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百家讲坛杂志微博
百家讲坛杂志微博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096
  • 关注人气:15,8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权谋私是个技术活

(2013-10-30 13:14:29)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精品荟萃

唐宝民

【文章来源:《百家讲坛》(蓝版)2013年第11期】

唐史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宰相元载在诛杀了宦官鱼朝恩后,深得皇上器重,权势很大。有一天,一个父辈亲戚从宣州来到京城,希望元载给他安排一个官做,但元载觉得这人能力不足,就想把他打发回老家。但也不能让他白来一趟,虽然没能给他在京城安排个位子,但想办法让地方上关照一下还是应该的。于是,元载就准备好了一封推荐信,让他带回家去找当地官员。

这个亲戚走到半路上就把信拆开了,结果发现除了元载的签名以外,再没有一句话。他觉得自己被元载耍了,于是破口大骂起来,回家后把事情讲了出去。当地官员听到了风声,连忙找上门来,看过那封信后,确定是元载的笔迹,第二天就安排手下人送来了白银一百两,绢一百匹。不但如此,还为他在衙门里谋了个差事,而且此后多年一直对他关照有加。元载这位亲戚没什么文化,头脑简单,所以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地方官员仅看到一张元载签名的白纸就对自己这样好,一再对别人说:“元载给我的推荐信上只写了他的名字,我就得到了一份差事。如果他再多写一些,我是不是会得到更多的照顾呢?”

《庶斋老学丛谈》中也写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赵清献是北宋的一名御史,因为素有“清正”之名,所以被称为“铁面御史”。但就是这个“铁面御史”,也干过以权谋私的事。原来,赵清献曾给乡里的大户陈某之子当过家庭教师,陈某对他非常好,还赠送了一笔钱给他,他才能赴京应试。赵清献后来进士及第,做了大官。

数年后,陈某的儿子因为人命案被判处秋后问斩。有人对陈某说:“从前在你家做塾师的赵秀才,如今在朝廷做高官,他可以帮助你。”陈某便来到京城,找到赵清献家,并说明了来意。赵清献也没说答应帮他,只是让他暂时住在书院里。过了一个多月,陈某见赵清献不想管儿子的事,就告辞回家。临走时,赵清献说让他放宽心。又过了两个月,赵清献写信告诉陈某,说他的儿子已经被赦免了死罪,过两年就能放出来。两年以后,赵某的儿子果然回家了。原来,当陈某在赵清献家住着的时候,赵清献便派人到衢州,每天到狱中给赵某的儿子送饭。掌管这件案子的官吏听说了,知道了陈某和赵清献的关系,就从轻发落了陈某的儿子。

以上文字选自《百家讲坛》杂志,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订阅本刊纸版杂志或电子杂志。订阅电话:0371—5678205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