,不努力学,不实践去做是不行的,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很实用的书,希望我们都可以做到完美教养。



给妈妈的育儿字典《完美教养手册》
给妈妈的育儿字典《完美教养手册》
给妈妈的育儿字典《完美教养手册》
《完美教养手册》的目录(一航可爱的小手帮我扶着书呢)
 

                                   写于2011年8月16日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