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若愚书屋
若愚书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95
  • 关注人气:4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教学的坚守与变革

(2017-11-17 10:28:02)
标签:

小学数学教学的坚守与

太和县高庙小学

坚守什么?

怎样变革?

若愚书屋主人

分类: 教改、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的坚守与变革

小学数学教学的坚守与变革

     当下,教育教学改革风起云涌,各种教学模式此起彼伏。对此,我们要冷静对待,择善而从。教学的文化性质决定了教学改革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渐变的过程,变革不是对传统的东西都要抛弃,而是对好的根本性的东西要坚守,对制约学生发展的要变革。那么,数学教学究竟要坚守什么?又该怎样变革?

一、坚守什么? 无论是教哪个学科的教师,都是“教学生”的,都应该着眼于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从知识走向素养,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从大的方向看,以下几点应该在学科教育中受到足够的关注:  ◆“坚持儿童立场” 教师应密切数学课程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学会并习惯于从儿童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学生的“原始问题”与困惑,才能在关键处引领学生的思维。  ◆“加强学科融合” 应当用“联系”的观点指导具体知识的教学,把所学内容与学科内容的其他领域或其他学科建立联系,与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建立联系,与真实的生活情境建立联系。  ◆“突出学科本质”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依赖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与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要注重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把数学知识的育人价值开发出来。要聚焦“核心知识”的教学,用“核心知识”的学习去引领其他知识的学习,“少就是多”。

二、怎样变革?  1、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由“基于教”转向“基于学”。 学习永远是“学”会的。着眼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从“基于教”转向“基于学”,从“课堂讲授”转向“组织学习”,教学设计中所运用的教学策略和所开展的活动体现出对学生经验、前期知识、困难、需要以及学习风格的关注。课堂中,教师注重“让学”,让出话语权,让出探究权,积极鼓励学生尝试探索着学,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与同伴一起研究数学、讨论数学,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充满思考与分享的过程。 2、由教师“一统天下”转向构建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 从本质上讲,核心素养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悟”出来的,依赖学生的思考与对话。真正的对话不是“打乒乓式的对话”,而应充盈着理解和尊重。一方面,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学生,仔细聆听学生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师需要的答案”的得出,不能满足于和少数优秀学生之间的互动,而要努力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思考,尽可能地“引出”而不是“堵塞”学生的真实想法,并注意延迟判断,给各种基于思考的观点与想法提供分享、碰撞的机会。 笔者追求的课堂:不是发言热闹的课堂,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课堂;不是对答如流的课堂,而是有迟疑、有困惑的课堂。学生与教师共同围绕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师生之间表现出彼此的尊重与友善。3、由单一化的学习方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教学中采用何种学习方式是由学习目标决定的。也就是说,不存在普遍适用于任何情境的学习方式(模式)。在很多时候,组合式的学习方式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可能效果更佳。教师应依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对象、环境以及教师本人的个性特点创造性地加以组合应用。 需要强调的是,转变学习方式的深刻意义和价值决不在方式本身,而在方式转变的背后或深处的意义和价值,即以学生为主体,为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而教,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2017.11.14周二于若愚书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