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自信 博学 责任----读《人生为一大事来》心得

标签:
太和县高庙小学人大附中刘彭芝太和县读书工程仁者爱人 |
分类: 书房、书评 |
-------读《人生为一大事来》心得
在全县“同读一本书”活动中,我利用暑期消夏之际,捧读的时候,说实话,最开始觉得完全是因为它的名字。陶行知先生曾经说:“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取其中的“人生为一大事来”作为对自己“近二十多年来思想和工作的片断”记录的书名。起初看到这本书没什么感觉,也不明白题目的具体含义,直到逼着自己去读这本书之后,才被书中内容吸引了。拾起这本五百多页的书,读至130页,此时的心情,恐怕只有这句话可以形容——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只看完第一部分“校长是个领跑人”就被刘校长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动了,刘校长的人生就是为教育这件大事来的。
“这部书的主要内容从观点鲜明的章节标题就可以看出:“校长是个‘领跑人’”、“名师是名校的中坚”、“德育是心育,贵在感应与共鸣”、“教学改革为终身学习奠基”、“世界是我们的教科书”、“开辟超常教育的绿色通道”、“创造教育燃起智慧之火”、“给学生一片自由放飞的天空”、“让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助跑器”、“激活每一个细胞”、“干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干事更重要”。单就是这些小标题都体现在生动、形象、具体和娓娓道来的故事性叙述中,让人不忍释卷。
“仁者爱人”,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一句名言,也是我读了刘彭芝所著的《人生为一大事来》之后的最深切的感受和体会。刘彭芝对学生、对同事和对学校真诚而热切的爱,流淌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500页的《人生为一大事来》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爱的故事,行动叙事中娓娓道来真实而感人,这是本书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总是仰慕人大附中的美名,曾经以为人大附中招收的都是一流的好学生,他们的德智体美根本用不着老师操心,他们天生就是好学生,就是人中之龙。这本书让我清楚地认识了人大附中,了解了人大附中为什么驰名,原来人大附中的学生也不是天生优秀,而是人大附中的教育使他们成为优秀。
正是因为有了像刘彭芝这样敢想、敢为、敢当的校长,才能将一所学校领向世界,居世界一流。办一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校,人大附中做到了。
读到“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我惊讶了。刘校长从早晨5:25分起床一直到晚上23:30,始终不停地工作着,而前一晚她只休息了4个小时。开校会,布置基建工作,联合办学的商定,与台商洽谈,与学生座谈,还有高三的家长会,处理初三的学生问题,接待家长。我在脑中想象着刘校长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敬佩。想想刘校长,再想想自己,有什么理由再对自己的工作有任何抱怨呢。同时心中也一直存有一个疑问:“刘校长为什么有这样充沛的精力”?
而作为一名名校的女校长——刘彭芝,她用博大的爱,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格的魅力影响着人大附中的一草一木,正像她说的那样:“爱是教育最高境界。有没有深爱、大爱,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分野之一”。是啊,刘校长大爱无言,身教胜于言教。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做校长,她始终在爱的鼓励下,向着人生的目标去努力、去拼搏。
她可以蹲下身子与孩子们交流,为孩子18岁搞成人仪式,连夜赶制了20字寄语的大幅横标——祖国、荣誉、责任、健康、诚信、崇德、博学、创新、求实、自信。她可以为一个学生去“会诊”使一个数学天才能够全面发展,最后以优秀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她可以使一个炊事员成为电教负责人;她还可以使一个食堂师傅成为全国的名厨;在她的眼里,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状元。她决对是伯乐,能让人大附中的每位师生在爱的海洋里驰骋。
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始终被书中那些朴实的语言、那些鲜明的案例所感动,同时更为刘彭芝的一言一行所感动。是什么让她在短短的时间内让老师们信服了自己的办学理念,是什么让老师们愿意为了校长的一句话而废寝忘食,是什么让学生们无论何时何地都牵挂着自己的“刘妈妈”,是什么让一所学校在几年的功夫中旧貌换新颜,在各方面走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前列,甚至是世界基础教育的前列?我读懂了,那就是“爱”。刘彭芝说:“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有没有深爱、大爱,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分野之一。”她还说:“爱是自然流溢出来的奉献。有了爱,教育工作者才能视学校为家庭,视学生为子女,视同事为手足;才能有信念、有责任、有激情;才能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出类拔萃;才能把教育事业当作人生大事,全心全意、坚定不移,无怨无悔。”“教育,是我的人生大事;爱,是我在教育岗位上进德修业的‘原动力’。”因为爱,她开出了只有一个学生的班级;因为爱,她将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带回自己的家中;因为爱,她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和要求;因为爱,她将教学水平很高但师德不合格的特级教师请下了讲台;……人大附中师生员工那种高昂的精神状态,那种居高不下的人气指数,就是对刘彭芝“爱的奉献”的最高奖赏。“担任人大附中校长后,我自加压力,饱尝辛酸,但振奋精神,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就是因为我爱我的学校,爱我的学生,爱我的同事。我要让人大附中成为世界一流学校,让我的学生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让我的同事在世界一流的环境中成就世界一流的工作业绩。”
阅读了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写的《人生为一大事来》这本书,如同经过一场“炼狱”,我被深深震撼着,身为教师,我曾一度自感是一个正为教育事业奉献着爱的老师。书读一半,方然顿悟,自己所谓的这份爱是多么苍白,多么渺小!相比刘彭芝校长的爱,我们的爱仅可以称之为小爱,而她则是大爱。大爱无言啊。爱是自然流溢出来的奉献。有了爱,教育工作者才能视学校为家庭,视学生为子女,视同事如手足;才能有信念,有责任,有激情;才能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出类拔萃;才能把教育事业当作人生大事,全心全意,坚定不移,无怨无悔。我想,刘校长正是怀揣这份“原动力”,驰骋于教育这片沃土之上。和刘校长相比我的教育思想和见解就显得平庸与匮乏了,而且她对教育思想的追求更给了我莫大的启迪。人大附中是我们的榜样但不可复制,作为自己,要从现实出发,树立自己的理想、梦想。目标要非常明确,才能够有激情去演绎成功。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同时也在教育自己。确定正确的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干正确的事”让我们少一些南辕北辙的悲剧,“正确干事”让我们有更多的成就感。静下心来,“正确地干正确的事”,以愚公移山地精神脚踏实地,不急不躁,把高庙小学的工作进一步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