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分析之史湘云
(2010-01-21 21:57:21)
标签:
宝钗《红楼梦》史家宝玉贾府教育 |
一、画册: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红楼梦曲》中唱词:
(乐中悲)
身份:史湘云是金陵显贵史侯家的遗孤,贾府的老祖宗——贾母的孙侄女。由于她“襁褓之间父母违”,颇受贾母爱怜,时常到贾府里住,与宝玉在天真烂漫的童年建立了纯真的友情。同时,湘云不得不依靠叔叔婶婶过日子。
二、情节透析:
1、20回(真正出场)
湘云的出场虽略显突兀,但湘云的名字第一次却非在二十回出现。第十九回中,袭人设言哄骗宝玉要出去时曾提到湘云道:“自从我从小儿来了,跟着老太太,先伏侍了史大姑娘几年,如今又伏侍你几年。”不看后文,还不知道这史大姑娘是谁哩。
论起《红楼梦》中史湘云的出场可有些奇异。这个论才华足可与林黛玉薛宝钗鼎足而三的女子直到第二十回方才出现,容貌、身世都不曾像其他主角般或详或简地介绍过。只在宝玉与宝钗玩笑间突然插了句“史大姑娘来了。”然后用了一句“大说大笑”来形容史湘云,点出了史湘云最为人所注目的特点:豪爽,坦荡。接着就是黛玉为湘云宝钗事与宝玉呕气,黛玉嘲笑湘云的咬舌子,湘云也已经知道黛玉“专挑人的不好”的习惯,也流露出去宝钗行事无懈可击的敬服。可见此时湘云和黛玉等久已相识,甚至湘云到贾府一向是在黛玉房中安歇,所以书中用一“仍”字说明湘云在黛玉房中安歇。
主要特征:说话“咬舌”,把“二哥哥”叫做“爱哥哥”
2、21回 (指黛为戏子)
她表里如一,心直口快,说话不防头儿。在宝钗生日看戏时,凤姐儿指着戏台上的一个小旦说:“这孩子打扮起来活像一个人。”众人都知道凤姐所指是何人,恐怕得罪人,只是不肯说出来,湘云却直言不讳地说:“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为此得罪了黛,也与宝玉发生了矛盾。
3、22回(黛、云睡姿)
宝玉前去看黛玉、湘云: 只见姊妹两个尚卧在衾内。那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而和睦。湘云却一把青丝,托于枕畔;一幅桃红绸被,只齐胸盖着那—弯雪白的膀子,撂在被外,上面明显着两个金镯子。宝玉见了叹道:“睡觉还是不老实!...... 通过两人睡态的描写,表现不两个迥然不同的性格,并且将黛玉的处事精密与湘云的大而化之作了鲜明的对比。
4、31回(拾麒麟侍儿说阴阳)
偶感荷花未开,与丫头翠缕谈起“阴阳”之道。后在蔷薇架下,拾到一只雄的金麒麟,与湘云的金麒麟相似,只是大点儿。(后来知道是宝玉,黛因此又吃起醋。)
史湘云到贾府来见过礼后,贾母见湘云穿得多,叫她“天热,把外头的衣服脱脱罢。”史湘云当时答道:“都是二婶婶叫穿的,谁愿意穿这些。”这可有些不妙了,不管她愿不愿意,都得在大热天穿上许多衣服。到第三十二回宝钗和袭人的议论开始很明白地说出湘云在家中状况:“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都是他们娘儿们动手……他就说家里累得很,我再问他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他就连眼圈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想其情形,自然是从小儿没爹娘的苦。”可见在史家,史湘云地位极低,生活也艰苦,哪里像个侯门小姐的日子!(38回,《螃蟹咏》宝钗帮云宴请大家,也可以看出云的做不了主。)第三十六回最末一节提及湘云因史家遣人来接前来向宝玉、黛玉辞行。就像她来里不论愿不愿意都得穿上厚厚的衣服一般,回去时她也得穿得齐齐整整像个大家闺秀名门淑女——史家的面子要紧呀,越是濒临败落,越是不能失了体面,哪怕在家三更半夜的干活,在外面打扮穿着一定要像个公侯小姐的。那厚厚的衣服,如无形的绳索一般,缚住了湘云年轻的身体和心灵。史湘云并不想回家,想到要回家就眼泪汪汪如赴刑场,可当着史家人的面,她甚至泪都不敢流,“不敢十分委屈”恐怕回去又要受气。她所能指望的,是能快一点再回到带给她欢乐的贾府。她甚至不惜嘱咐宝玉:“便是老太太想不起我来,你时常提着打发人接我去。”说得何其可怜。实在是想不出成天大说大笑乐天派的史湘云在家是何等惨样。我们能肯定的只有一点,湘云在家,是半点也不自在,不得不时刻看着叔婶的眼色行事,受尽委曲,只怕她大大咧咧的作风,也不知被教训过多少次。吃的亏多了,湘云也不得不改变自己从小在贾府养成的直白任性的个性,开始多一点心眼,学着察言观色地去面对周遭的一切。所以贾政在场,她会三缄其口不去说笑,她也会提醒薛宝琴王夫人的屋里人心坏,会害她们。
5、32回
她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让宝玉下了“逐客令”。有人说,这表现了湘云封建意识浓厚。其实并非如此,而恰恰说明她的天真幼稚。后来她到贾府,总与宝钗同住,受其影响是有的,但劝宝玉的那些话,绝不是湘云自己的思想,只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
6、(49回)
曹雪芹在塑造美女形象时不仅使这一美丽的少女有“咬舌”小疵,而且让她于妩媚中杂染了一些风流倜傥的男风。她在穿着上总是喜欢男装。一次下大雪,她的打扮就与众不同:身穿里外烧的大褂子,头上戴着大红猩猩昭君套,又围着大韶鼠风领。黛玉笑她道:“你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的样儿来。”众人也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于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7、49回(教香菱学诗)
曹雪芹在塑造史湘云这一形象时,还表现了她的热情豪爽和心直口快。她是一个极爱说话的人,是“话口袋子”,对人对事都表现出热情。香菱要学诗;不敢罗唆宝钗,向湘云请教,她“越发高兴了,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为此,宝钗批评她“不守本分”;“不像个女孩儿家”。她表里如一,心直口快,说话不防头儿。称她为“话袋子”。
8、割腥啖膻
她与宝玉、平儿等烧鹿肉吃。黛玉讥笑他们,湘云回击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我们这会子腥的胞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就是写诗,她也会吟出“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的诗句,俨然以隐女自居。
9、50回(芦雪庭会上显才华)
由于她吃了鹿肉,饮了酒,诗兴大作,争联既多且好,竟出现了宝琴、宝钗、黛玉共战犯云的局面。云的诗号:枕霞旧友,著有《供菊》、《对菊》、《菊影》
10、62回(憨湘云醉卧芍药茵)
邢岫烟作为一名平民的女子,与宝玉、宝琴、平儿同日生日,独湘云道出她的生日,可见云的善良和明智。
宝玉生日,大家划拳,饮酒赋诗,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庭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玩了一回,散席时却忽然不见了湘云:
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说:“姑娘快瞧,云姑娘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石后头一块青石板凳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来看,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 身,满头胎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掺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嚷嚷说:“泉香洒冽,……醉扶归,—— 宜会亲友。”
11、76回 (凹晶馆联诗)
中秋之日,原答应与云一起过中秋的宝钗和她的家人过中秋,留下了云一人。
黛、云两人走到一处,云宽慰黛并嘱咐其保重身体。两人来到凹晶馆。共同吟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三、结尾:与卫若兰(才貌兼备)结婚,可惜好景不长,卫患病去世,云最终守寡
(书中并没有提及:云与兰结婚。在旧版《红楼梦》中31回后有脂评暗示:云与兰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