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从水浒剧组开完会回家,百无聊赖之际在网上看到一篇《娱评人谭飞弃文从商 百万年薪入主飞乐影视》的文章,作为后辈在此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
现在在娱乐圈搞“文字游戏”的无外乎几种职业:企宣、娱记、编剧、策划人。企宣毋庸多说相当于艺人的嘴,艺人想发表什么言论都是通过他们这些所谓的“傀儡”;娱记相当于艺人的腿,艺人到哪里开发布会都会伴随着他们的身影;编剧相当于艺人的壳,艺人在剧中打造成什么形象都是由他们的笔来定夺;而策划人相当于艺人的大脑,支配着他们用什么方式成为娱乐圈的亮点。
谭飞的这一步“弃文从商”绝对是一步妙手,虽然有评论公信力下降的可能,但变身“娱乐商人”的他很有可能打造出一种新的娱乐模式。当年华谊靠着“贺岁片”的理念成为中国娱乐界的大鳄,相信浸淫娱乐圈多年的谭飞也会找到一个既叫好又卖座的新娱乐亮点。
其实年薪百万应该只是谭飞正是跨入娱乐圈的一个底价,与发行渠道成熟的国外市场相比,国内的很多影视剧投资都打了水漂,而像谭飞这样站在娱乐市场最前端的“娱乐商人”,在国内应该属于各大娱乐公司争抢的稀缺货,相信他作为一个“娱乐影视投标者”肯定能打造出一个新的“娱乐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