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学设计
(2019-06-03 10:32:04)
标签:
高灿若愚书屋太和县高庙镇中心小学《认识角》教学设计教育 |
《认识角》教学设计
太和县高庙镇中心小学 高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67-68页
教材简介: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P64页的例题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第一层次,让学生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选取剪刀、三角形纸艺,钟面这三个实物抽象出三个角的基本图形,第二层次,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初步明确构成角的基本要素;第三层次,让学生若干已形成的对角的初步认识,回到场景图中寻找其他的角,明确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的大小,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求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尝试在钟面上拨动分针和时针,在观察钟面变化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角是有大小的,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要改变角的大小,只要改变两条边叉开的程度,但同样也不要总结相关的结论,只要增强学生理解的程度。
难点: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从实物抽象出几何角。要注意在认识过程中区分作为日常概念和作为数学概念的角。
[设计理念]
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为了在课堂有限的空间里让更多的学生有练习的机会,本课自始自终采用这一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和小组内学生在职互动交流。这样增加了学生表白的机会,活跃了思维,有利于学生积累经验。
2、提供线索,开放思维
新课标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独立思考,要鼓励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学设计中,你还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很多环节我们只是提供给学生探索、交流的学习活动的线索,让学生在足够的空间里,放飞思维,主动探索,主动构建方法知识。
[设计思路]
1、紧密结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表象,在初步认识角时,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抽象出角出角的图形,指出这就是角。然后,让学生从教材给出的图形中找出更多的角。
2、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折折、拼拼、比比等活动中加深对角的认识。例如,在初步认识角的时候,教材设计了做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活动。
3、要把握知识展开的基本思路,有层次地组织教学活动,需要组织的教学活动多次。因此,如何做到思路清晰,有条有理就显得很重要。按照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并辨认图形——做角并认识角的大小——体会两条边叉开越大角就越大——用多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这个思路分层次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角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P64页开头的插图。
1、观察实物角。
(1)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注意看他们是谁?
这时多媒体出手插图:(多媒体闪烁小男孩、小女孩两人。小男孩叫小博士,小女孩叫天使,仔细看小博士手中拿着什么东西(五角星和剪刀),小女孩呢:(三角板),此时,老师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实物剪刀、五角星、三角板,比划着剪刀上的角告诉小朋友说:“剪刀上有角。”然后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上面的角。
(2)老师不仅为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还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物品。(多媒体闪烁4种物品)。瞧,(P64,正方形纸片、纸工袋、三角尺和小闹钟)。在这些物品的面上你能找到角吗?
(3)让小朋友看在屏幕上的物品,边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角。
(4)同学交流后汇报结果。
2、由实物角抽象出几何角。(认识角的形状)。
(1)观察,刚才我们能在物体上找到角,接着老师还能从物体面上取下角,不信,你们瞧!(只见多媒体闪烁:逐一从剪刀、三角尺、小闹钟上取下角)上面这些图形都有角。
(2)
2、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屏幕上的天使姐姐告诉大家: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只见多媒体闪烁:顶点和两条边)。
3、找生活中的角。
(1)谈话:小朋友,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可以看到角,不信你们去找一找。
(2)学生汇报找角情况。
二、自主探索,再学新知。
1、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去做角(感悟角的大小)
学生动手尝试做角
组内交流,展示自己做的角
小组同学汇报做法。
a、 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
b、用纸折出一个角
c、 在钉子板上拉出一个角
d、在方格纸画一个角
e、 用剪刀在纸上剪出一个角
f、
3、感悟角有大小。
让学生到前面展示用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做大小不同的角,全班同学一起观察,并从中感悟角是有大有小。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角?
(多媒体演示钟面,介绍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可以形成角,演示从十二点二十五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怎么样了,你能变大你的角吗?变小呢?)
4、比较角的大小。
谈话: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相同的角,你能一眼看出来哪个角最大?
哪个角最小?
(小组讨论,想办法比较)
A 数格子
B 重叠法
角
我是一个小小角,
一个顶点两条边,
想知我的大与小,
要看张口不看边。
三、趣味练习、巩固深化。
1、完成P65“想想做做”第1题
(如果是角,请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如果不是角,请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2、第2题、第3题
3、操作:打开纸扇,角有什么变化?合拢剪刀呢?(第4题)
4、、填一填(频幕出示)
(1)一个角有(
(2)角的两边(
四、课堂总结及课后延伸。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
你们学会了什么?课后找一找,你周围还有哪儿也有角,回去将给爸爸、妈妈听。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