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日韩语言

(2020-07-17 23:17:05)
标签:

阿马日记

中日韩语言

中国

日本

韩国

分类: 阿马日记
20200717 Fri
中日韩语言


晚饭时候,看新闻了解到今年洪水的严重性,特别是重庆,湖南,江西受灾严重,看到一线的官兵日夜奋战,让人感动。我看有些战士长时间暴晒在太阳下,脚一直浸泡在水里,皮肤都起了泡。今年的洪涝堪比1998年,太湖和鄱阳湖的水位目前已超警戒线,祈祷这几天可千万不要再下雨了。


最近我跟着头条几个老师学习韩语,中韩之间的文化太接近了。去年,韩国庆尚北道出土了一枚木简,上面写有94个汉字,记录了6世纪朝鲜半岛新罗时期的土地管理情况,距今大约1500年。这几个汉子包括意为水田的“畓”,还有代表征税土地面积单位的“结”或“负”。难以想象,它们埋在地下居然已有1500年的时间,经历了多少风雪暴雨,居然还能辨认出来。


中日韩的文化非常接近,日韩的文化在古代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唐朝时候,大批日本和尚来到宁波,至今宁波的天童寺每年接待大量日本旅客来此寻根。微信群一个朋友还在日本开设了宁波话课程。现在宁波人去日本旅游的也越来越多,我估计现在日本全境已向中国旅客开放。


日语中唐音部分和宁波话比较接近,我想象盛唐初夏的某一天,天气有点暖和起来,有一个日本年轻和尚在天童寺旁边比划手势问一宁波村妇天气热当地话怎么说,村妇说'天价交关热', 结果日本和尚'热'字,宁波话读'nie ',老发不好。村妇说,天气热,你得解开鞋带透透起,宁波话是:鞋带解解以,读成hadagagayi。那日本和尚听了后觉得这个好记,便把这个词带到了日本,从此在日语里把'暖和的'叫做hadagagayi(暖かい)。当然,在漫长的历史中,日语从闽南话,粤语,英语甚至德语借了很多单词,日本之所以强大,和他们善于吸收别国先进文化有关,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也。

中日韩语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悠然见南山
后一篇:北极气温升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