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4月26日
(2009-04-26 14:58:48)
标签:
家居 |
這一篇文章本來是要收錄在第三集的書裡,不過後來並沒有放進去。我想把它放在部落格裡跟大家一起分享。
===============================================================================
我認識向伯伯跟向媽媽是在他們女兒的婚禮上,向小姐最初來找我也是因為感情的問題,後來她遠嫁美國。因為她是獨生女,所以在她要出發前去美國時,我做了承諾會替她照顧在台灣的父母。當時向伯伯已經77歲;向媽媽已經73歲,我把他們當做是自己的父母一樣照顧,分享了他們人生最後幾年生活的點點滴滴,他們的歡笑讓我很快樂,他們的憂傷我會去安慰他們,他們也把我當做是自己的女兒一樣看待。
向伯伯跟向媽媽都是外省人,倆個人非常的恩愛,真的是互相扶持彼此照顧。他們很年輕的時候就結婚了,可是一直沒有小孩。向媽媽說她一共流產了九次,一直到40歲的時候才生了向小姐這一個女兒。老來得子,向小姐對他們夫妻來說真的就是上天賜予的禮物,他們將女兒視為掌上明珠,寵愛有加。可是,向媽媽46歲那一年生意失敗、倒會欠了很多錢,不想拖累家人的向媽媽,只好將女兒交給向伯伯照顧,自己一個人去跑路。
向媽媽告訴我,她年輕的時候是做貿易的,會講德文跟英文,在她那個年代會講英文的人已經是很少了,她會講德文更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她告訴我,她的德文是和一個生意上的夥伴學的,對方是德國人但是會講英文,向媽媽和她是情同姐妹,她非常的懷念這個朋友。
向媽媽告訴我:「46歲的時候,我做生意投資傢俱,標了很多的會,買了很多的傢俱放在倉庫準備出口到日本去,結果一把大火,把三間倉庫的貨物全部燒個精光。唉!我當時真的是貪心不足蛇吞象啊!我做生意失敗,欠了這個德國朋友的公司很多錢也有欠她的錢,可是當我在跑路的這段時間裡,這個德國的朋友還是不斷的資助我。我到現在都還是很感謝也很想念她。」
向媽媽對當年的失敗沒有任何的怨言,只是責怪自己不應該一心一意只想把生意做大,而忘了仔細評估自己的狀況是否有能力承擔意外的損失。
我問向媽媽:「向伯伯怨過你嗎?」
向媽媽看著坐在旁邊的向伯伯,滿足的笑著說:「唉!他是個老實人,永遠都笑咪咪,永遠的都是支持我的。跑路的那段時間,我打電話回家他從來沒有責怪過我,都是問我過的好不好啊?要把自己照顧好,不要太辛苦。」
我又問:「那妳的女兒呢?」
向媽媽搖搖頭的說:「她對我是有責怪的,可是不能怪她,當時她還這麼小不懂事。」
向伯伯告訴我,女兒唸小學的時候常常吵著要媽媽,當女兒想媽媽的時候,他就會揹著女兒到朋友家吃飯,然後告訴她,媽媽等等就會來了,一直到女兒玩累睡著後,向伯伯就會去買一些玩具然後請朋友的太太幫忙寫張卡片,再把女兒揹回家,等隔天女兒睡醒,向伯伯就和女兒說:「媽媽來過了,還買了好多玩具來,她不想把你吵醒所以留了一張卡片給你。」當時女兒以為是真的,一直到國中知道這一切都是爸爸的騙局,她竟然是氣的罵向伯伯是個沒有用的男人。
當時,向伯伯的老闆知道他的家庭狀況,很同情他一個大男人自己帶著一個小孩,所以,對他非常的好,除了薪水比別人多一些以外,有時候放假會邀向伯伯帶女兒一起和他們全家出遊。
不過女兒對此是一點都不領情,她對著自己的父親說:「人家是可憐你沒有老婆!」
向伯伯告訴她:「你媽又不是死掉了,她也很努力的在賺錢還債啊!」
可是女兒的反應卻是:「那是她自己捅出的蔞子,為什麼要連累到全家跟著她一起受苦。」
向伯伯很感慨的講:「真的也不能怪她,我知道她很害怕,那段躲債的日子也真的讓她受了很多委屈,心裡留下了很大的陰影。」
向媽媽開始跑路後,並不是真的躲起來,而是很努力的工作還債,她告訴我她每天平均都做3~5份工作,48歲那一年因為太累感冒病倒又沒有治好,後來變成氣喘,只要季節交替的時候就會發病。
向媽媽努力的工作在她58歲,也就是女兒唸大二時將所有的債務還完,並且買了一間自己的房子搬回家一家團圓。但是她並沒有閒在家裡休息,經由一個做大樓管理員的朋友介紹,她開始在住家附近的辦公大樓幫忙收垃圾。
向媽媽很開心的告訴我:「你知道我多感謝這個朋友,她給我一個啟蒙的機會讓我發跡耶!!雖然當時我已經快60歲了,可是我的手腳很快,我從一個月$3500開始做到最後一個月可以賺$25000;從一棟樓收到最後我一個人可以收三棟樓的垃圾。你向伯伯那時候看我一個人要收三棟樓很辛苦,下了班就趕快過來幫忙我。而且我還不只是收垃圾喔,有時候袋子破掉了我還幫他們擦地哩,所以這些公司的人就覺得我很好,有時候那些老闆會把一些很好的蛋糕、麵包啊或是很好用的東西拿出來給我,我就像聖誕老人一樣,只不過是大家送我東西,不是我送大家東西。」
向媽媽65歲那一年,這個做管理員的朋友因為偷竊被人辭掉,向媽媽馬上就把這個管理員的工作接下給向伯伯做。
她說:「那時候你向伯伯年紀也大了,做事忘東忘西的,他的老闆就給了他一筆錢回家養老去。我告訴你,這又是天主的安排,他星期六退休,星期一就去當管理員,你看這安排接的多好。我相信有上帝一定有聽到我的祈求。」向媽媽原本是信天主教的,後來75歲開始學佛,不過她一直都是天主教徒。
69歲的時候,向媽媽沒有再幫忙收垃圾,除了因為腰不太好以外,最重要的是因為女兒很反對。因為向小姐是做教育訓練的老師,她覺得如果讓學生知道她的母親是收垃圾的,會很丟臉。她跟媽媽吵過很多次了,嫌母親年輕的時候不會想,攪了一屁股的債害她跟爸爸都沒好日子過,年紀大了還要在家的附近幫忙收垃圾,自己做還不夠還要把爸爸拉去做管理員,把自己弄的好像很窮很可憐,讓她抬不起頭來。
「有一次我被她唸煩啦!我跟她說:『你就不要跟別人說我們是你的父母吧!』」
我聽的真的覺得不可思議的問向媽媽:「她真的有這麼說嗎?」
向伯伯說:「有一次中午我看到她跟同事要去吃午飯我就叫她,結果她還真的跟同事說,我是住在樓下的老先生,因為同姓又看我們年老沒人照顧,所以常常過來陪我們吃飯。」向媽媽拍拍老伴說:「他回來後不講話也不吃飯,我以為他生病了,問了好久他才告訴我這件事。她不懂事,都怪我,她是個沒有媽媽愛的小孩,小時候我沒有把她教好。」
我覺得向媽媽很偉大的地方就是,她沒有責怪過向小姐,她覺得女兒之所以會有這樣行為偏差的原因都是因為她沒有儘到一個做母親的責任。她會告訴我這麼多,也是因為向媽媽知道向小姐的個性,她也知道向小姐很聽我的話,她擔心向小姐日後會對我不禮貌,所以先告訴我,希望我能見諒,然後替她們好好的照顧向小姐。
向媽媽告訴我,她58歲回家住,全家團圓一直到現在,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裡,她一直在補償女兒過去的母愛,向媽媽告訴我:「不論女兒怎麼樣的對我生氣,我都不會怪她也不會罵她。」
我問向媽媽說:「向媽媽,你這樣的教育對嗎?」
向媽媽說:「以前是不對啦!可是我現在只能用天主的愛,等到有一天她結婚了也為人父母時,她會曉得天底下無不是的父母,會了解我不是故意的。也因為前面的失敗,我現在很懂得珍惜,至少我把前面的債都還掉了我沒有欠債。以前我很害怕,生病的時候都沒有家人來看我,也不敢跟別人說我有家人,都是在夢中看到他們來看我,我珍惜現在的日子,至少在我走的時候,我的親人會在身邊。」民國91年9月向媽媽78歲,她一個人到樓下的彩券行買彩券,突然身體覺得不舒服,彩券行的老闆要向媽媽在旁邊坐一下;趴一下,結果這一趴向媽媽就再也沒醒過來,送醫時已經斷氣了,診斷死亡的原因是腦溢血,死的時候沒有一個親人在旁邊。
那時候,我每天到殯儀館去看向媽媽並和她說說話,有一天一位平常都和向媽媽一起買彩券的阿嬌姨哭的很傷心的來祭拜向媽媽,我看到哭的這麼傷心,心想她們一定是很好的朋友,所以我上前自我介紹並告訴她,我剛剛才進去看過向媽媽的遺體,她非常的好。阿嬌姨一聽,竟然問我可不可以也帶她去看。我帶阿嬌姨進去,她看著向媽媽忍住眼淚要她一路好走(因為是傷心的眼淚,如果滴到遺體,為讓往生者因為捨不得而非常的痛苦)。阿嬌姨說,以前她都會跟向媽媽一起去買彩券,就這一次她也不曉得為什麼市場就突然有事不能陪向媽媽。。阿嬌姨很自責的說:「如果我有陪她去,就不會發生這些事了。」
隔幾天,向小姐挺著肚子帶著美國老公及一歲的兒子回來了。我在機場時很激動,因為我不知道待會兒看到她要怎麼跟她交待。可是,當向小姐出機場時,她的反應卻讓我更加的傷心與生氣,她裝扮的非常的時尚漂亮,臉上完全沒有任何傷心或擔心的感覺,就好像是回來渡假一樣非常的開心,反而是大衛-她的先生表情哀戚嚴肅的抱著我眼眶就紅了。我問向小姐要不要先去看看向媽媽,她臉沉了一下說:「邢姐,我擔心我老公他會怕,我們先回家明天再去。」大衛聽懂向小姐講的話,馬上表示他並不會怕,他希望能先去看看向媽媽。向小姐瞪了大衛一眼,堅持不願意去看她母親。
我說:「沒關係,坐這麼久的飛機你們也累了,你們先回家休息吧。」轉過身我的眼淚就掉下來了,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隔天到了殯儀館,向小姐也不願意進去看自己的母親,她二歲的兒子還拉著她一直叫「婆婆」,當我一個人進去和向媽媽講話時,我的心情非常的低落,眼淚忍不住在眼眶裡打轉,向小姐對於母親過世時的表情與態度讓我好幾天無法釋懷。我想到向媽媽似乎有預感的在過世的前二天,曾經打電話交待我說:「我這個女兒不懂事,是個很不禮貌的小孩,你就多體諒,都是我沒把她教好。將來有一天我不在了,我希望你能永遠做她的姊姊,但是如果真的氣不過就算了不要勉強。」
96年10月我開刀住院在醫院靜養的時候,因為我靜養的醫院和向媽媽當年腦溢血送急救的醫院是同一家,我在住院的第七天時,向媽媽連續三天來看我,她一直到第三天才讓我真正看清楚是她。她還是一樣很客氣的告訴我,她放心不下所以來看看我,但是她不敢確定是我,她很怕去嚇到人。我跟向媽媽說:「不要擔心,我會好起來的。」向媽媽微微的笑著,很慈祥的告訴我:「我會保佑你的。」
台語有一句彥語:「手抱孩兒才知父母時。」向媽媽生意上的失敗導致與女兒的疏遠,絕對不是她願意或故意這樣做。女兒的疏離與責怪一定是向媽媽內心中一輩子的遺憾,做子女的應該要去體會,父母的勞累、孤單與寂寞,小的時候不懂事,但是長大了唸過書了就應該要去想、去體諒;有體諒才會有問候,有照顧才會去感恩。
曾經有朋友剪了一篇網路上的文章給我,讓我很感動,這是一篇在老人院的牆上發現的文章,我想把它借來與大家分享: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
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繫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髮、擰鼻涕…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極可能到最後連要說甚麼,我也一併忘記……。
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你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問題嗎?
所以,當我重複又重複說老掉牙的故事,哼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切望你,也能陪我閒話家常吧!
孩子,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繫鞋帶。吃飯時,會弄髒衣服,梳頭髮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心頭。
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的握我的手,陪我,慢慢的。就像當年一樣,我帶你一步一步地走。」
行孝要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