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aic.org.cn/admin/UploadFile/ImgFile/200810229214185983.jpg
除皇帝和家眷外,任何人是不得住进紫禁城的。因此皇亲国戚们都要建造自己的宅地,以为家居之所。于是,王府产生了。今日北京城里,还有60余座清代王府,其中恭王府是保存最完整的一个。
北京的清代王府都分布在内城区里,这和清代北京城的居住限制密切相关。城墙未拆除以前,北京城的格局是大“口”里面包小“口”,最中心的是故宫,外面的第二层是皇城,为政府衙门,第三层是内城,为清代八旗王公贵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最外面的第四层,才是汉人和其他民族的集中居住地。今天在北京内城漫步,还能时时看见深宅大院。
恭王府——世界最大的四合院
恭王府始建于1776年,又名翠锦园。完整的恭王府包括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总面积达5.7公顷。恭王府的第一位主人是和珅,他死后由儿子丰绅殷德继承。之后,恭亲王奕等相继居住过。1982年,恭王府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王府花园部分对外开放,府邸却是一直封闭。
位于什刹海北岸的恭王府分为平行的东、中、西三路。中路的3座建筑是府邸的主体,一是大殿,二是后殿,三是延楼,延楼东西长160米,有40余间房屋。东路和西路各有3个院落,和中路建筑遥相呼应。王府的最后部分是花园,20多个景区各不相同。
大观园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描绘的一大园林。《红楼梦》成书于北京,有中国封建社会秘史之称。根据书中的描写,人们在北京西南角建起了一座园林。这处取名大观园的新园是今日北京的一大胜景,每天游人不断。
由于恭王府有着《红楼梦》中所描绘的某些景物,因此有人说恭王府花园是大观园的蓝本。但是,许多人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恭王府到底是不是大观园的蓝本呢?这可能也是一个永远的秘密了。
不可逾越的等级
恭王府的主人奕诉,是一等贵族,所以他的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高等的。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亲王府有门脸5间正殿7间,后殿5间,后寝7间,左右有配殿。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
如果你看到深宅大院的门口耸立着石狮,你马上就可以判定大院的主人是不低于五品的官员;如果你再仔细数一数石狮头上的卷毛疙瘩,你就会进一步认定品极;皇帝门口的石狮上有13排疙瘩,亲王12排,爵位越低,数量递减。
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替越的。恭王府以前的主人是大奸相和坤,他修建了庆颐堂,模仿了皇帝的宁寿宫。皇帝“加恩赐令自尽”时,这是其中的一条罪状。
恭王府花园
恭王府花园概况在康乾盛世,两位皇帝的几次江南巡游,把苏州一带的园林建筑艺术也带到京都来,在广阔的燕京平原里,任意挥洒,造出了许多气魄恢宏的皇家园林,于是很多王府里也开始了造园风。
王府所在的什刹海、后海的南岸,从元代以来就是个野趣风光无限的地方,水量也比现在充足,站在银锭桥头可以观看西山落日的美景,是很多富豪和官宦建造私家园林的地方。王府名萃锦园,园内建筑亦分中、东、西三路。正面迎门耸立一座柱形太湖石,正厅安善堂后一方形水池,池后是全园最高的一组假山。
东路进去就是有名的大戏楼,如今会有一些戏曲和杂技的演出供人欣赏。戏楼外是几进的小四合院落,庭内长着美人蕉,夏日里坐在游廊里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无疑为人生难得的享受了。
花园西路最前面有一段城墙式的围墙,辟有门洞,写着“榆关”两字,即山海关。北有一较大水池,池心有“水座”三间,即和珅时的观鱼台,奕时改名诗画舫。恭王府花园从造园艺术和技巧上都有独创之处,是欣赏北京王府园林建筑的经典之地。
国家4A级旅游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城区什刹海旁柳荫街,是北京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王府。前身为乾隆时期大学士、权臣和珅的邸宅。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败亡,此宅赐予庆郡王永璘居住。咸丰初年,府邸被改赐予恭亲王奕,始称恭王府。解放后此府收归国有,其花园部分1984年开始对外开放。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
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中路主要殿堂是银安殿和神殿(嘉乐堂),建筑威严气派,屋顶覆盖绿琉璃瓦,这是亲王身份在建筑规制上的体现。东路前院正房多福轩,月台前有一架两百多年的藤萝,长势甚好,在京城极为罕见。后院正房“乐道堂”是奕的起居室。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精品之作当属锡晋斋,室内有仙楼和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此为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而作,僭侈逾制,被列为其“二十大罪”之一。府邸最北处有一座横贯东西的两层“后罩楼”,长达156米,有房108间,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后墙形式各异的什锦窗,砖雕精细,古朴典雅。
恭王府府邸在王府花园的南侧,进入后可看到中、东、西三条路,贯穿着四合院组成。昨天,恭王府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吴杰向记者介绍了恭王府府邸的七大看点。
1、头宫门•如临皇宫
步入府邸,首先看到的是“头宫”。头宫门上,镶嵌着63个金色门钉。吴杰说,皇宫的宫门九九八十一个门钉,可见和珅选择七九六十三个的用意。“配上狮头扶手,当你推门而入时,不禁如临古代宫门。”
2、银安殿•彩绘金龙
推开头宫门,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银安殿就在眼前。银安殿是王府里最重要的建筑,用以举办重大庆典,如过年、过生日等。1921年元宵节时,因烧香失火,银安殿连同东、西配殿在内全部被焚毁,两年前还是一片废墟。
新建的银安殿呈现出恢弘气势,殿顶铺设绿色琉璃瓦,飞檐之下彩绘金龙。据专家介绍,由于银安殿相关史料缺乏,现在人们看到的大殿是多位专家根据遗留地基,加上历史资料而确定方案建造的。
3、葆光室•真金镀画
最具可看性的当属葆光室的内外屋檐彩画,其中外檐彩画技术属全国最高水准,而内檐的彩画也是精美绝伦。清朝时该处是道光皇帝祭奠死者后休息的地方。此次修缮后,将用于展示记录恭王府的历史物品。府里面廊檐下的金色图案都是镀的真金。
4、多福轩•王府客厅
据专家介绍,多福轩是恭亲王会客的地方,屋内摆设都是根据历史照片,按原装摆放的。目前,多福轩内陈列着许多有关恭王府的历史照片。
5、乐道堂•公主住地
“和珅的儿子娶了固伦和孝公主,但公主住哪儿一直有争论。我们认为,这些彩绘证明公主就住在乐道堂。”专家说,此次修缮时发现,乐道堂梁柱上有代表公主身份的贴金凤凰彩绘。如今四块玻璃顶将金凤彩绘罩住,既方便参观也起到保护作用。
6、锡晋斋•和珅罪状
西路正房为锡晋斋,最有历史记忆的当属锡晋斋。据记载,和珅的第13条罪状就是用楠木盖了这个锡晋斋。记载称,当时和珅特意派太监去查看故宫的建筑,然后命令工匠完全仿造故宫宁寿宫的格局施工,屋内隔断用金丝楠木打造,超越了作为臣子应有的建筑规格。此番被重新修建,锡晋斋院宇宏大、气派非凡。
7、水法楼•难以复原
西路的水法楼是此次复建的一个小小遗憾,据记载这个两层的楼体内曾经藏着金鱼池、假山、溪水,墙壁上覆盖着精美的壁画,是整个王府最为独特的景观。“我们曾经两次试图复建楼中花园,都没有成功,由于记载资料不全,是这次大修中唯一没有办法复建的景观。”
代表性的主要景点:
大戏楼:这座戏楼是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全封闭式大戏楼。在清廷档案中,戏楼均称为“大戏房”。恭王府大戏楼,建于同治年间(1862-1874),是恭亲王及其亲友看戏的场所。西洋门:汉白玉石拱门,为花园正门,座落在中轴线上,形制仿圆明园中大法海园门所建,具有西洋建筑风格。蝠厅:园中路的最后一座建筑。因其形状像展翅飞翔的蝙蝠,故名“蝠厅”,也是出于祈福的用意。绿天小隐:又名“邀月台”每年中秋节,在此摆上点心、水果,主人与家人或亲朋好友共同赏月福字碑:又名“养云精舍”,是恭亲王奕在花园的书斋。屋前种植梧桐,室内几案清洁,罗列着图书及鼎彝,静穆肃然,古香袭人。
诗画舫:花园西路以水为主的景观。以陆为舟,仿古人画舫之意而建湖心亭。碧水之上,赏荷垂钓、吟诗作画,颇有江南山水之意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