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与数学实验的本质区别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材将动手操作作为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还将数学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以内容的“可视化”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再实验”“再创造”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经验.因此,对二者进行意义解构,有助于认识它们的基本内涵,甄别它们的区别,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材应用和课程实践.
1.从教学内涵来看
动手操作与数学实验都是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需要学生在“做中学”.其中,利用一定的操作工具、实物材料和技术手段来实现素材的数学化是其共同特点,借助数学直观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进数学理解、培养数学思维是其共同目标.动手操作是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侧重于“用”;数学实验则是在数学思想与数学理论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实验素材进行数学化的操作来解决问题,侧重于“学”.
2.从教学特点与功能来看
动手操作与数学实验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具有直观性与应用性.动手操作的内容具有普遍性,数学实验的内容具有确定的指向性;动手操作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而数学实验还具有操作性、反复性和探索性.
3.从教学目标指向来看
动手操作与数学实验都着眼于学生“动手做”学习方式的建立.动手操作目标指向不是很明确,重在实践,注重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学科知识间的联系;数学实验目标指向明确,注重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4.从教学问题设置来看
动手操作与数学实验都设有一定的问题情境.动手操作给出问题情境,设置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或给出操作方案,学生根据要求实施即可;数学实验给出问题情境,设置递进式或并行式问题,一般要求学生先估测或猜想,然后收集数据,并进行一定的操作来验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