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风拂动了心,还是心随了风动?隔了山隔了水,烟雨亭边,幽谷葩音,一管箫音孤寂低徊、袅袅婷婷、清境幽远。瞬间,飞花四溅的音阶直抵柔软,在铺满忧郁铺满惆怅的月夜里,掀起一池涟漪,半亩思絮。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龙与凤,是中国汉文化最高贵最美丽的象征,而笛与箫却是龙与凤音乐化了的韵与美。
幽幽文化史,漫漫七千年。笛箫是最早出现的乐器之一。横吹为笛,竖吹为箫。其音调、音色、音量因频率不同而各异。
笛者,涤也,其声涤涤,不平则鸣,荡胸涤怀。箫者,箫也,其声呜呜,如泣如诉,如怨如慕。
而我独爱箫,平沙落雁,碧间流泉。箫音如水,清凉透澈、古朴典雅。高低错落、幽婉绵长。
“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促杜工部潸然断肠,使喻成龙鬓发成霜。
喧嚣之外,沉静之里,于箫音里展开无穷的想象,荡灵魂深处之尘埃,撼生命流苏之微妙。其情其调其韵其味恣情恣性、随意挥舞,悲也缕缕、欢也缕缕。直唤你走入辽阔走向磅礡走向苍茫,倾一腔柔愫与大海对语,与月亮交心。
摊开掌心,是飞鸟邂逅鱼的片刻欢欣,那些温暖的、热烈的、执着的、随意的回应,一如初遇时的悸动,自然清纯,不带一丝污染、不挟一点杂质。一串串激动的词语在心头泛滥,无可比拟。仿佛时空停滞,让你享受到阳光的暖、月光的魅。
与箫对坐的日子,箫里箫外,是烟花三月的江南,是白衣翩翩的潇洒行吟,是绿玉飞山色的如柳拂香。我于箫,是巍巍高山的倾听,是潺潺流水的思念,是一帘幽梦的倾心默契。
那些竹叶婆娑的夜晚,我在箫音里沦陷,忧伤,涅槃。虽有泪有伤有愁有怅,但痛且快乐着。
箫于我,有知有惜有爱更有缘。是一抹隔着遥远隔着温馨的烟雨感应,是窃窃私语,隔着水声提炼的春江花月夜。。。。
弦起弦收,绕山绕水的箫音,一不留神,便踪迹隐隐、逝水渺渺。还未续上阳春的新茶,箫曲黯然,青衫消遁,暮云四合。
彼时彼刻,弄箫人哪能体味听箫人的三分惆怅,七分悲凉?当轻轻踩过的余味闯入旧时阡陌,飘忽的呢喃牵动那时曾经,声声叹息切进一方心田,竟疼痛了半天。
若论箫性苍凉,除了箫,还有古筝、二胡、琵琶和埙,那些遗落的音符不也有冰冷的琴弦、涩涩的音韵?只是其里浅淡的情愫、优柔的梦境、湿润的叹息终还是一掠而过的羽翼、擦肩的风景。
流年似水,烟花倏尔。光阴的此岸端坐着一阕素词,半阕音韵。光阴的彼岸颓隐着夕阳晚照,云淡风轻。
音孔流泄的风景、扶着门楣的痕迹、四处巡望的焦灼,如今是否还安放在片刻的回忆里?
一念起,风声水响。曾想附庸风雅地置一管箫于壁上,高山流水,云卷云舒,只看一眼,柔柔的情愫便在心湖荡漾。隔一水一岸,便可在箫音里忧伤着忧伤、快乐着快乐,在思念里堆砌着思念,在泪水里恣肆地滂沱。。。
一念灭,拈花莞尔。大千世界,红尘婆娑,耳听是音,心阅是乐。万曲皆为箫声心音,而非我所属所有,何必揣摸明晓心仪心境?与箫音耳目交汇的刹那,悠然、随心、随性、随缘。即便万水千山,只为今生彼此相惜的缘。
抄捷径,试用五弦或七弦的挥洒呼喊名字,在箫声中淬炼淡然、淬炼潇洒、淬炼遗忘。
天青色等烟雨,我等什么?凡事不可走近,不可亲昵,不可亵玩。山一程水一程,一曲箫从来时来,到去时去。佛说:不念曾经拥有,只念刹那美丽。凝眸处,忆吹箫,千山是念,万水是牵,海角天涯,以心相望,逸然相酬。月下飞箫,静锁一江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