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姥姥是个心理辅导师

(2013-10-25 13:27:17)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精品荟萃

刘黎平

 【文章来源:《百家讲坛》(红版)2013年第11期】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靠着女儿、女婿度日。女婿仅有几亩薄田,一家人的温饱都成问题。女婿只会喝酒叹气,刘姥姥却认为:“如今咱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拿去罢了。”于是,刘姥姥就带着孙儿前往荣国府。出乎意料的是,刘姥姥不仅受到了周瑞家的礼貌招待,而且居然还得到了贾府的高层管理者王熙凤的接济。

原来,周瑞家之前争买田地时,曾受过刘姥姥女婿的帮助,因而才没有轻视刘姥姥。而王熙凤则是为了向贾府的穷亲戚、穷乡亲表明:贾府还是很在乎你们的。所以,贾府的这种高姿态其实是为了做个样子,而不仅仅是出于礼貌性的接待。

    刘姥姥拿着20两银子的救济,欢欢喜喜回去了,在乡里肯定没少说荣国府的好话,而王熙凤在乎的,就是这个口碑。

    经济上实现了小翻身的刘姥姥带着孙子和土特产上门谢恩。而这次她与荣国府的接触更深入了,居然成了贾母的座上宾。

    这贾母动的什么心思?《红楼梦》第39回中写道,贾母刚听说刘姥姥是来荣国府时,她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正想找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所谓“积古”,就是民间那些陈年旧事儿。贾母久处富贵,和民间已经隔膜了。她将刘姥姥待为座上宾,其实就是想接收一些民间的信息,接接地气;要孙辈们也来听,就是想让孙辈们也接接地气。这种地气对于贾府而言,魅力就在于它的朴素实用,善良敦厚。

    例如,刘姥姥信口开河说,乡里一个90多岁的老奶奶因为积善积德,结果喜得孙儿,这种直线条的好人好报方式,贾母听着喜欢,连王夫人听着也喜欢,为什么会这样呢?

    贾府富贵已极,上层人物担心的就是富贵能否持久,能否平安,而刘姥姥那种做好事,就立竿见影有好报的民间行善思维,给了贾府的女性们很大的心理安慰。

    以上文字选自《百家讲坛》杂志,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订阅本刊纸版杂志或电子杂志。订阅电话:0371—5678205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