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怎样学语文(一)
(2014-02-23 10:46:43)
标签:
语文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怎样学语文
余映潮
目录
一、学会积累 …………………………………………………
1. 增加识字量 ……………………………………………
2. 美词的积累 ……………………………………………
3. 诗文的背读 ……………………………………………
二、学会阅读 …………………………………………………
1. 把握文意 ………………………………………………
2. 理解文思 ………………………………………………
3. 品评鉴赏 ………………………………………………
4. 别出心裁读文 …………………………………………
5. 现代文阅读应试 ………………………………………
6. 文言文阅读应试 ………………………………………
三、学习写作 …………………………………………………
1. 语言运用技巧 …………………………………………
2. 美文写作的基本模式 …………………………………
3. 应试作文取胜要诀 ……………………………………
编者絮语
很多年以前,我见到这样一段文字,它用动情的语句,描述着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风貌:
孩子学习母亲的语言,觉得母亲的语言最美好,最动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说祖国的文字最美好,最动人。幼而习,长而诵,其味无穷。用文字记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诗、词、歌、赋、小说、散文;以这些篇章,或抒发情感,或描写景物,或记叙史实,或表达见解,是谓文学。我国文学,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其中许多都是珍品。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汇聚古典诗歌的条条巨流;从先秦散文到唐宋八大家之作,架起古代散文的道道彩虹;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形成长篇小说的座座高峰;从《窦娥冤》到《桃花扇》,铺就传统剧目的块块基石。宏篇巨著,美不胜收,几千年历史画卷,展现眼前。试问世界上哪一种文字能传之如此久远,尚能为今人所诵读、吟咏、赞赏的?
我把它抄录下来,朗读它,吟诵它;它激发着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爱好与热情,并告诉我这样的道理——学习语文,首先要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很多年以前,我也见到这样一段文字,它用优雅的语言,细说着汉语的一个突出美点:
汉语的优美隽永还表现在它的音乐美上。汉字有四声之别,因此就有声调抑扬之美。既有“中华伟大”、“雨暴风狂”这种四声罗列的四字语,也有“翻天覆地”、“岁月如流”这样平仄二分的成语。汉语重声韵之连绵,因此词语便有双声、叠韵、全重叠、交错重叠等音韵之美。双声如玲珑、茂密,叠韵如逍遥、玫 瑰,全重叠如漫漫、悠悠,交错重叠如丁零当啷、稀里哗啦。汉语讲节奏与对称,声韵调的组配,再加上音节节奏的二二为步,由此而产生特有的节律之美。从曹操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到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到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再到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大海壮观,有春江胜景,有浩然之气,有警策之力,一读难忘,百读不厌。
我不仅把它抄录下来,而且将它设计为阅读练习,与我的学生一起学习它,欣赏它。这段内容精细的文字告诉我们——要想学好语文,还得富有钻研精神,还得讲求学习方法。
当我将这本《怎样学语文》献给读者朋友时,回顾写作的过程,总括全书的内容,我仍然强烈地感觉到:学习语文,或者说要学好语文,一要热爱语文,二要讲究学习方法。
所以我在写作中:
第一,力求从“方法”角度来阐释“怎样学语文”。
全书分为三章:1.学会积累;2.学会阅读;3.学习写作。从积累到读写,共介绍了几十种易于操作、具有实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第二,力求从细腻、周全的角度来解说“怎样学语文”。
全书既进行积累、阅读、写作方面的讲析,又进行阅读、作文方面的应考指导。以第三章为例,第一节为“语言运用技巧”;第二节为“美文写作的基本模式”,共介绍了循序推进式、夹叙夹议式、卒章显旨式、板块连缀式、小段铺展式、穿插扩展式、引入深化式、要点铺陈式等丰富多姿的写作样式;第三节为“应试作文的取胜要诀”,介绍了“耐心地审读文题”、“精心地构思表达”、“小心地避免误区”等三个方面的技巧。基本上做到板块明晰,线条细腻,覆盖周全,好懂有用。
第三,力求从精粹、美好的角度来描述“怎样学语文”。
全书在文字量少的前提下力求做到信息量大,因此解说阐释力求精当,选文叙例追求精美,构思布局注重精巧,就像 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中所讲的一样:“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
我希望这本小册子能够陪伴读者度过一些美好的时光,同时我也深知其中的缺陷不少,因此更希望得到大家的点拨、指正与批评。
2006年6月于荆州古城
第一章
一、增加识字量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字识得多,就能更加顺畅地进行阅读,那意境优美的散文、脍炙人口的诗词、引人入胜的小说、充满悬念的剧本、精当严密的短论……就能尽收眼底;有了深厚的文字功底,那生动细腻的描写、条理清晰的叙述、含蓄隽永的抒情、深刻严谨的议论、层次井然的说明……就会如清泉一样在笔下涓涓流淌。
从某种程度上说,世界因“识字”而美丽。
那么,我们如何增加识字量呢?
1. 随词记字
随词记字,是在“词”这个小小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由于整个“词”的联系、提示、亲和作用,生字在我们面前就显得具体可感。看下面四组词——
①踹(chuài)开
②竣(jùn)工
③迁(qiān)徙
④妖娆(ráo)
对其中的生字,我们不仅可以加快识记,连读音都可以进行区分呢。
推而广之,我们还可以在句中随词识字,如:
①他俩在小河边徜徉。(chánɡ yánɡ)
②这里风光旖旎(yǐ nǐ),美不胜收。
③院落轩敞(xāun chǎnɡ)宽展,殿宇魁伟崔嵬(cuī wéi)
④这是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jué shuò)的老人。
这样的语言环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记字,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字词的含义,告诉我们如何遣词造句。
2. 比较辨析
有比较才有鉴别。汉字的同音字、形近字实在太多,如果经常进行比较辨析,则可以避免少出差错。请看下面的两种辨析方式。
(1)从“音同形似”的角度去辨析
珊——跚(珊瑚
蹒跚)
谩——幔(谩骂
(2)从“音异形似”的角度去辨析
胃——胄(肠胃
戈——弋(兵戈
游弋)
卷——券(试卷
债券)
如果我们经常进行这样的比较,就能更好地把握各个汉字的特征,从而准确理解其形、音、义 。
3. 自编卡片
为了更好地识记某些字,我们可以通过自编卡片来加强记忆。
请看下面的三张卡片:
类别:容易读错的字
畸形(jī)
抚恤(xù)
枢纽(shū)
婆娑(suō)
濒危(bīn)
类别:
华(huà)
单(shàn)
占(zhān)
尉迟(yù chí)
类别:
面面相觑(qù)刚愎自用(bì)揠苗助长(yà)
言简意赅(ɡāi)负隅顽抗(yú)东施效颦(pín)
一丘之貉(hé)开门揖盗(yī)同仇敌忾(kài)
分道扬镳(biāo)怙恶不悛(qāun)风声鹤唳(lì)
风流倜傥(tì tǎnɡ)叱咤风云(chì zhà)
脍炙人口(kuài zhì)戎马倥偬(kǒnɡ zǒnɡ)
你看,这样的卡片编得多么实在、有用!将这些编好的卡片经常拿出来读一读,记一记,还愁不能记下它们吗?
4. 选做练习
选做一些“字的书写”方面的练习,不仅仅只是增强我们对字的识记、辨析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我们认更多的字,识更多的词。如:
①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首曲一指
B.大相径庭
C.举世瞩目
D.模仿借鉴
②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神彩奕奕
B.秀色可餐
C.文质彬彬
D.万簌俱寂
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烛残年
B.风雨如晦
C.囫囵吞枣
D.杯水车薪
④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美轮美奂
B.旁征博引
C.顾名思意
D.五彩缤纷
这真是送到我们面前的认字识词的好机会!
5. 趣味识记
(1)用有趣的故事帮助识字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秀才总以为自己有学问,看不起村里的农民。一天,他走过一座小桥,看见桥下有个妇女一边洗衣一边背诗,秀才嘴一撇:“哟,妇人能识字,青蛙就能上天了。”
“先生,听您的口气,您一定是个饱学先生了。”洗衣妇抬起头,望着秀才说:“我刚刚想了一句对联,不知先生能不能对出下联?”待秀才点头,洗衣妇说:“戊戌同体,差在腹中无点有点。”秀才在桥上踱来踱去,直到洗衣妇的衣服洗完了,他还没想出下联。
洗衣妇站起身来,说:“已巳连纵,别于嘴巴半封全封。”说完,哈哈一笑走了。秀才羞得半天抬不起头来。
读了这个故事,对“戊”、戌”、已”、巳”四个字可能不会再弄错了。
(2)用有趣的顺口溜来记字
①缺水成沙“漠”,有木可制“模”,
②敲石石当“碎”,酒来喝个“醉”,
劳累致病叫尽“瘁”,伸出草丛是拔“萃”。
这种方法,给人一种实在而又愉快的“识字”感觉。
(3)用“趣味积累”法来记字
蓦然 粲然 怡然 溘然 迥然 轩然 戛然 凛然 怅然 蔚然
翩然 慨然 索然 悠然 嫣然 宛然 惘然 勃然 惨然 庞然
斐然 焕然 恍然 豁然 骇然 孑然 截然 泯然 悍然 铿然
岿然 喟然 欣然 幡然 赫然 浑然 骤然 悚然 颓然 凄然
盎然 潸然 怦然 黯然
积累得多了,还常常可以为自己的成果感到自豪呢。
6. 随记补充
随记补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增加识字量的方法。平日阅读书报的时候,看电影电视的时候,甚至上街闲逛的时候,遇上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词,便可以随手记下,以便查阅字典、认读识记。如:
颁布 煲粥 悖谬 不啻 谄媚 跌宕 诋毁 渎职 犄角 攥住
粗犷 涟漪 菜畦 蛰伏 袅娜 收敛 摩挲 恣情 颔首 耷拉
挠头 愠色 休憩 修葺 矍铄 猥亵 翌日 鸟瞰 疏浚 田塍
裨益 莞尔 揶揄 轶事 秀颀 慵懒 罅隙 宽宥 叱咤 孱弱
蟊贼 广袤 转捩 媲美 罹难 暮霭 馈赠 烹饪 白皙 一绺
嗫嚅 踟蹰 蠹虫 愤懑 悭吝 鳏夫 诡谲 夯实 斡旋 豢养
羁绊 翕动 皴裂 羸弱 联袂 奇葩 娉婷 熟稔 国殇 酩酊
伉俪 蹊跷 缱绻 觊觎 耄耋 弹劾 攻讦 剽窃 引咎 针砭
龋齿 恪守 芥蒂 巨擘 媒妁 赈济 掣肘 整饬 反刍 璀璨
边陲 龌龊 官邸 砥砺 吮吸 莘莘 锃亮 摭拾 喋血 杜撰
扉页 抚恤 富庶 丰腴 股肱 佝偻 枸杞 蛊惑 桎梏 皈依
尸骸 翰墨 噩耗 内讧 饥馑 商榷 抓阄 狙击 龃龉 沉疴
愧怍 邋遢 肚腩 暴戾 趔趄 遴选 租赁 囹圄 纰漏 牙龈
自戕 讥诮 莅临 濒临 珠玑 弘扬 毒枭 阴霾 吊唁 妊娠
搭讪 赡养 滇池 熟谙 睿智 奚落 自诩 赝品 拜谒 调侃
咫尺 赘疣 阉割 举隅 讣告 秉性 拨冗 采撷 嗔怪 岿然
锒铛 笑靥 摈弃 盥洗 襁褓 豆豉 饯行 窈窕 麇集 发怵
打烊 鹰隼 泥淖
在书报中,常常能看到上面字词的身影。将它们随手记录下来,不断进行补充,“学而时习”,久而久之,就会比别人“技高一筹”。
二、美词的积累
1. 课文笔记法
课文笔记,是利用课堂上学习课文的机会来积累美词美语。其方法主要是一课一记,把需要学习与运用的美词美语“尽收囊中”。
请看下面10个方面的例子。
(1)二字美词
苍白 憔悴 青翠 品味 抱怨 吞噬 萌生 温床 温存 胚胎
曲解 盘旋 绿荫 哀伤 殷实 惦记 养育 留恋 寻觅 归宿
温馨 宠爱 殷勤 谄媚 青睐 亲昵 理睬 薄情
(摘自《秋魂》)
(2)四字美词
黄绿错综
宛若并肩
紧紧靠拢
屈曲盘旋
宛然象征
(摘自《白杨礼赞》)
(3)成语和四字词语
湖光塔影
此时此刻
一干二净
微风吹拂
一视同仁
通幽曲径
桃李开落
(4)近义词组
沉稳—沉重
强健—强盛
(5)众多叠词
淡淡 姗姗 悄悄 静静 袅袅 婷婷 茸茸 熠熠 苍苍 香喷喷
暖洋洋
(摘自《提醒幸福》)
(6)与气候有关的词语
立春 温带 亚热带区域
湿度 纬度 大陆性气候
逆温层
(7)描写歌声的词组
嬉笑打闹
美妙的歌声
(8)描写乐声的美语
一声无依无靠的笛子,呜咽抖颤,如泣如诉,表达着人生的艰难困苦、孤独凄清,轻回低转,听之泪下。
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如春潮,如月华,如鲜花灿烂,如水银泻地。
听坠子就好像听一位热心的、大嗓门的、率真本色中流露着娇憨的大小姐的白话。
河北梆子苍凉高亢,嘶喊哭号,大吵大闹,如醉如痴。
(9)写鹤的美句
它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挺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
位于队列最右端的大鹤,“哦——哦——”长鸣两三次,啼声悠扬,响彻太空。
凝神望去,排头大鹤先向右旋转,而后悠哉游哉翱翔高空。后续鹤也都一只紧接一只,向右旋转,直腾高空。
盘旋的圆形队和轻快飞舞的鹤姿,悠悠扬扬,壮观绮丽,美不可言。
(10)评析性短语
在诗人的想像里 总的印象 具体地写 十分形象 用笔巧妙 唤起共鸣 不局限于
构思新颖
富于层次的变化 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勾出轮廓
我们所进行的“每课一记”,可以包括以上两个方面、三个方面、四个方面甚至五个方面的内容,特别应做到有自己新的发现与新的命名。这样的词库将是你心血与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一批批的词语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你严谨的治学习惯得到了培养。
希望将“每课一记”坚持下来的人,记住约翰?罗斯金的名言:
“你梦寐以求的黄金就是作者在书中所表达的那种深刻的思想和他那渊博的学识,他书中的词语就是含金的矿石,你只有将它们打碎并加以熔炼,才有可能化石为金”、“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2. 同类相聚法
什么是“同类相聚”呢?看下面的一组句子就会明白。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流水轻风应和着。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摘自《济南的冬天》)
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摘自《海滨仲夏夜》)
这样的时刻,会有一个小男孩,昂起头颅,扮作男子汉说:我喜欢不作准备,就扑通一声跳入清凉的水池。
(摘自《夏天也是好天气》)
忆及往昔的风云厮杀,唇边掀起一抹自嘲:何苦来哉?这一声心语,为人生送来几许清爽、几许快慰。
她们彼此学习着怎样斜倚在枝头,怎样颤动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幽甜的芳香,给世界更添几分优美。
(摘自《花的话》)
一个夜晚,明月初上,月光清幽,缓缓流进花丛深处。
(摘自《花的话》)
盛开的玉兰也矜持地开口了。她的花朵大,显得十分凝重。颜色白,显得十分清丽。
它活泼伶俐地在我周围翩翩飞舞了好一阵,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像一片小小的雪花,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
(摘自《白蝴蝶之恋》)
缓缓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空气清澈如洗,一直可以辨认出鹤的体形。
(摘自《鹤群翔空》)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大家一定看出来了,上面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句子中,有一类以“清”字领起的美词:
清脆 清亮 清新 清凉 清爽 清雅 清幽 清丽 清明 清澈 清远
原来,同类相聚,就是把同一类的语言材料一点一点地进行聚集,久而久之,一个一个的“点”就铺展成为很美很美的一“片”,在你的手中,就有了一个语言材料的“板块”。
同类相聚,不仅仅只是用于积累词语,如果你想从课文中,从课外美文中积累到写风的美词、写花的美语、写雪的美句、写月的美喻……你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只要你能坚持,你就会心想事成。
“同类相聚”的方法也不仅仅只是让我们进行了积累,它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实践这种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必定要对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进行感悟、进行比较、进行品味、进行欣赏,于是,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水平也就提高了。
3. 联想引进法
联想引进,就是在学习此篇文章中的美词时,联想到其他文章的有关美词并及时记录下来,再进行整理的一种积累方法。
如我们学习过这样一篇文言美文——袁枚的《满井游记》,这篇文章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高频率地使用精妙的四字写景美词,如:
余寒犹厉
一望空阔
娟然如拭
这就能够引起我们的联想——像这样的四字写景美词,我们学过的该有多少:
芳草鲜美
鸡犬相闻
百草丰茂
气象万千
薄暮冥冥
锦鳞游泳
林壑尤美
夕阳在山 人影散乱 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碧水东流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花木成畦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千里冰封
一夜春风
斜风细雨
千里莺啼
清流激湍
层峦耸翠
风雨凄凄
用“联想引进”之法来集聚美词,自有它的妙处。它巧妙利用课文来进行迁移,进行牵引,既有利于上新课,又有利于复习;既有利于“知新”,又有利于“温故”;既关注了新学到的内容,又联想起原来学过的内容,从而集聚到精美的词语板块。
于是,这样的联想充满了阅读美感,这样的语言材料无疑地人见人爱。
4. 专题积累法
专题积累,是一种“分类”式的积累技巧。它通过建立某个“文件夹”的方式,专门收集、归纳某类内容的知识材料,构筑自己的语言仓库。
下面举几个有趣的例子。
(1)以“生肖”为专题
如在“马年”来到的时候,我们可积累一些与“马”直接有关的词语:
马到成功
人强马壮
金戈铁马
马跃龙腾
犬马之劳
走马看花 万马齐喑 倚马可待 白驹过隙 按图索骥 老骥伏枥
还可以积累一些与“马”间接有关的词语:
奋蹄疾驰
气势如虹
奔驰千里
如下面的一组词语充满欢乐喜庆的色彩,这就是在节日里,在收看电视时记录下来的。凡元旦、春节、五一、国庆来到的时候,播音员的语言中,就少不了这些词语:
婀娜多姿
华灯初上
欢乐祥和
明星荟萃
诗情画意
(3)以“读书”为专题
下面的一组成语,就是从《论语》中摘录出来的。《〈论语〉通译》是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的指定书目,阅读之中积累这些成语,你会感到这些熟悉的内容原来是那样的源远流长:
安贫乐道
三思而行
循循善诱
不耻下问
必有近忧
患得患失
后生可畏
精益求精
不亦乐乎
专题积累中的“专题”多彩多姿,与生活紧密相联,只要有兴趣,就可以从生活中发现自己喜爱的专题,从而开始自己的积累。
5. 延伸推进法
这是一种带有游戏意味、带有能力测试意味的词语积累的方法。它像顺藤摸瓜一样,沿着一条不断追求发现的思路延伸下去;又像搭积木一样,将一块一块的新内容加上去;又好像出去旅游一样,希望发现一个又一个新的景点。
下面就让我们来尝试一下这种很有意思的不断向前推延的字词积累方法。
我们发现,成语可以按互为反义的方式进行集聚。这就让我们想到,一定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去进行集聚。于是,就有了新的一步步的发现:互为近义的成语板块、双句成语板块、含有故事的成语板块、对称结构的成语板块……
(1)互为反义的成语板块
节衣缩食——铺张浪费
义愤填膺——无动于衷
巧夺天工——粗制滥造
……
(2)互为近义成语板块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坚如磐石——稳如泰山
骑虎难下——进退维谷
……
(3)双句成语板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4)含有故事的成语板块
越俎代庖
夸父追日
黔驴之技
……
(5)对称结构的成语板块
奇耻大辱
穷途末路
爽心悦目
翻天覆地
突飞猛进
前仆后继
……
现在,如果还有“多字成语”、新成语”、三字成语”、用动物作比喻的成语”、含人名的成语”、“进口成语”、古今异义的成语”等等积聚的角度,你能选择其一进行一下探究吗?
(6)趣文剪辑法
就是将词语含量特别丰富而读起来又很有趣的短文剪辑下来,在浏览、欣赏中增加自己的词语积累。
如下面的短文,阅读起来就别有一番滋味:
真真假假
一个安安静静的夜晚,李某迷迷糊糊地来到商店,商店里亮亮堂堂,干干净净,热热闹闹,柜台里的东西千千万万、花花绿绿,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上上下下的隔板上。售货员慢慢腾腾地走过来,嘻嘻呵呵地问:“想买什么?”李某仔仔细细地看着那些漂漂亮亮的纸袋,说买副扎扎实实的手套。售货员拿过一个纸袋,说:“这确确实实是真货,包装上端端正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着名牌。”李某乐乐呵呵地接过,大大方方地掏出一张大票,售货员急急忙忙地找了钱。
李某甜甜美美地回到家,蹦蹦跳跳地对家人说:“我用了一张毛毛糙糙的假钞,买来一副实实在在的手套,还堂堂正正地赚了一大把钱,可喜!”媳妇偷偷摸摸地拿过手套,打开一看,竟是一双粘粘糊糊的臭袜子,大怒:“别疯疯癫癫了,你的钱是实实在在的假钱,他的货也是实实在在的假货。”李某一惊,突然发现眼前的情景模模糊糊地退去了,自己正平平稳稳地躺在床上,原来他刚才做了一个真真假假的梦。
(摘自1996年6月21日《家庭文摘报》 作者:尚庆学)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四字成语,顺顺当当、完完整整地结构了一个小小的故事,给人以漂漂亮亮的感觉。
在词语积累的过程中,你也剪辑过这样的趣文吗?
三、诗文的背读
诗文的背读是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都在日积月累上下过大功夫。为了提高文化素养和表达水平,我们必须非常重视诗文的背读。
诗文的背读,可主要从如下角度进行。
1. 摘记名言美句
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与需要,摘抄选背名言、警句、哲言、对联、诗句等等。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文章被湮没了,但那些给人们情感和理智以双重震撼的警句,流传在人们的文章之中,留在了人们的口头之上。将它们记背下来,镌刻在心灵之中,我们思想会因受到这哲理之光的照射而得到净化,我们的谈吐也会因为这精妙之语的熏陶而变得高雅。
摘记名言美句,其内容、种类美不胜收。如:
(1)个人名言
如以下鲁迅警句:
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泥土和天才相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艰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比空等天赋的天才有把握。这一点,是泥土伟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倘说待到纯熟了才可以动手,那是虽是村妇也不至于这样蠢。她的孩子学走路,即使跌倒了,她决不至于叫孩子从此躺到床上,待到学会了走法再下地面来的。
青年应放责任在自己身上,向前走,把革命的伟力扩大。
(《读书与革命》)
(2)名人佳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3)古诗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课文“语录”
?起点之美,属于每一个人。
?除了工作,好像自己都不存在,这是成功的秘诀。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人,应当赶快生活。
?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天才出于勤奋。
?求知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5)平民话语
?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
?年轻没有失败。
?视今天为落后。
?心中的船永不停航。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不断把人生的横杆升高。
?只要根在,生命之绿便永存。
?爱是岁月牵着的思念。
?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有了一种追寻的勇气,生命便永远年轻。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烛。
?我们的笑容是生活中的花朵。
?神圣是在不可企及的目标里才有的。
这些名言美句,以浓郁的诗意唤起我们的憧憬,以精深的哲理启迪我们的智慧。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悟出创造警句的基本方法,如:突出句子的说理性、教育性、警策性,注重语言的精练,讲求句式的整齐,合理运用一定的修辞格等等。懂得了这一点,我们的笔下也会常常绽放出朵朵思想火花。
2. 诵读精短美文
精短美文,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之一,它们文字优美、结构精巧,情韵丰富,形态轻灵。
积累语言,应美中求美,精中求精,注重诵读精短美文,用激情诵读的方式表达出文章的美的韵味。
诵读,能让我们体会到文章的音韵之美、音乐之美;诵读,能帮助我们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风格;诵读,能让我们将美的语言、活的语言、新的语言深深记在心中。
坚持诵读的人,也能将自己“读”美——美的气质,美的素养。
诵读精美短文,可选文章精段,也可选读全文,从积累语言的角度看,所选文章或文段必须语言生动优美。
像下面这样一些文段,非诵读不足以感受到其琅琅上口、悦耳动人的魅力。
(1)秀美的绘“景”文段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作者对藤萝花的渲染,动人心魄。我们眼前是何等繁茂的一树花!它流光溢彩、铺天盖地、生机勃勃。这就表明,美丽的藤萝花是全文描写与抒情的主体,作者是在写“美”,写“生命”,写“活力”。我们在朗读时,就要读出赞赏、欢快、生动与热烈的情感。
(2)精美的咏“物”文段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文段层次清晰,第一层写“形美”,第二层写“神美”;前者为“实”,后者是“虚”。第一层主要在句子的限制语上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要将它们读出重音;第二层主要在句子成分的增加上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要读好它们短暂的停顿。对全段的朗读都要注意动情,力求表现白杨正直、团结、进取、坚强的形象。
(3)生动的写“人”文段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这段文字描写了观众,描写了艺术家。
描写观众,从整体上突出了观众的巨大的热情。朗读时要注意表现观众对久负盛名的艺术家的极为热烈的向往之情、热爱之情和欢迎之情。
描写艺术家,突出了艺术家高超的演唱艺术。朗读时要注意字音的清脆、活泼、圆润,以表现艺术家的歌词就像珠子一样,滚着,滴着,溅着,落进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4)小巧的抒“怀”文段
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这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都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选文共三个小段,用抒写心灵的方式表现了美好的哲理,这种哲理像生活中的暖流一样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所以第一段要读得清晰,第二段要读出层次,读出照应,读出健康、勇敢与快乐,第三段要读得自信而欣慰,全文的朗读要表现出鲜明的亮色。
(5)含蓄的述“感”短文
星光在窗外闪烁
心绪纷乱之时,透过窗棂,只见星光在诡秘地闪烁,寒辉逼人,清凉如水。
在寂黑的夜空里,星光告诉大家,世界上有这样一种能发光的物质,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坚持不懈地闪烁,在属于自己的坐标上。不在乎风风雨雨,有时被浮云遮蔽了,遮蔽后又顽强地显现出来。
是那样清澈纯真,是那样宁静无躁,它拙于言辞,干脆无语,无语便是有语,有语的涵义全在于闪烁。
星座——星光——星空,如此井然有序地构成着,如此相安无事地共处着,谁也不倾轧谁,谁也不嫉恨谁。
难道就不寂寞、孤独么?这样年复一年地闪烁着。
心绪渐次澄明,重举一怀清凉,与星光相映成趣。
(选自《散文》1997年第3期
这是一篇描写事物的美文吗?是,又不是。说它“是”,因为它写了“星光”;说它“不是”,因为它仅仅只是开头第一句话才真正地写到“星光”。
原来,“物”只起引入的作用,文中第二、三、四、五、六段都是在写作者的主观感受。我们在朗读时,要读得很有抒情性,很有心灵震撼力,要表现出一种动人心弦的美。
3. 背读古今名篇
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作品中徜徉,你会感受到那种博大,那种恢宏,那种丰厚,但你也同时感到不知所措,不知所读。于是,就有人来指点人们的阅读,让人们在宝贵的光阴里读到更多更好的作品;于是,就有了《千家诗》、古文观止》之类;于是,人们就知道了,如果要更好地有所收获,就必须阅读经典性的诗文。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要背读古今名篇。
为了更好地背读古今名篇,我们应:
(1)落实《课程标准》的建议
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都提出了关于古今诗文背诵篇目的建议。比如在《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课程标准》中仅推荐古诗文120篇(段),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
所以,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就要扎扎实实地背诵——江南(江南可采莲)、敕勒歌(敕勒川)、咏鹅(鹅鹅鹅)、风(解落三秋叶)、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春晓(春眠不觉晓)……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等120篇文言诗文。另外,还应阅读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作品、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作品、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等,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
(2)选背优秀的现代诗文
选背现代诗文,仍应着眼于名家名篇,仍应着眼于“优秀”二字,仍应着眼于有利于情感熏陶,有利于性情陶冶,有利于语言积累。
如下面中外两首爱情诗,就是这样的好作品。
我愿意是急流
[匈牙利]
我愿意是急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稠密的
树枝间做窠、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
在峻峭的山岩上,
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的长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我愿意是草屋,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
饱受风雨的打击……
只要我的爱人
是可爱的火焰,
在我的炉子里,
愉快地缓缓闪现。
我愿意是云朵,
是灰色的破旗,
在广漠的空中,
懒懒地飘来荡去,
只要我的爱人,
是珊瑚似的夕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
显出鲜艳的辉煌。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立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杆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这两首诗都闪耀着青春的火焰,它们美在用一系列鲜明新颖的意象,表达出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它们美在意境优美,意蕴深厚,情感炽烈,但又表现出不同的爱情观。前者率真地表现诗人愿意无条件地为自己所爱的人献出一切,表现出诗人对爱情无比的真诚与热烈;后者鲜明的表达了一种爱情的价值取向,不高攀,不低就,不做依附者,不做施恩者,也不做盲目的奉献者。
背读这样美的诗,可谓意味无穷,余香满口。
(3)要科学高效地进行背读
背读古今名篇,要动脑筋地背,想办法地背,而不要死记硬背。这里面有时间利用的技巧,也有背读方法的技巧。如下面的背读,就讲究了对文章的分析,找到了规律性的东西——
先看文言文《核舟记》的主体部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它在表达上有什么样的重要特点呢?你可以发现,它是写左必写右,写右必写左(我们用黑体字进行了点示),知道了这个规律,我们背诵起来就快多了。
再看课文《口技》的主体部分。它也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有正面描写的地方,必然有侧面描写。知道了这个规律,我们背诵起来也会快多了: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即使是文章的细部,也是有规律可找的。如《口技》中的“忽一人大呼‘火起’”这一段,就可以这样去背诵:
第一种方法:分层消化——按绘声——评议——侧面烘托三个层次去背诵。
第二种方法:镜头浮现——按火起——人犬声、风火声、抢救声——作者评议——听众表情四个层次去背诵。
第三种方法:线索记忆——按画外音——家中的声音——户外的声音——作者评议——侧面描写五个层次去背诵。
可以说,每一种科学的方法都是一根拐杖,支持着你对文章的理解与背诵。每一种方法都像一条轨道,让你的诵读理解的思绪沿着平坦的线条奔驰。每一种方法也都像一把钥匙——开启着我们的认识:背读课文,要多一点心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