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
(2024-03-26 15:51:15)
乌鸦问猫头鹰,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对不对啊?
猫头鹰说:以你乌鸦,这么愚蠢的脑袋,怎么配谈——知识就是力量这个事情啊?
乌鸦说:我就是觉着,这个话,好像有什么不对劲,才来找你说的啊?你怎么开口就骂人呢?
猫头鹰哈哈哈大笑,说:如果你愚蠢,就会认为这个话是对的。如果你聪明,就知道它是前言不搭后语,撂蹶子——放屁。
乌鸦说:为什么这么说啊?从小学,到大学,老师和教授,都是这样讲的啊!
猫头鹰说:这就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下场啊!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会变化的。从量变到质变,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这句话之所以愚蠢,就是没有说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时间——发酵,的这个事实。
知识就是——认知。认知就是你知道这个事情。你知道秦始皇是皇帝,它与你有任何关系吗?它给你发过一毛钱的工资吗?没有,所以它和你没有关系。知识,只是你——知道了多少,而不是你——得到的多少。
怎么让你的知道,变成可以得到的力量呢?这就是一个——再接再厉,再升华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就是——发酵。通过发酵,让你获得,生存的——智慧。
而智慧,才是力量。它可以转换成你的——得到。只有到了这个时间,它才是力量的体现。任何的获利,都要靠力量的付出。你有知识,有力量,才有获得。说白了,你给社会贡献了力量,社会才会给你——回报。是力量,让你有了回报;而不是——知识。
力量,就是脑力和智力的宗合体。它的多少,决定着你——获得的多少。不要杞人忧天,不要望洋兴叹,更不要怀才不遇,怨声载道。只有把知识,通过从量到质的转化,让它上升到——力量,的人,才配得到社会财富的馈赠。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和效果,知识再多,也是空中楼阁,水中之月。
乌鸦说:你的意思,知识是虚无缥缈的;而力量才是大权在握,稳操胜券的?
猫头鹰说:你理解的非常好!财富的拥有。靠的就是——掠夺。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财富——拱手相让。只有,靠力量去夺得。不管是采取的是——野蛮,还是温文尔雅方式方法。没有力量的存在,掠夺,就难以完成。财富,就不会转移。
乌鸦说:你说的这个力量,是不是来源于知识啊?
猫头鹰说:正确。
乌鸦说:这不就结了吗?知识就是力量!
猫头鹰说:一派胡言,知识就是认知,而认知,不能够产生力量。它没有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就是经过——时间的酝酿,它才能够发酵,才能够产生——智慧。而智慧,才能够产生力量,智慧才能够变成财富。
在古代,满腹经纶,饿死者极多。杜甫是诗圣,饿死在了床上。蒲松龄是鬼话连篇的作者,他也贫困潦倒,死于不得自救。而他们的作品,让很多的人,赚了很多的钱。他们就是——有知识,没力量的代表。这下子,你明白什么叫——有知识,没文化了吗?就是,你车载斗量,可你没有本事,把它转化成——养家糊口的力量。没有从量到质变化的过程,没有产生出生存的智慧。你就没有了力量,成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啊!所以,知识不是力量。
乌鸦说:我知道了。他们的知识,只限于一隅,在这个地方,能力超人;而在别的方面,痴、罔、狂、颠,技不如人。所以,让知识成了随风飘荡的——泡影,让自己也在贫困潦倒中,郁郁寡欢,含恨而死啊!
猫头鹰说:基本上就是这么个事实。你有知识,得变成力量;并且,在一个最小的舞台上——演出,为自己挣钱。这才是,真正的生存智慧啊!
利——就是利益。没有利益的付出,实在是对知识的亵渎。你与其学那么多没用的知识,让自己贫困潦倒而死。还不如学一点点,让知识变成力量的本事,可以养家糊口,也可以慢慢的,让知识转化为——力量。
孔老二的——天下万般事,惟有读书高。就是害人不浅的根源啊!可他忘了的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个事实。干什么事情,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就可以得到社会的回报。只有他培养出来的这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家伙,就是饿死——对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