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为《地球公民》

(2009-10-29 21:17:36)
标签:

地球公民

电影介绍

杂谈

周末

                  身为《地球公民》

 

               “当赫尔曼经常目睹对动物与鱼类的屠杀之后,他总有这样的想法:

               从人类对待其他动物的方式来看,所有人都是纳粹。”

                               ——诺贝尔奖获得者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

                《地球公民》历时5年制作

                    导演:Shaun Monson

                    旁白:杰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

                    配乐:Moby

                    制片人:Maggie Q

                    获奖:2005年圣地亚哥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2005年波士顿国际电影节独立制片电影最佳内容奖

                          2005年艺术行动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此片儿童不宜)

                       欢迎转载

 

看《地球公民》这部纪录电影是一次痛苦的体验。犹如看《钢琴师》,《辛德勒的名单》里的那些场景。观众看到的,只有两个字:屠杀。所不同的是,在这部电影里,屠杀与被屠杀的身份是人与动物。Shaun Monson一定拥有一双冷静而理智的眼睛,以及强悍的耐力,他细致地划分出叙述的区域,以便观众从各个角度来审视人与动物的关系。那其实不能称为一种关系,因为没有平等可言。从地球全体居民的角度看,人类看动物的方式是极端丑陋的,我们对待动物的方式也是极为凶残可怖的。很久以来,人类以为战争,种族歧视,灭绝犹太人,南京大屠杀是最恐怖的现实,但人与动物长久以来所形成的不平等关系,大大超过了以上的残忍与可怖,看《地球公民》,我们会自觉地理解,为什么在佛教中,佛教徒会以不杀生作为一项严格的戒律。全世界,只有佛教做到了彻底的平等与民主,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不仅仅是说等级制度,种族歧视,而是说,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所有的生命都享有生命以及生命的权利。

 

那是什么呢,生命的权利?生存,食物,安全,自由,以及善意。动物与人作为地球的居民,当然应该享有这些基本的权利,但因为人类的自大、偏执与疯狂,人类独占地球,以为是地球惟一的主人。地球因为人类的存在而成为所有动物的噩梦。如果我们深入探究大屠杀的根源,恐怕要追溯到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们每日都在训练着自己的屠杀技巧:杀死动物,分割它们的肉体,切碎它们,用色素与香料粉饰自己的行为,用餐刀,筷子,勺子攫取动物所能提供是养分,用牙齿撕咬它们。人类用一系列的就餐仪式消解和转移了自己的行为,好使自己能愉快地吞下动物,而不至于想起屠杀、血腥这类字眼。人类还用动物娱乐,穿动物的皮,用鸟类的羽毛装饰帽子——人类用很多部门来完成这一系列的屠杀,是一场极为险恶的阴谋,人们各司其职,以避免自己因为目睹整个过程而跪下来为灵魂忧虑——如果我们全程观看屠杀动物的场景,如果我们了解一个活生生的动物是怎么一步步成为我们的食物,我们恐怕都会成为素食主义者和佛教徒。但那是必要的,人类有必要从地球公民的角度重新了解人,从这个角度去审核人的行为。只有这样,只有拥有一个佛教徒所持有的对待生命的态度与理念,人类才能真正为消灭不平等,消灭大屠杀的惨剧做准备。简而言之,人得真正从人的角度来看地球,那实在不单是人类的地球。

 

《动物解放》的作者彼得·辛格说:“如果我可以让这个地球上所有的人都看一部电影的话,那么我会让他们看《地球公民》”。我亦有同感。观看这部电影,你会对身而为人有一种新的看法,这个看法会让我们自惭,惊愕,难以置信。但这一切,都是真的。

 

强力推荐记录电影《地球公民》。这部电影告诉你,忏悔,是人类必修的课程之一。

 

你见过比这更悲惨的事吗?请博友大量转发、举报,详见帮帮这头熊此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真实现状)

 

现在就看 地球公民  建议最好看DVD版

 

同期推荐电影《迁徙的鸟》《微观世界》

同期推荐读物《水知道答案》

 

声明:本博在此文中提到的佛教不包括“藏密”内容

      本博只接受藏传佛教里正确的见解,这些内容住在《正见》里

     同期推荐读物:《正见》仁波切

若要知晓最根本的正见,不如去读《金刚经》《老子》《庄子》《坛经》《心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叶子
后一篇:麻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